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公共权力异化成因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吕艳红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思想要关注时代。当代中国问题虽然牵涉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探究其现象背后的深层根源,则在于权力至上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也就是说公共权力超过了其应有的界限,换句话说,就是公共权力发生了异化。权力异化的目的是以权谋私,权力异... 思想要关注时代。当代中国问题虽然牵涉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探究其现象背后的深层根源,则在于权力至上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也就是说公共权力超过了其应有的界限,换句话说,就是公共权力发生了异化。权力异化的目的是以权谋私,权力异化的表现形式是腐败。要真正把握权力异化问题就要深入到现实生活中,探求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经济领域的问题主要在于权力至上与市场经济负效应相结合;政治领域的问题主要在于权力超越权利、政府职能缺位越位以及政府执政能力相对不高;社会领域的问题在于公民社会不成熟;文化领域的问题在于人格的依附性有余但独立性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权力 政府职能 权利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视野下原始创新与模仿创新的互补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培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9期117-121,共5页
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是相伴而生共同促进人类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两种重要技术创新模式。原始创新与模仿创新之间存在质变量变关系、主次关系、生成互补关系。忽视原始创新或模仿创新中的一种而过分突出或强调另一种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是相伴而生共同促进人类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两种重要技术创新模式。原始创新与模仿创新之间存在质变量变关系、主次关系、生成互补关系。忽视原始创新或模仿创新中的一种而过分突出或强调另一种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必将会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而理性的选择应该是既要关注原始创新又要注重模仿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视野 原始创新 模仿创新 互补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心理减压的调适之策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爱武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2-43,共2页
近年来,媒体披露的干部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案例逐年增多,充分表明领导干部群体的压力在现实中确实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领导干部的压力应对需要立足于特殊的职业压力和自身个体的特点,从价值观的层面——拥有爱和... 近年来,媒体披露的干部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案例逐年增多,充分表明领导干部群体的压力在现实中确实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领导干部的压力应对需要立足于特殊的职业压力和自身个体的特点,从价值观的层面——拥有爱和感恩的心态、把握压力应对的通则以及压力应对方法的个性化选择三个方面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心理减压 心理压力 压力应对 干部群体 职业压力 价值观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种新的历史哲学
4
作者 陈创生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典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公有制 交换关系 经济曲线 唯物史观 社会化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理论 经济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怀疑方法的哲学思考
5
作者 张谨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6期166-169,共4页
哲学史上的怀疑主义与科学研究中的怀疑方法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怀疑方法是一种思维的创造方法;是一种辩证否定的、批判创新方法;它体现了人的思维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统一;它往往需要借助于逻辑推理、实践检验来完成。科学怀疑... 哲学史上的怀疑主义与科学研究中的怀疑方法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怀疑方法是一种思维的创造方法;是一种辩证否定的、批判创新方法;它体现了人的思维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统一;它往往需要借助于逻辑推理、实践检验来完成。科学怀疑是科学理论相互竞争并得到确证、深化的有效途径;也是辨别真、伪科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主义 科学怀疑 特征与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医患关系的伦理重构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一洲 谭郑雨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基于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医学能力、风险以及第三者效应的综合考量,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医患关系可能构成的四种伦理转向:即“医-人工智能-患”共同决策模式(可能Ⅰ)、“患-人工智能”深度协作与医生保守立场(可能Ⅱ)、恢复传统“医-患... 基于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医学能力、风险以及第三者效应的综合考量,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医患关系可能构成的四种伦理转向:即“医-人工智能-患”共同决策模式(可能Ⅰ)、“患-人工智能”深度协作与医生保守立场(可能Ⅱ)、恢复传统“医-患”关系(可能Ⅲ)以及“医-人工智能”深度协作与患者保守立场(可能Ⅳ)。其中“医-人工智能-患”共同决策模式的交互本质可能进一步形成两种相互背离的发展取向:一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实践模式,二是计算机主义的医疗家长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共同决策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之网与生态正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佘正荣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5,共7页
人类生命与所有非人类生命物种组成的生命共同体是一个道德共同体和正义共同体。在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存在着公正地对待非人类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生态正义之责任。由所有生物共生形成的生命之网则是产生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环境利益的根源... 人类生命与所有非人类生命物种组成的生命共同体是一个道德共同体和正义共同体。在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存在着公正地对待非人类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生态正义之责任。由所有生物共生形成的生命之网则是产生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环境利益的根源。在生命之网因人类各种活动的破坏而面临瓦解的危机情势下,人类如何与非人类生命实现共生,是维护生命之网的完整,从而保障生命共同体整体利益的一种首要的和最根本的生态正义。以共生为基础的生态正义对人类环境正义的实现也具有根本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正义 生命共同体 生命之网 生物共生 共生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命共同体中的伦理正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佘正荣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9,共7页
