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式托育服务供给:特点、困境与出路——基于广州市F品牌托育园的调查 被引量:14
1
作者 樊晓娇 陈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74,共9页
发展以社区为服务半径的托育服务供给是解决幼有所育的有效方式,而家庭式托育服务是社区托育服务的重要实现形式,探讨中国家庭式托育服务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家庭式托育服务供给经历了从私人自愿供给到自发... 发展以社区为服务半径的托育服务供给是解决幼有所育的有效方式,而家庭式托育服务是社区托育服务的重要实现形式,探讨中国家庭式托育服务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家庭式托育服务供给经历了从私人自愿供给到自发供给的变迁历程,其具备价格机制下的强排他性、园区拥挤点控制、自建标准等准公共物品特点。目前,家庭式托育服务在注册登记、安全规范、教师建设、外部效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发展困境。因此,我国家庭式托育服务供给应选择合作供给的路径,明确私人供给托育服务的地位,引导托育服务供给向普惠性质的私人有偿供给转变,加强托育服务规范的政策供给,创造社会协同供给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照护服务 家庭式托育服务 托育服务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创新的概念缘起、主题分布及其政策推动——基于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案例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林 李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0,177,共10页
城市创新作为城市集体行动者为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的创新性探索,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意义。在对城市、创新及其二者之间关系梳理的基础上对城市创新概念框架进行构建,以此获悉城市创新的概念缘起。以广州国... 城市创新作为城市集体行动者为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的创新性探索,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意义。在对城市、创新及其二者之间关系梳理的基础上对城市创新概念框架进行构建,以此获悉城市创新的概念缘起。以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2010-2018年共四届参与评选的1015个案例文本内容进行主题建模分析,得出城市创新实践所关注的30个主题,通过对主题的空间与经济社会分布状况的描述性分析,刻画城市创新的时代特征。城市所具有的聚集性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创新的诞生提供条件,这也是城市创新实践关注的领域;城市所具有的高密度、高规模带来的资源环境恶化、经济不平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拉动城市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应对,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社区社会治理、政府治理等也是城市创新重点关注的领域,显示出其人本精神,推动城市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 主题建模 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中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研究——以广州市H区城中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为例
3
作者 赵媚妤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第12期11-15,共5页
城中村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及群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联防联控、加强宣传动员等举措,切实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但也存在制度建设不全、群联防线不牢、舆论引导不力等短板。要有效防范化解突发公... 城中村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及群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联防联控、加强宣传动员等举措,切实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但也存在制度建设不全、群联防线不牢、舆论引导不力等短板。要有效防范化解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风险挑战,城中村基层党组织应着力提升组织力,完善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体制,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机制,提升党员干部个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基层党组织 突发公共事件 组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产业的演进看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机理——基于生产力推动文化生产形态变迁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温朝霞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2,共7页
基于生产力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演化,文化生产形态也不断变迁。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产演化至今的一种高级形态,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原始化文化生产和商品化文化生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产的高级形态,既得益于新质生产力推动... 基于生产力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演化,文化生产形态也不断变迁。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产演化至今的一种高级形态,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原始化文化生产和商品化文化生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产的高级形态,既得益于新质生产力推动转型升级形成文化新业态,又以文化的力量培育新质生产力。从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来看,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天然耦合性。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赋能文化新业态,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反过来,文化产业本身所内含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创新精神,能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与活力,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文化生产形态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级任务型组织的结构特征、运作机制及其制度功效——基于W国家级功能区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萌 叶林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8,共11页
任务型组织因特定任务而设置,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显示多重形态及其制度功效。国家级、省级的议事决策型任务型组织、市级的协调型任务型组织和区级的执行型任务型组织,其结构特征、运行机制和制度功效各具特点,根据多重任务属性及所需... 任务型组织因特定任务而设置,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显示多重形态及其制度功效。国家级、省级的议事决策型任务型组织、市级的协调型任务型组织和区级的执行型任务型组织,其结构特征、运行机制和制度功效各具特点,根据多重任务属性及所需制度功效,各级政府会选择不同的任务型组织类型。这些任务型组织根据任务需求,形成临时性或常设性的任务组织的形式,将不同层级政府以灵活的方式组织起来构建具有“多层级科层矩阵”特征的决策、协调、执行系统,共同推动功能区重大事项决策、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型组织 功能区 议事协调机制 领导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预期与城市房价溢出效应——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龚金金 郑挺国 曹伟伟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9,共10页
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本文考察了公众预期对城市房价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众预期能够促进城市间的房价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公众预期对城市房价溢出效应的作用主要聚焦于短期,而房地产繁荣时期下的、来自发达地区的公... 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本文考察了公众预期对城市房价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众预期能够促进城市间的房价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公众预期对城市房价溢出效应的作用主要聚焦于短期,而房地产繁荣时期下的、来自发达地区的公众预期对城市房价溢出效应的作用更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公众预期会通过改变地方政府的供地策略以及需求方的交易行为影响城市间的房价溢出效应。本研究对改善房地产市场预期管理以及优化调控政策实施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预期 房价溢出效应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对港币的货币战 被引量:3
