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众路线的制度化探索——广东省党代表工作室制度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温松 王升平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22,共10页
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群众路线的践行面临着动力不足、对象离散、体制弊端以及制度缺失等多方面问题与挑战,而努力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制... 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群众路线的践行面临着动力不足、对象离散、体制弊端以及制度缺失等多方面问题与挑战,而努力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化水平,是应对这些挑战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为此,广东省近年来以党代表工作室制度为突破口,通过科学定位、合理布局、保障队伍、规范运行以及强化落实等措施,将党代表工作室建设成为了党群对话的稳定平台,为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的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共融。实践表明,在新形势下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必须以平台为基础、制度为保障、党内民主的完善为落脚点,稳步推进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 制度化 党代表工作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正义的基本结构与实践逻辑探析
2
作者 王升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6,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正义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正义观念为基础,对政治正义进行不断探索、实践、证成、发展的结果。从类型学视角出发,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正义结构可概括为“基源型”政治正义、交往型政治正义、分配型政治正义、发展型政治...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正义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正义观念为基础,对政治正义进行不断探索、实践、证成、发展的结果。从类型学视角出发,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正义结构可概括为“基源型”政治正义、交往型政治正义、分配型政治正义、发展型政治正义四种类型。中国式现代化政治正义的运行,遵循“制度—文化”的互动共生逻辑、“全领域—全周期”式的政治正义保障与发展逻辑、“实践—效能”导向的政治正义调适与创新逻辑,其使中国式现代化政治正义的证成、演进、实践转化过程呈现出鲜明特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正义将不断实现内容的扩展、结构的优化及评价体系的制度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正义 正义结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何以促进区域创新:基于虚拟集聚和产业转型升级视角
3
作者 赵超 杨光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3,共13页
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既集中体现技术迭代演进,又深刻改变创新模式与创新生态。基于2011—2022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人工智能发展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发展对区域创新水平有显著正向... 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既集中体现技术迭代演进,又深刻改变创新模式与创新生态。基于2011—2022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人工智能发展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发展对区域创新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具有先增加后减小的门槛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虚拟集聚和产业转型升级是人工智能发展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中介影响机制,且两种机制均存在单一门槛,在跨过门槛值后,促进作用分别减弱和增强。人工智能发展对区域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和要素禀赋异质性,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强,在数据资源更丰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善的地区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发展 区域创新 虚拟集聚 产业转型升级 要素禀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策划评估的效价准绳和把握尺度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艳中 《大学出版》 2009年第3期55-59,共5页
对于脱颖而出的大众传播发送者来说,他们的成功背后往往有那些卓越的编辑策划作支撑。一项编辑策划只要是运用“科学方法”推导出来的、合乎逻辑的.就一定是效果好的吗?具有可行性的编辑策划是否就是有价值的编辑策划呢?逻辑性可以... 对于脱颖而出的大众传播发送者来说,他们的成功背后往往有那些卓越的编辑策划作支撑。一项编辑策划只要是运用“科学方法”推导出来的、合乎逻辑的.就一定是效果好的吗?具有可行性的编辑策划是否就是有价值的编辑策划呢?逻辑性可以保证演绎或归纳的过程正确。却不能保证前提无误;在实践中并非只有正确的编辑策划才是可行的,许多错误或偏离的编辑策划也是可行的,也能成为现实。不具有可行性的编辑策划是无效或无价值的,但是具有可行性的编辑策划却未必是有效或有价值的。这里就有了一个效价评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策划 评估问题 效价 准绳 大众传播 科学方法 逻辑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就业优先战略思想述论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云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3,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精辟阐明了新时期我国就业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理论,为我们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了基本遵循。无论是减少贫困、提高收入,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精辟阐明了新时期我国就业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理论,为我们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了基本遵循。无论是减少贫困、提高收入,还是扩大内需、提速发展,充分的劳动就业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保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唯有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发展促进就业,以政策保障就业,努力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才能使广大劳动者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就业 就业优先战略 创业政策 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传统中的德性与治理——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及孔孟思想为核心的行政哲学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升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6,共6页