环境正义是生态伦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和研究视角,它主要关注人类社会内部如何实现环境权益和环境责任的社会公正问题。但环境正义没有对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生态正义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因而需要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 环境正义是生态伦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和研究视角,它主要关注人类社会内部如何实现环境权益和环境责任的社会公正问题。但环境正义没有对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生态正义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因而需要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深究伦理正义。人类对自身的环境正义和对非人类生命的生态正义需要加以有效地调解,其调解的基础规则就是作为公平的正义与作为共生的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环境正义 生态正义 作为公平的正义 作为共生的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帝国主义时代的革命主体建构——哈特、奈格里的“大众”理论辨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培永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5,共4页
大众是哈特、奈格里所指认的后帝国主义时代反抗帝国主权的革命主体,它包括工人阶级、农民、移民、穷人等处在资本主义生产与再生产条件下的一切劳动者,是对马克思无产阶级、工人阶级革命主体概念的扩展,是对传统政治哲学中公民、人民... 大众是哈特、奈格里所指认的后帝国主义时代反抗帝国主权的革命主体,它包括工人阶级、农民、移民、穷人等处在资本主义生产与再生产条件下的一切劳动者,是对马克思无产阶级、工人阶级革命主体概念的扩展,是对传统政治哲学中公民、人民、个体、私人、公众等主体的否定。尽管多有瑕疵,这一革命主体学说对于理解全球化资本主义语境下马克思的阶级斗争概念具有一定价值,对于思考批判西方主流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主体话语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主体 大众 帝国 新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伦理与道德代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灿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发展伦理学主要是以发展善,或以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性伦理学的分支学科;因而,发展伦理学在研究发展善的过程中,必然也要研究发展恶的问题。而发展恶在发展伦理学的视野里,无疑就是社会发展中的道... 发展伦理学主要是以发展善,或以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性伦理学的分支学科;因而,发展伦理学在研究发展善的过程中,必然也要研究发展恶的问题。而发展恶在发展伦理学的视野里,无疑就是社会发展中的道德代价。要对发展善与发展恶有一个深入认识,还应当引入绝对道德价值与相对道德价值之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伦理学 道德代价 绝对道德价值 相对道德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恩的科学观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谨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50,共4页
托马斯.库恩,是美国20世纪科学哲学向科学社会学转向的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家的典型代表。他通过提出一系列新的概念如“范式”、“不可通约性”、“科学共同体”、“词典”等来探讨科学革命和科学发展的动态规律。他认为,范式是科学发... 托马斯.库恩,是美国20世纪科学哲学向科学社会学转向的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家的典型代表。他通过提出一系列新的概念如“范式”、“不可通约性”、“科学共同体”、“词典”等来探讨科学革命和科学发展的动态规律。他认为,范式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单位;科学及科学知识的发展是一种整体性发展;科学发展的实质与核心是科学语言的变革;不可通约性是理解科学革命的中心概念,它的实质是不可翻译性。由于受自身诸种条件的限制,其科学发展观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是我们必须加以认识和批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恩 后现代 科学革命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逻辑与道德代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培永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8,共6页
资本逻辑是通过投入更多、获得更多、再投入更多、再获得更多的循环过程,以无限制地自我增值、不懈地追逐利润、不断地积累财富的动态逻辑。资本逻辑的生成具有一定的道德正当性,在推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提供了道德发生实质进步的... 资本逻辑是通过投入更多、获得更多、再投入更多、再获得更多的循环过程,以无限制地自我增值、不懈地追逐利润、不断地积累财富的动态逻辑。资本逻辑的生成具有一定的道德正当性,在推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提供了道德发生实质进步的可能性,但它的内在机理决定了它必然滋生负面的道德效应。从增长的盲目、人性的重塑、生态的伦理、社会的失序、权力的腐化这五个方面,可以判定资本逻辑是导致当代社会付出沉重道德代价的根源。如何操控资本逻辑,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因此是解决道德难题、走出道德困境最应该思考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资本逻辑 道德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的代价与代价的发展——发展与代价的关系辨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昱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2,共5页
发展与代价是一对关联紧密的哲学范畴,发展和代价是辩证的、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发展必然会付出代价,但代价又可以通过人类积极有效的实践活动进行控制,另一方面代价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涵也会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对发展的代价与代价的发... 发展与代价是一对关联紧密的哲学范畴,发展和代价是辩证的、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发展必然会付出代价,但代价又可以通过人类积极有效的实践活动进行控制,另一方面代价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涵也会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对发展的代价与代价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理论的抽象和逻辑的梳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践行科学发展观,更好地促进当代中国又好又快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代价 唯物辩证法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思想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灿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6-89,共4页
