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动者认知、制度结构与政策工具选择——基于广东省J市低收入人口识别机制设计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项连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6,M0004,共15页
政策工具选择是行动者认知、政策情景、制度结构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行动者认知与制度结构的动态性可能引起政策工具选择的变化。选取广东省J市低收入人口识别机制设计过程作为研究案例,以过程追踪为分析手段,提炼行动者认知与制度... 政策工具选择是行动者认知、政策情景、制度结构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行动者认知与制度结构的动态性可能引起政策工具选择的变化。选取广东省J市低收入人口识别机制设计过程作为研究案例,以过程追踪为分析手段,提炼行动者认知与制度结构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学知识与实践知识的互动促进了政策工具创新,但由于政治考量和制度的制约,政策工具选择出现了路径依赖。政策工具选择变动是政策学习与认知锁定两个机制先后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行动者认知 制度结构 政策工具选择 科学知识 实践知识 政策学习 低收入人口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支部在干部考察中的政治素质评价功能创新——基于对广东省佛山市A局“三问三评一公开”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代凯 郑佳斯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0-22,共3页
政治标准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位标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必须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考察对象的政治素质做出系统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广东省佛山市A局党组基于合规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创... 政治标准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位标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必须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考察对象的政治素质做出系统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广东省佛山市A局党组基于合规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创建了"三问三评一公开"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考察阶段向考察对象所在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普通党员以及家人亲朋"问",由党支部会议对考察对象的政治忠诚、担当有为和廉洁作风"评"并将评价结果"公开",以此来评价考察对象的政治素质。"三问三评一公开"机制是加强党支部在干部考察中的政治素质评价功能的制度创新,不仅积极营造了干部选拔任用的良好政治生态,而且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支部 干部考察 政治素质评价 “三问三评一公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之治”的“广东范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晓运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88-89,共2页
“中国之治”的“广东范例”坚持围绕政党、政府、市场和社会建设重点发力,不断进行创新探索,着力建设“有力政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能社会”,打造了“中国之治”的地方范例,彰显了“强党善治”的中国逻辑。
关键词 基层治理 “中国之治” “广东范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前期广东农品展览会述论
4
作者 欧阳湘 张莉彬 《古今农业》 2019年第2期102-113,共12页
1917年,省长朱庆澜倡导办广东农品展览会。1920年,杨永□筹办第二次展会,因战争中断;到1922年由陈炯明续办成功。1924年4月,国民党中央决定举办广东农品展览会。因"商团事变"延期,最终不了了之。通过比较可知,广东农品展览会... 1917年,省长朱庆澜倡导办广东农品展览会。1920年,杨永□筹办第二次展会,因战争中断;到1922年由陈炯明续办成功。1924年4月,国民党中央决定举办广东农品展览会。因"商团事变"延期,最终不了了之。通过比较可知,广东农品展览会,与清末民初"农产品评会"类似;与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品展览会,则名同实异。农品展览会对后来的广交会在实践上有渊源关系。国民党时期农品展览会筹而未办,有其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农品展览会 农产品评会 广交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蓝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1,共3页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从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从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方面对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重点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美丽中国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何难以落地?——基于“政策执行综合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代凯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37,共9页
推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既是建设法治中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的重要部署。通过理顺权责关系、整合执法资源、加强制度建设,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镇街综合行政执法... 推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既是建设法治中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的重要部署。通过理顺权责关系、整合执法资源、加强制度建设,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面临政策问题相对较难、政策本身规制能力较低、政策以外影响变量复杂等问题,导致改革“政策悬浮”。当前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依然处在过渡阶段,需要根据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健全运行机制、夯实基础保障、激发群众参与,精准赋能镇街政府,推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地见效,切实提高基层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行政执法 基层治理 法治政府 基层减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威廉姆·肖的生产力观
7
作者 曲轩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3,共9页
美国学者威廉姆·肖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具有首要解释力的生产力,是一种撇开社会性和生产关系而被狭义限定的“生产力”,即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发挥作用的技术性或物质性力量,且依据马克思关于人性的理解,这种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属于... 美国学者威廉姆·肖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具有首要解释力的生产力,是一种撇开社会性和生产关系而被狭义限定的“生产力”,即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发挥作用的技术性或物质性力量,且依据马克思关于人性的理解,这种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属于历史的必然。肖对狭义生产力的界定和辩护,为以技术决定论解读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和反思,对于舒缓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的理论紧张和边缘化处境而言,也不失为一次有效的尝试。但需要警惕的是,这种否弃辩证法并局限于物质性对生产力进行抽象分析的做法,不仅误读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生产力,还很容易滑向科学与技术在当代的意识形态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历史唯物主义 威廉姆·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还是购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选择逻辑——基于A市助餐配餐服务的多案例研究
