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内民主:内涵、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浩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研究是党的建设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党内民主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的提高,关系着人民民主建设的顺利推进,关系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摆在首位的问题... 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研究是党的建设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党内民主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的提高,关系着人民民主建设的顺利推进,关系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摆在首位的问题是要正确认识党内民主的基本内涵、内在结构体系及其主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民主 功能结构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构建与政党转型:中国政治发展的行动逻辑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浩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6,66,共5页
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行动逻辑,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国家构建与执政党建设的互动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现代国家构建从民族—国家、民主—国家和民生—国家三个维度展开。而执政党建设与现代国家构建有着深刻的... 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行动逻辑,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国家构建与执政党建设的互动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现代国家构建从民族—国家、民主—国家和民生—国家三个维度展开。而执政党建设与现代国家构建有着深刻的逻辑关联,即保持执政党先进性是民族—国家构建的重要前提,增强执政党合法性是民主—国家构建的核心内容,提升执政党有效性是民生—国家构建的根本保障。因此,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最重要的是加强执政党建设,推动中国共产党实现从整合型政党向代表型政党、从任务型政党向法理型政党、从全能型政党向服务型政党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构建 政党转型 中国政治发展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梁道刚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7,共4页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多方面的特征。本文从技术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手段性与目的性相统一,阶级性与社会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动态性相统一,主体能动性、工具效能性性与客体制约性相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可比较性与可评价性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多方面的特征。本文从技术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手段性与目的性相统一,阶级性与社会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动态性相统一,主体能动性、工具效能性性与客体制约性相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可比较性与可评价性相统一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党的执政能力的特征进行分析,是深化对党的执政能力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 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党组织以党员标准规训党员的路径
4
作者 张长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6期116-117,共2页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对其组成要素进行优化——规训党员,以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
关键词 党员标准 基层党组织 规训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路径 科学化水平 组织基础 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反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朋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91,共5页
网络反腐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政治参与形式和腐败治理手段。近年来网络反腐备受关注并在实践中得到很大的发展,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网络反腐研究成果的梳理表明,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网络反腐的概念、... 网络反腐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政治参与形式和腐败治理手段。近年来网络反腐备受关注并在实践中得到很大的发展,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网络反腐研究成果的梳理表明,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网络反腐的概念、特征、类型、兴起、利弊分析、运行机制及对策等方面,为今后网络反腐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存在一些研究的不足,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反腐 制约因素 利弊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中国政治发展的文化资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浩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对中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政治文化建设有助于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促进政府廉洁和维护政治稳定。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培育以参与意识、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责任意识等为主要...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对中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政治文化建设有助于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促进政府廉洁和维护政治稳定。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培育以参与意识、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责任意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公民主体意识,开发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则需要培育以妥协精神、宽容精神、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理性精神,增强中国政治发展的平衡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意识 理性精神 中国政治发展 文化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源与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浩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27,共4页
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考源溯流,可知其有三大理论来源:活水源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历史渊源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直接渊源是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继承与超越。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源与流 毛泽东 新三民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基本矛盾到社会主要矛盾——论毛泽东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失误的哲学根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建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0-73,共4页
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解的偏颇,即忽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进而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以及未能科学准确地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导致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失误的深层次... 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解的偏颇,即忽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进而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以及未能科学准确地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导致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失误的深层次哲学根源。深入分析这一根源,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进一步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