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隆重推出中共党史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1
作者 邓群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共1页
被列入2000年广西科技开发第四批项目的《中共党史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组织协调,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出版社合作研究开发成功,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档案局等... 被列入2000年广西科技开发第四批项目的《中共党史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组织协调,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出版社合作研究开发成功,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档案局等有关单位的专家鉴定,于7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召开演示会,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向全国党史系统隆重推出,中共党史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隆重推出,这标志着中共党史研究和宣传工作将从传统的手工劳动转入计算机管理,进入到运用现代化手段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 中央党史研究室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念农 《学术论坛》 2004年第3期43-47,共5页
邓小平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章主要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选拔干部的基本方针、原则、方式和胆魄,干部的管理监督,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对邓小平的干部队伍建设理... 邓小平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章主要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选拔干部的基本方针、原则、方式和胆魄,干部的管理监督,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对邓小平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进行研究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干部队伍 建设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列宁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重要历史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成学 《学术论坛》 2001年第4期6-9,共4页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早期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外因作用 ,即列宁和他创建的共产国际的指导与帮助。这种指导与帮助的重要历史贡献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奠定了建党的思想理论基础 ;建党实践中的间直接指导和帮助 ;确立建党的组织原则 ;推...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早期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外因作用 ,即列宁和他创建的共产国际的指导与帮助。这种指导与帮助的重要历史贡献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奠定了建党的思想理论基础 ;建党实践中的间直接指导和帮助 ;确立建党的组织原则 ;推动国共合作促成党组织力量飞速发展。诚然 ,在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缺点和错误 ,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中国共产党创建 历史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求实性
4
作者 何成学 蒋艳生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7年第2期11-13,共3页
社会主义决不允许两极分化的不合理社会现象存在,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等富裕和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从实际出发,找到一个既要考虑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问题,又要符合存在客观差异的现实问题的方案。对此,邓小平提出了一条独到... 社会主义决不允许两极分化的不合理社会现象存在,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等富裕和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从实际出发,找到一个既要考虑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问题,又要符合存在客观差异的现实问题的方案。对此,邓小平提出了一条独到而又含意深刻的途径,这就是从物质利益入手,打破吃大锅饭,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此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的富裕,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实践证明:同等富裕、同步富裕的观念,只能导致人们共同贫穷;“部分先富”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思想 邓小平 同等富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同步富裕 部分先富 现实问题 物质利益 大锅饭 社会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及现实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林苹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3-47,共5页
红军长征经过的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了正确而妥善地解决民族问题,党和红军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做了大量的民族工作,为红军长征的胜利打下了必不可少的基础。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我们如何做好民族... 红军长征经过的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了正确而妥善地解决民族问题,党和红军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做了大量的民族工作,为红军长征的胜利打下了必不可少的基础。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我们如何做好民族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和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 民族政策 现实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兵运工作策略在百色起义中的成功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邓小平与百色起义课题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59,共6页
本文认为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不仅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也是邓小平将党的兵运策略理论应用于革命实践的一次成功范例,“是在全国范围内最有组织最有意识的一次兵变”。... 本文认为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不仅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也是邓小平将党的兵运策略理论应用于革命实践的一次成功范例,“是在全国范围内最有组织最有意识的一次兵变”。这次起义,主要是以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对俞作柏、李明瑞及其所属部队进行细致的兵运工作而发动的一次工农兵联合总暴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运工作 中国共产党 邓小平 百色起义 统战工作 兵运策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