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给侧结构灵活性视角下产业与区域的要素梯度优势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许德友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7,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并没有改善,产业政策与支柱产业也在不断更替,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与产业梯度的要素比较优势也在不断转化。要素梯度的背后潜藏着供给侧一定的灵活性,意味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利用梯度比较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并没有改善,产业政策与支柱产业也在不断更替,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与产业梯度的要素比较优势也在不断转化。要素梯度的背后潜藏着供给侧一定的灵活性,意味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利用梯度比较优势提升要素供给的灵活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产业与区域的要素梯度优势,是挖掘经济增长新潜力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的产业、区域中,劳动力和土地的要素空间梯度差异最为显著,通过设置量化指标,测度区域与产业维度内这两种要素的梯度比较优势变化,进而探讨如何依据要素梯度比较优势从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提升要素供给结构的灵活性,全面释放东中西部各区域及各产业的梯度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素梯度 比较优势 要素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弱势群体正规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小龙 《世界农业》 CSSCI 2020年第10期71-81,104,共12页
系统研究正规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是创新符合实际需求普惠金融产品与流程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基于生理性弱势差异,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了农村弱势群体之间正规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 系统研究正规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是创新符合实际需求普惠金融产品与流程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基于生理性弱势差异,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了农村弱势群体之间正规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农村残疾人、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劳动供给和经济水平依次递增,农村弱势群体之间的正规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异质性。与农村老年人不同,农村残疾人、农村慢性病患者的生产和投资性资金需求更高,面临的信贷约束稍弱,非农自雇等劳动因素和地区金融发展因素对且仅对其正规借贷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相对最高的劳动供给和经济水平,使非农受雇的负向影响、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正向影响仅显著于农村慢性病患者。而健在父母可有效弥补农村残疾人的生理缺陷,对且仅对其正规借贷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弱势群体 正规借贷行为 影响因素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性弱势与农户的借贷行为研究
3
作者 曾小龙 《世界农业》 CSSCI 2021年第2期94-107,共14页
文章采取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分析年迈、残疾和慢性病等生理性弱势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生理性弱势通过产生正向的借贷需求刺激效应、负向的借贷供给排斥效应,进而显著影响农户的借贷行为。残疾、慢性病会显著提高农户的... 文章采取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分析年迈、残疾和慢性病等生理性弱势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生理性弱势通过产生正向的借贷需求刺激效应、负向的借贷供给排斥效应,进而显著影响农户的借贷行为。残疾、慢性病会显著提高农户的借贷行为发生,但显著降低农户的正规借贷额。与残疾、慢性病不同,年迈对农户借贷行为的负向排斥效应更大,且大于正向刺激效应,因而显著降低农户的借贷行为发生。由于农村非正规借贷具有浓厚的"帮扶"意义,年迈、残疾和慢性病等生理性弱势对农户的非正规借贷额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弱势 正规借贷 非正规借贷 整体借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