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古希腊思想家及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儒家,都对德性与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考察,其思想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行政哲学思想资源。在德性与规范的关系问题上,中西方的德性都具有事实上的行政权力... 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古希腊思想家及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儒家,都对德性与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考察,其思想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行政哲学思想资源。在德性与规范的关系问题上,中西方的德性都具有事实上的行政权力规范功能,其都将"好人"作为善治的基础,从而区别于现代的规范伦理学。在德性的结构与治理的关联性上,中西方都认为德性存在着主体分化性和稳定性,而对德性的主体分化性和稳定性的理解,又影响着其对行政模式的具体设计。在德与位的关系问题上,中西方思想家对二者的对应性都表现出一定的犹疑,在理想逻辑中期待德与位的统一,而现实中德位分离的状态又使其不得不寻求德位统一的新的解释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治理 古希腊 先秦 行政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管理伦理的逻辑结构:一个总体性学理分析架构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升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30,共8页
根据伦理学的一般分类,结合中国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在特质,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管理伦理的逻辑结构抽象为三个主要维度。一是作为公共管理规范伦理体系之底层逻辑的“基础—引领型”伦理,主要包含人民性伦理、效能助推型伦理、改革进... 根据伦理学的一般分类,结合中国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在特质,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管理伦理的逻辑结构抽象为三个主要维度。一是作为公共管理规范伦理体系之底层逻辑的“基础—引领型”伦理,主要包含人民性伦理、效能助推型伦理、改革进取型伦理等内容;二是作为公共管理伦理之具体规范体系的“公共—应然型”伦理,主要包含“公利—获得感型”责任伦理,多元、体系化的交往伦理,“全面”“从严”式的廉洁伦理等维度;三是作为公共管理伦理之主体要求的“主体—美德型”德性伦理,主要包含动力供给型德性伦理、方向规范型德性伦理、人格形塑型德性伦理等构件。新时代公共管理伦理内生于党的伦理指引,也与时代的善观念及价值需求密不可分,其通过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之间的系统互动,为中国公共管理效能的生成提供了有效的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公共管理伦理 伦理结构 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容、规律与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实践创新的行政哲学思考——一种基于本土实践的行政哲学理论构建尝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升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38,共7页
从行政哲学的视野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实践创新主要包括价值型行政的普遍实施、技术型行政的合理发展、交往—协商型行政的有效运用等,其分别对应的是价值创新、技术创新、关系创新三个范畴。中国的行政实践创新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 从行政哲学的视野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实践创新主要包括价值型行政的普遍实施、技术型行政的合理发展、交往—协商型行政的有效运用等,其分别对应的是价值创新、技术创新、关系创新三个范畴。中国的行政实践创新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在于其对行政发展规律的遵循,这种规律主要包括以行政本体论创新助推行政实践发展、以人民性作为行政实践创新的基本导向和灵感来源、合理认知和运用行政理性等。从发展趋势上看,未来中国的行政实践创新将是一种主动与被动并举、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多元化、全方位的创新;在行政实践创新的理论来源上,将更注重本土行政哲学资源的汲取;从外在表现上看,我国的行政实践创新将是一种稳定的、渐进型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实践 创新 行政哲学 发展规律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权力与交往:中国传统行政哲学的核心特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升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8,共8页
本土行政哲学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从宏观层面对中国传统行政哲学的核心特质进行挖掘与梳理的要求。中国传统行政哲学的类型及其特征是多元的、丰富的,其核心特质大体可概括为伦理型行政、权力型行政、交往型行政三个方面。伦理型行政强调... 本土行政哲学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从宏观层面对中国传统行政哲学的核心特质进行挖掘与梳理的要求。中国传统行政哲学的类型及其特征是多元的、丰富的,其核心特质大体可概括为伦理型行政、权力型行政、交往型行政三个方面。伦理型行政强调的是伦理在行政生活中的范导功能,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逻辑中呈现出社会伦理与行政伦理杂糅、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相结合的特质;权力型行政在传统社会表现为传统行政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围绕着行政权力的建构、分配、获取、维护、运用等而展开的;传统行政交往强调“中”、“和”、同情、仁爱等原则,突出了行政交往中的“位”与秩序的重要性,遵循行政交往的相互性与差序化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哲学 行政伦理 行政交往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的人和人的社会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84,共8页