7
作者 欧阳湘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46,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货币战,实际上就是人民币占领全国货币市场的斗争。当时,人民币面临伪币(国民党政府货币)、金银(特别是银元)和外币(包括港币)的多重挑战。其中,广州对港币的货币战具有特殊困难和典型意义。对比其他金融中心城市,广州...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货币战,实际上就是人民币占领全国货币市场的斗争。当时,人民币面临伪币(国民党政府货币)、金银(特别是银元)和外币(包括港币)的多重挑战。其中,广州对港币的货币战具有特殊困难和典型意义。对比其他金融中心城市,广州实行了某些特殊政策,对港币的货币战历时长、步子稳,甚至可以说进度慢。透过广州的个案,可望深化对全国货币战的认识,并从一个侧面和局部观察新中国城市金融工作的早期实践与艰难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前后 货币战 港币 广州 城市金融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规划中的农民市民化逻辑--以广州K村“新农村建设”项目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为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4,共10页
2000年后,社会学界关于"农民市民化"主题的研究日益丰富,学者们主要致力于回应两大问题:其一,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关切为何;其二,农民市民化进路何在。文章通过对广东广州城郊K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成果调查与文件梳... 2000年后,社会学界关于"农民市民化"主题的研究日益丰富,学者们主要致力于回应两大问题:其一,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关切为何;其二,农民市民化进路何在。文章通过对广东广州城郊K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成果调查与文件梳理,试图窥探村庄规划如何通过达标机制、生成机制、发展机制有效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以及其特征与局限性,并由此回应上述两大问题,论证新型现代性、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市化"对当前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不可或缺的“软件”——试论广州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道德建设
9
作者 陈伟 霍秀媚 赵春荣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0-26,共7页
剖析道德建设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的“定位” 评估广州道德建设的现状和走向 阐述立足于总目标的道德建设整体机制,并提出“以经济伦理为核心,以职业道德为前驱,牵动两翼(社会公德和家庭伦理道德、学生品德)齐飞”
关键词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道德建设 广州市 广州人 公德 “软件” 道德水平 激发机制 市民 家庭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还是购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选择逻辑——基于A市助餐配餐服务的多案例研究
10
作者 刘欣容 郑佳斯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12,127,128,共17页
公共服务是基层社会治理回应社会诉求的关键领域,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既是政策实践的重要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更好地探究基层政府选择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行为逻辑,本文提出“目标-能力”分析框架,在相同制度安排和服务内容... 公共服务是基层社会治理回应社会诉求的关键领域,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既是政策实践的重要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更好地探究基层政府选择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行为逻辑,本文提出“目标-能力”分析框架,在相同制度安排和服务内容的案例背景下,系统比较了A市助餐配餐服务的三种供给模式。研究发现,三种供给模式在委托代理双方目标一致性和能力配置要求存在差异,基层政府行为受到自主性空间的约束,并根据目标权重整合任务或进行排序。在多线程任务治理情景下,自身能力决定了基层政府政策实施的积极性和达成目标的可能程度,对供给主体的不同认知态度也是基层政府策略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与此同时,如果将研究置于更广时间跨度可以发现,供给模式的演进会随着治理机制变化而转变。研究将基层政府的自主性空间及其对供给主体的认知态度置于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选择的框架中加以分析,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为理解同一政策实施时基层治理的政府行为差异提了新的理论洞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供给 基层政府行为 助餐配餐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道路的抉择与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穗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7,共7页
20世纪初,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涌向中国。在广州,影响较大的是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一度合作,并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12月,陈独秀应广东省长陈炯明邀请南来广州,行前与李大钊商量,拟借此机会在广州建... 20世纪初,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涌向中国。在广州,影响较大的是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一度合作,并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12月,陈独秀应广东省长陈炯明邀请南来广州,行前与李大钊商量,拟借此机会在广州建党。陈独秀到广州后,与无政府主义者展开辩论,从理论上对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区分,并率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决裂,随后建立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 马克思主义 无政府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行先试的广州蔬菜产销体制改革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艳红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112,共8页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广州在很多方面先行先试,其中就包括成为首个全面开放蔬菜产销体制的大中城市。在中共中央、广东省委的指导与关注下,经过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部分试行,1984年11月广州对原有的统购包销的蔬菜产销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广州在很多方面先行先试,其中就包括成为首个全面开放蔬菜产销体制的大中城市。在中共中央、广东省委的指导与关注下,经过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部分试行,1984年11月广州对原有的统购包销的蔬菜产销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吃菜难"问题。改革后的蔬菜产销体制全面走向市场,政府改变了原有的指令性功能,政府、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都得到了利益,并推动了广州市蔬菜等农副产品朝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对全国农副产品改革起着示范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蔬菜产销体制 统购包销 改革 先行先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尹德慈 王超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25,共7页
广州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立足于实际,本着少说多做、只做不说的态度,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充分尊重基层党组织的首创精神,把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贯穿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贯... 广州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立足于实际,本着少说多做、只做不说的态度,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充分尊重基层党组织的首创精神,把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贯穿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贯穿于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形成了广州特色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基层民主 广州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谋划 扎实工作 加快推进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广宁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6,共2页
