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创新的概念缘起、主题分布及其政策推动——基于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案例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林 李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0,177,共10页
城市创新作为城市集体行动者为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的创新性探索,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意义。在对城市、创新及其二者之间关系梳理的基础上对城市创新概念框架进行构建,以此获悉城市创新的概念缘起。以广州国... 城市创新作为城市集体行动者为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的创新性探索,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意义。在对城市、创新及其二者之间关系梳理的基础上对城市创新概念框架进行构建,以此获悉城市创新的概念缘起。以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2010-2018年共四届参与评选的1015个案例文本内容进行主题建模分析,得出城市创新实践所关注的30个主题,通过对主题的空间与经济社会分布状况的描述性分析,刻画城市创新的时代特征。城市所具有的聚集性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创新的诞生提供条件,这也是城市创新实践关注的领域;城市所具有的高密度、高规模带来的资源环境恶化、经济不平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拉动城市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应对,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社区社会治理、政府治理等也是城市创新重点关注的领域,显示出其人本精神,推动城市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 主题建模 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级任务型组织的结构特征、运作机制及其制度功效——基于W国家级功能区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萌 叶林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8,共11页
任务型组织因特定任务而设置,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显示多重形态及其制度功效。国家级、省级的议事决策型任务型组织、市级的协调型任务型组织和区级的执行型任务型组织,其结构特征、运行机制和制度功效各具特点,根据多重任务属性及所需... 任务型组织因特定任务而设置,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显示多重形态及其制度功效。国家级、省级的议事决策型任务型组织、市级的协调型任务型组织和区级的执行型任务型组织,其结构特征、运行机制和制度功效各具特点,根据多重任务属性及所需制度功效,各级政府会选择不同的任务型组织类型。这些任务型组织根据任务需求,形成临时性或常设性的任务组织的形式,将不同层级政府以灵活的方式组织起来构建具有“多层级科层矩阵”特征的决策、协调、执行系统,共同推动功能区重大事项决策、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型组织 功能区 议事协调机制 领导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应急管理体系优化问题研究--以A市B区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加强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必然要求。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以A市B区为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现有社区应急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社区移动应急平台使用率极低、... 加强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必然要求。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以A市B区为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现有社区应急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社区移动应急平台使用率极低、社区应急救援服务站经常关门停用、志愿者因积极性差无法长期坚持工作。文章基于敏捷治理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新型社区应急管理体系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利用敏捷治理理论将原有社区应急救援服务站转变为“智能应急小屋+远程帮办坐席”的模式;将移动应急平台简化为便利快捷的“一键呼叫”小程序;通过对社会资本理论的运用制定社区集体安全规范协议(互惠规范),开展社区应急模拟演练(社会网络)、社区救援力量培训(政府信任)等活动来增强社区应急志愿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邻里的自救互救意识,做到社区应急管理的守望相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应急救援服务站 智能应急小屋 社会资本理论 敏捷治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纳性规制:农村集体资产经营中的基层政府行为模式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5,共13页
在农村集体经济全面转向以集体土地和物业出租为主要形式的租赁型经济条件下,基层政府针对集体资产经营的行为模式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基于政府规制理论的演进脉络和场景变迁,提出“吸纳性规制”概念,用以分析基层政府主导集体资产经... 在农村集体经济全面转向以集体土地和物业出租为主要形式的租赁型经济条件下,基层政府针对集体资产经营的行为模式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基于政府规制理论的演进脉络和场景变迁,提出“吸纳性规制”概念,用以分析基层政府主导集体资产经营的政策实践。经验研究发现,基层政府一方面完善集体资产持有、交易、使用等环节的具体规则,持续推动行政监管扩容;另一方面通过基层组织支配和集体资产代管,完成对集体资产经营权的接收。二者构成了吸纳性规制的不同实践层次,展现了行政权力的边界延展与行政系统的职能扩充。在这一过程中,基层政府注重寻求“合法性策略”与“实质性目标”之间的平衡,将规范经济秩序、提高经济绩效作为获致集体资产经营主导权的重要基础。吸纳性规制具有促进集体经济规范运行、提高集体收益的积极功能,但是也可能带给基层政府更多应对复杂市场环境、介入集体产权纠纷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资产经营 吸纳性规制 基层政府 组织支配 资产代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尺度重构:城市创新区发展的行政逻辑——基于A国家级创新功能区发展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萌 叶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7,206,共15页
城市创新区作为创新要素聚集的区域,超越传统开发区,从生产要素驱动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创新转型、政府制度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尺度重构理论具有“结构—过程”多重属性,为揭示政府何以推动城市创... 城市创新区作为创新要素聚集的区域,超越传统开发区,从生产要素驱动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创新转型、政府制度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尺度重构理论具有“结构—过程”多重属性,为揭示政府何以推动城市创新区发展提供了理论视角。以A国家级创新功能区为例,对其自设立至升级为国家级创新功能区的政府运作过程进行追踪,发现A区的发展是在不改变原有空间权力结构的基础上,以政府再尺度化战略来实现空间治理的策略,呈现柔性尺度重构的特征,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具体来说,城市创新区尺度重构的“柔性”体现为城市空间等级、权力结构、社会网络等以灵活的方式被组织;尺度重构过程则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机动性,不同层级政府在重构事项协商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协商议价空间。城市创新区发展最终呈现出“国家—区域—地方”等不同尺度共同参与的多尺度共治的治理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尺度重构 城市功能区 城市创新区 政府运作过程 空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健全基层开放式党委会议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廖雄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3Z期41-42,共2页
近年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推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进程,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选择权、监督权,提高基层党委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部分地方党委改革传统的党委会议方式,建立基层开放式党委会议制... 近年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推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进程,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选择权、监督权,提高基层党委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部分地方党委改革传统的党委会议方式,建立基层开放式党委会议制度并积极组织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新形势下,如何健全基层开放式党委会议制度,让其成为汇集民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委会议制度 党委决策 地方党委 党务公开 组织部门 党委班子成员 党代会代表 教育站点 中心工作 个人自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江流域堤垸的生态人类学研究*——以石首为中心的考察
7
作者 袁理 宋玉蓉 《农业考古》 2017年第6期131-138,共8页