"社"、"会"以及"社会"等概念都是历史性概念,其内涵都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丰富发生着不断变化,但其与"人"的概念的关系内容是其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的核心内涵。社会就是一个有关人的复杂的... "社"、"会"以及"社会"等概念都是历史性概念,其内涵都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丰富发生着不断变化,但其与"人"的概念的关系内容是其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的核心内涵。社会就是一个有关人的复杂的、多样的、多层次的系统概念;社会是人的形式,而人是社会的主体。具体来讲,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发展形式和历史形式;社会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的中心、核心、关键和动力;人是社会的存在主体、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而不应该是以物为本、以社会为本或以社会关系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形式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PA背景下泛珠三角区域房地产业发展的宏观对策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云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3-87,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不断加强的新时期,CEPA背景下的泛珠三角区域房地产业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为此应明确区域房地产业合作模式,积极建立区域产业结构合作机制,创建区域房地产业发展的平台,开展制度创新。通过加强区域之...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不断加强的新时期,CEPA背景下的泛珠三角区域房地产业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为此应明确区域房地产业合作模式,积极建立区域产业结构合作机制,创建区域房地产业发展的平台,开展制度创新。通过加强区域之间房地产业的对接,形成双向互动的竞合关系,实现产业布局结构合理、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产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PA 泛珠三角 区域房地产业 合作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行政哲学思想的三重视域
12
作者 王升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9,共7页
朱熹行政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意蕴。在本体论层面上,其以“理”为核心,确立了行政人格的性善基调;同时,其对理气关系的论述,为行政关系的固化和等级秩序的合法化提供了内在基础。在行政价值论层面上,朱熹以公为核... 朱熹行政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意蕴。在本体论层面上,其以“理”为核心,确立了行政人格的性善基调;同时,其对理气关系的论述,为行政关系的固化和等级秩序的合法化提供了内在基础。在行政价值论层面上,朱熹以公为核心,阐发了理与公、公与私、公与仁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公的本体论依据、并划定了公与私的边界、明确了公与仁的实现路径。在行政认识论层面上,朱熹遵循“理一分殊”的逻辑,肯定了理在分布上的均等性与主体对于理之体认、践履的个殊性之间的二元分化,并指出了通过“即物穷理”而去除遮蔽,彰显人性中之天理、达致行政主体之人性彰明的路径。朱熹的行政哲学对于当代行政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行政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两地房地产业的互动与发展分析
13
作者 李云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61,共5页
文章在分析粤港区域房地产业互动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提出了粤港合作的具体措施和模式。主要包括通过建立两地房地产业合作机制,加强两地之间的产业对接,形成双向互动的竞合关系,实现区域内房地产业布局结构... 文章在分析粤港区域房地产业互动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提出了粤港合作的具体措施和模式。主要包括通过建立两地房地产业合作机制,加强两地之间的产业对接,形成双向互动的竞合关系,实现区域内房地产业布局结构合理、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发展与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PA 粤港房地产业 区域合作 互动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职代表制是提高人大代表素质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9
14
作者 曾慧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7-148,共2页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长期实行兼职制 ,这不但使得人大代表执行表代职务遇到诸多矛盾和困难 ,也影响制约了高素质人大代表的来原。全面推行专职代表制 ,是促使人大代表素质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人大代表素质 兼职代表制 专职代表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中的人民行动
15
作者 曾慧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114,共4页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实现科学规范党委与人大的关系,毫无疑义需要党委、人大和广大人民共同努力。其中党委作为是关键,人大功能是主体,广大人民行动是基础。从哲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上说,人民行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实现科学规范党委与人大的关系,毫无疑义需要党委、人大和广大人民共同努力。其中党委作为是关键,人大功能是主体,广大人民行动是基础。从哲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上说,人民行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法律和政治学的意义上说,人民是执政党执政的基础,是权力机关行使权力的本源。正确认识人大代表的重要性,认真选举好人大代表是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中人民行动的起点。而依法加强对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加强对各级党委工作的监督等,则是在规范党委与人大的关系进程中人民行动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委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行动 党委与人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住宅金融:冲出“瓶颈”之路
16
作者 李芸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2,共4页
住宅金融是金融业务的一种形式。在现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住宅产业的不断壮大 ,住宅金融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同样 ,住宅业的发展也愈加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本文在分析目前制约我国住宅金融发展主要瓶颈的基础上 ,提出... 住宅金融是金融业务的一种形式。在现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住宅产业的不断壮大 ,住宅金融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同样 ,住宅业的发展也愈加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本文在分析目前制约我国住宅金融发展主要瓶颈的基础上 ,提出了住宅金融冲出“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金融 中国 房地产开发贷款 个人住房贷款 金融产品 证券化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