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八年广州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述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廖惠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111,共11页
1977年至1978年,广州在揭批"四人帮"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行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理顺价格机制;二是开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搞活城乡流通。追根溯源,广州能率先对农副产品流通... 1977年至1978年,广州在揭批"四人帮"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行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理顺价格机制;二是开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搞活城乡流通。追根溯源,广州能率先对农副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既有商业发达的历史基础与文化传统,也有供应港澳任务重、承办广交会等现实的压力。就政策依据而论,可以说是邓小平在广州点燃的改革开放"第一把火"。广州此次改革的探索,由于尚处于历史大转折的前夕,还带有时代的烙印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对港币的货币战 被引量:3
2
作者 欧阳湘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46,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货币战,实际上就是人民币占领全国货币市场的斗争。当时,人民币面临伪币(国民党政府货币)、金银(特别是银元)和外币(包括港币)的多重挑战。其中,广州对港币的货币战具有特殊困难和典型意义。对比其他金融中心城市,广州...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货币战,实际上就是人民币占领全国货币市场的斗争。当时,人民币面临伪币(国民党政府货币)、金银(特别是银元)和外币(包括港币)的多重挑战。其中,广州对港币的货币战具有特殊困难和典型意义。对比其他金融中心城市,广州实行了某些特殊政策,对港币的货币战历时长、步子稳,甚至可以说进度慢。透过广州的个案,可望深化对全国货币战的认识,并从一个侧面和局部观察新中国城市金融工作的早期实践与艰难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前后 货币战 港币 广州 城市金融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内地对港澳地区的出口供应看中国共产党的港澳工作方针(1949—1978) 被引量:8
3
作者 欧阳湘 唐富满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40,共10页
内地对港澳出口,兼具贸易与供应的双重功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港澳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始终保证供应。经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举国体制"的供应体系和成熟有效的管理制度。内地对港澳地区的出口供应,体现了中国共产... 内地对港澳出口,兼具贸易与供应的双重功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港澳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始终保证供应。经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举国体制"的供应体系和成熟有效的管理制度。内地对港澳地区的出口供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港澳地区"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工作方针,具有全局性和战略高度。在经济上,不仅要利用港澳通道发展对外贸易,更重要的是确保我国商品在港澳市场的绝对优势。在政治上,对港澳同胞进行群众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并团结港澳华商;维持与港英当局既斗争又合作的关系,与盘踞台湾的国民党当局进行斗争;同时,港澳还是中国开展外交和国际斗争的平台和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 出口供应 港澳地区 中国共产党工作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广交会的创办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战略调整 被引量:5
4
作者 欧阳湘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9-37,共9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外贸易形成"一边倒"格局,主要贸易伙伴限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但这种格局渐渐无法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以港澳和东南亚为重点发展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贸易。同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外贸易形成"一边倒"格局,主要贸易伙伴限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但这种格局渐渐无法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以港澳和东南亚为重点发展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贸易。同时,国内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发展对外贸易的环境与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广交会就是中国适应新形势的对外贸易场所,也是中国对外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宣传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交会 20世纪50年代 外经贸发展战略 交易场所 宣传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交会的中国特色及体制创新的历史渊源与国情依据 被引量:4
5
作者 欧阳湘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86,共9页
1957年4月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自2007年4月第101届起改名“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新中国的外贸史和会展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被誉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对于当代中国的会展业具... 1957年4月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自2007年4月第101届起改名“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新中国的外贸史和会展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被誉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对于当代中国的会展业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但其创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凭空产生的。本文尝试通过对古今中外会展的比较研究,系统考察广交会的中国特色及其体制创新的历史渊源和国情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交会” 历史渊源 体制创新 中国特色 国情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200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党党员”并非都是国民党的“新鲜血液”--对大革命时期知名“跨党党员”早年政治倾向与党派属性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欧阳湘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7,共5页
大革命时期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有不少曾参加辛亥革命乃至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与国民党及其前身有过组织隶属关系。他们的重新加入,对孙中山和国民党来说,既是输入新鲜血液,也是招回旧部。而长期以来积累的战斗情谊和同志感... 大革命时期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有不少曾参加辛亥革命乃至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与国民党及其前身有过组织隶属关系。他们的重新加入,对孙中山和国民党来说,既是输入新鲜血液,也是招回旧部。而长期以来积累的战斗情谊和同志感情,则是促进党内合作的积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党党员 孙中山 新鲜血液 招回旧部 党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