大力发展金融业,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既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广州的历史重任,也是广州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广州要把发展金融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建设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和广州金融服务创新... 大力发展金融业,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既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广州的历史重任,也是广州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广州要把发展金融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建设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和广州金融服务创新区,致力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金融区域合作,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力争在五到十年内把金融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中心 金融商务区 金融服务创新区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国家森林城市 打造宜居生态广州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广宁 《中国城市林业》 2008年第6期10-11,共2页
广州是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手抓环境建设,近年更是把林业当作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石,着力发展城市林业。目前,广州已基本形成以中心区城市公园、绿化广场、居住绿化、立体绿化等... 广州是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手抓环境建设,近年更是把林业当作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石,着力发展城市林业。目前,广州已基本形成以中心区城市公园、绿化广场、居住绿化、立体绿化等为“内圈”,以白云山、万亩果园及近郊森林公园、防护林为“中圈”,以远郊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为“外圈“的城乡一体大绿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广州 森林城市 城市林业 绿化广场 自然保护区 生态保护区 文化名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物流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实例剖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清蒲 柳宏秋 +1 位作者 许永舜 赵卫权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19-21,23,共4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宝供物流集团的成长经验,深入研究了以宝供集团为代表的生产服务业对现代社会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广州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宝供集团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第一街”的发展与超越———广州南华西街两个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17
作者 李明华 陈治桃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6-20,共5页
“全国第一街”的发展与超越———广州南华西街两个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调研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依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 “全国第一街”的发展与超越———广州南华西街两个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调研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依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正确地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华西街 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先导性 国民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八年广州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述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惠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111,共11页
1977年至1978年,广州在揭批"四人帮"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行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理顺价格机制;二是开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搞活城乡流通。追根溯源,广州能率先对农副产品流通... 1977年至1978年,广州在揭批"四人帮"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行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理顺价格机制;二是开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搞活城乡流通。追根溯源,广州能率先对农副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既有商业发达的历史基础与文化传统,也有供应港澳任务重、承办广交会等现实的压力。就政策依据而论,可以说是邓小平在广州点燃的改革开放"第一把火"。广州此次改革的探索,由于尚处于历史大转折的前夕,还带有时代的烙印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三大与建党初期党的革命话语建构
19
作者 黎明泽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43,共8页
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三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话语概念经历了从“社会革命”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国民革命”的转换。与之相配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话语实践方式也经历了从“完全独立”到“联合战线”再到“党内合作”的转变。中共三大确... 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三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话语概念经历了从“社会革命”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国民革命”的转换。与之相配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话语实践方式也经历了从“完全独立”到“联合战线”再到“党内合作”的转变。中共三大确定“国民革命”为党的中心工作,并通过“党内合作”的方式和中国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建构了“一套具有说服力的革命话语”。这不仅凝聚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任务和革命动力的深入思考,而且反映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为组织和动员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工农群众参与国民革命提供了重要话语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三大 建党初期 革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举办“工人业余理论学习讲座”
20
《学术研究》 1959年第6期41-41,共1页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于六月初举办了一个“工人业余理论学习讲座”,目的是:调集生产好和学习好的工人听课,使他们有系统地学好一些理论上的基本知识,回到本单位担任工人理论学习的辅导工作,以提高广州市工人理论学习的质量。讲座是通过...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于六月初举办了一个“工人业余理论学习讲座”,目的是:调集生产好和学习好的工人听课,使他们有系统地学好一些理论上的基本知识,回到本单位担任工人理论学习的辅导工作,以提高广州市工人理论学习的质量。讲座是通过大鸣大放结合当前中心工作,系统地讲—些社会主义经济知识。第一课于六月四日开始,参加人数为150人,课后分小组进行座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理论学习 工人 讲座 业余 中心工作 中共 单位 系统 月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