孔子思想的伦理精神, 主要是其仁爱主义、中和主义、尚义主义和等级主义精神。在这些伦理精神中, 既有精华, 又有糟粕。因此, 它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就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我们只有区分其精华与糟粕, 汲取、改造其精华, 才能使其成为中国特... 孔子思想的伦理精神, 主要是其仁爱主义、中和主义、尚义主义和等级主义精神。在这些伦理精神中, 既有精华, 又有糟粕。因此, 它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就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我们只有区分其精华与糟粕, 汲取、改造其精华, 才能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而更好地发挥孔子伦理精神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伦理精神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的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辨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陆昱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6,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作为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种普遍范式更多是从解释学的视角印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外显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形态,而不是从整体性的范畴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的生成逻辑和衍进规律。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作为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种普遍范式更多是从解释学的视角印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外显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形态,而不是从整体性的范畴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的生成逻辑和衍进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唯有致力于历史已然、现实应然与将来必然的辩证统一,着眼于实践具体、理论抽象与逻辑概括的有机和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研究范式才得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研究范式 何以可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督教婚姻的伦理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5-49,共5页
基督教视野中,婚姻决不仅指男女双方通过法律程序结为一体,而首先是作为上帝与其门徒之间爱的盟约的象征。基督教对婚姻伦理价值的论述,往往是通过对夫妻之间爱的性质的阐释来表达的。本文拟以时间脉络对基督教婚姻中爱这一概念作一简... 基督教视野中,婚姻决不仅指男女双方通过法律程序结为一体,而首先是作为上帝与其门徒之间爱的盟约的象征。基督教对婚姻伦理价值的论述,往往是通过对夫妻之间爱的性质的阐释来表达的。本文拟以时间脉络对基督教婚姻中爱这一概念作一简要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婚姻 伦理价值 爱的盟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的分化与整合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理玲 《现代哲学》 1998年第2期57-61,共5页
关键词 分化与整合 社会利益群体 社会转型期 群体分化 社会结构 社会不平等 利益主体 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成员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德性论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佘正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8,共8页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是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德性论传统。它从人的主体地位出发而关怀天地万物;它主张成己成物、利人利物的根本价值追求与生态保护具有一致性;它倡导的生活方式包含着内在的生态美德,可以推动当代人进行生活方式的合理改...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是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德性论传统。它从人的主体地位出发而关怀天地万物;它主张成己成物、利人利物的根本价值追求与生态保护具有一致性;它倡导的生活方式包含着内在的生态美德,可以推动当代人进行生活方式的合理改变;它崇尚向圣贤的崇高道德学习所包含的道德动力,可以消解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的负面效应,激励人们更为主动、自觉地从道德上关爱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论 生态伦理 传统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企业家伦理的核心价值——论熊彼特和杜拉克的企业家伦理观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宁 李隼 《学习论坛》 2008年第8期41-43,共3页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越来越巨大。无论是优良的管理秩序、理想的效益,还是富有现代精神的伦理感召力,都与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关系。创新无疑成为企业家作为经济人和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转型时期的社会更需要企...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越来越巨大。无论是优良的管理秩序、理想的效益,还是富有现代精神的伦理感召力,都与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关系。创新无疑成为企业家作为经济人和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转型时期的社会更需要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的根本职能和本质属性,创新构成了企业家伦理精神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企业家 经济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义与指称 被引量:3
20
作者 苟志效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48,共4页
在语言哲学的研究中,指称论是一种流传甚广的意义理论。意义与指称的关系相当复杂,它不仅涉及指称与实在的关系问题,而且还涉及意义与实在的关系问题。强调指称与意义一致性的人往往将指称理论等同于意义理论,主张所谓的意义指称论... 在语言哲学的研究中,指称论是一种流传甚广的意义理论。意义与指称的关系相当复杂,它不仅涉及指称与实在的关系问题,而且还涉及意义与实在的关系问题。强调指称与意义一致性的人往往将指称理论等同于意义理论,主张所谓的意义指称论;强调指称与意义有区别的人则反对在名称与对象之间寻求一一对应的关系,主张意义的非指称论。尽管如此,意义与指称关系的复杂性并不是指称论和非指称论所能完全概括的,应该加以综合性地思考,才有可能依照它们关系的本来面目认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称 意义 符号 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