本文通过梳理荆江流域堤垸的发展历程,探讨人口增长、堤垸农业与灾害之间的辩证关系。堤垸自然生态系统与地方文化所形成的耦合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状态,能够保证堤垸农业生产获得居民所期望的生态效益。但这种耦合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生... 本文通过梳理荆江流域堤垸的发展历程,探讨人口增长、堤垸农业与灾害之间的辩证关系。堤垸自然生态系统与地方文化所形成的耦合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状态,能够保证堤垸农业生产获得居民所期望的生态效益。但这种耦合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生态平衡被打破之后,洪涝灾害和疫病的发生会调适人口的增长与堤垸的开发,新的适应策略建立后,农业生态环境与文化的耦合体重新回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流域 堤垸 农业 生态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炀帝的“有为”之悲与唐太宗的“无为”之幸
8
作者 宋玉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3-55,共3页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他们的身世、经历、理想及个人爱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这两位皇帝,一位是生于公元569年的隋炀帝杨广,另一位是生于公元599年的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与隋炀帝非常像:一是身份...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他们的身世、经历、理想及个人爱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这两位皇帝,一位是生于公元569年的隋炀帝杨广,另一位是生于公元599年的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与隋炀帝非常像:一是身份像。两人都出身于关陇贵族家庭,隋炀帝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唐太宗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二是经历像。两人都是年纪轻轻就统领大军南征北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为” 独孤伽罗 唐高祖李渊 贵族家庭 关陇 个人爱好 李世民 大斗拔谷 江都宫 宇文化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让唐太宗“能”
9
作者 宋玉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49-51,共3页
“德”指内心的仁善修养和外在的惠爱行为。我国封建社会是高度集权的专制体制,人们的法制观念及法律体系很不健全,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级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皇帝的“德”就成为确保国家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唐太宗之所以能在... “德”指内心的仁善修养和外在的惠爱行为。我国封建社会是高度集权的专制体制,人们的法制观念及法律体系很不健全,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级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皇帝的“德”就成为确保国家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唐太宗之所以能在其统治时期实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四海升平、万邦来朝的局面,与他的“德”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 唐太宗 “能” 最高管理者 专制体制 高度集权 封建社会 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张居正看优秀人才的培养使用
10
作者 宋玉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7-49,共3页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他主导的改革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衰败的明王朝一度恢复生机,出现短暂的中兴。梁启超在其主编的《中国六大政治家》一书中,将张居正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李德裕同列为...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他主导的改革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衰败的明王朝一度恢复生机,出现短暂的中兴。梁启超在其主编的《中国六大政治家》一书中,将张居正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李德裕同列为中国的六大政治家,并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张居正虽然“工于谋国”,却“拙于谋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居正 优秀人才 培养 政治家 万历年间 明王朝 梁启超 诸葛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张居正的经验教训
11
作者 宋玉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9-51,共3页
张居正是万历初年的内阁首辅,他主导的万历新政和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并称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次改革。他的改革使衰败的明王朝一度恢复生机,出现短暂中兴,连遭受过他打击的明朝大思想家李贽也很佩服他,称他为"宰相之杰"。梁启超... 张居正是万历初年的内阁首辅,他主导的万历新政和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并称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次改革。他的改革使衰败的明王朝一度恢复生机,出现短暂中兴,连遭受过他打击的明朝大思想家李贽也很佩服他,称他为"宰相之杰"。梁启超在其主编的《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张居正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李德裕同列为中国的六大政治家,并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居正 王安石变法 经验 商鞅变法 万历新政 政治家 明王朝 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道德经道经》的意旨解析的“汉初三杰”的结局
12
作者 宋玉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1-43,共3页
《道德经》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深刻的哲理、博大精深的内容、对宇宙规律的把握,虽历经两千多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 《道德经》 初三 解析 意旨 历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经费收入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基于1608所地方普通高校的多元指数分解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紫薇 牛风蕊 陈晓宇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共9页
以2014年全国31个省市1608所地方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水平和结构差异进行横向和纵向分解,以深入分析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和收入水平的差异现状。研究发现:地方... 以2014年全国31个省市1608所地方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水平和结构差异进行横向和纵向分解,以深入分析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和收入水平的差异现状。研究发现: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收入的总体基尼系数为0.747,其中,生均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为85.03%,是引起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差异的主要来源;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水平在各地区的分布呈现"中部塌陷"的现象,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是影响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地区差异的决定因素;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的校际差异主要是由同一类型院校内部差异造成的,未体现出明显的院校类型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普通高校 教育经费收入 地区差异 校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团的产生、发展与治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90,共6页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公民意识不断崛起,网络社团日益发展壮大并成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潜在力量,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协同治理、增进政社互动。当前,应该顺应网络社团呈现出的法人推动和公益引领的成长趋势,继续坚持底线监...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公民意识不断崛起,网络社团日益发展壮大并成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潜在力量,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协同治理、增进政社互动。当前,应该顺应网络社团呈现出的法人推动和公益引领的成长趋势,继续坚持底线监管,不断优化外部制度环境。同时,进一步整合网络社团发展的零散力量以形成公益合力,创造有利条件使发展相对成熟的网络社团转化为合法注册的正式社会组织,为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提供新兴的参与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团 互益 公益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