8
作者 刘欣容 郑佳斯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12,127,128,共17页
公共服务是基层社会治理回应社会诉求的关键领域,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既是政策实践的重要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更好地探究基层政府选择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行为逻辑,本文提出“目标-能力”分析框架,在相同制度安排和服务内容... 公共服务是基层社会治理回应社会诉求的关键领域,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既是政策实践的重要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更好地探究基层政府选择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行为逻辑,本文提出“目标-能力”分析框架,在相同制度安排和服务内容的案例背景下,系统比较了A市助餐配餐服务的三种供给模式。研究发现,三种供给模式在委托代理双方目标一致性和能力配置要求存在差异,基层政府行为受到自主性空间的约束,并根据目标权重整合任务或进行排序。在多线程任务治理情景下,自身能力决定了基层政府政策实施的积极性和达成目标的可能程度,对供给主体的不同认知态度也是基层政府策略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与此同时,如果将研究置于更广时间跨度可以发现,供给模式的演进会随着治理机制变化而转变。研究将基层政府的自主性空间及其对供给主体的认知态度置于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选择的框架中加以分析,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为理解同一政策实施时基层治理的政府行为差异提了新的理论洞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供给 基层政府行为 助餐配餐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职能转移的正当性建构:基于行政合理性原则 被引量:4
9
作者 乔亚南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9-246,共8页
政府职能转移是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的行政改革活动,该活动由一系列具体行政行为或活动组成,且涉及政府、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则、也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基于合理性原则来审视政府... 政府职能转移是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的行政改革活动,该活动由一系列具体行政行为或活动组成,且涉及政府、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则、也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基于合理性原则来审视政府职能转移的合理性问题,评价其是否真正达到政府职能转变改革目标、是否有效调节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以及是否真正提高了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水平。合理性原则规制政府职能转移的重点问题包括职能转移的内容合理、职能转接主体的选择合理、职能转移的方式合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职能 转移 正当性 合理性 小政府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达勇 卢晓中 +5 位作者 刘晖 屈哨兵 罗海鸥 戴青云 郑文 陈伟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0,共16页
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高教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组笔谈。蒋达勇指出,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的改革部署,四个方面的关键着力点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基于自信自立的立德树人,二是基于国家需求的发展... 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高教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组笔谈。蒋达勇指出,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的改革部署,四个方面的关键着力点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基于自信自立的立德树人,二是基于国家需求的发展定位,三是基于创新引领的质量提升,四是基于开放发展的国际合作。卢晓中回应了高校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在哪里,指出塑造高校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需要重点突破的两大问题是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制与机制变革。刘晖把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同发展作为贯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思考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进程中,如何处理好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思考如何优化结构,处理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类型层次和科类层次的关系,思考如何深化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在遵从理论逻辑、政策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思维、综合治理,探寻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同发展的最优解。探索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创新模式,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屈哨兵分别立足时代、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立足大学、立足文化作出了回答。罗海鸥谈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首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其次要注重主体自修,激发内生动力,第三,人在哪里,教育就在那里。戴青云谈到,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一是突显类型特色,高水平建设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二是完善体系结构,贯穿“本—硕—博”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三是打造院校梯队,形成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中国模式。郑文提出,一体改革是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中国创举,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精髓就是一体改革,广东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的新思路是:明确支撑服务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紧密结合政府有关基础教育的重大行动部署,大力提高广东教师教育的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层次。陈伟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胜法宝,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撑之一,继续发挥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全面深化改革价值,第一是系统设计、整体优化“政产学”的共生关系,为产教融合型城市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第二是着力打造各类平台,为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第三是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保证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一体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新动能新优势 高等教育四要素 教育开放 教育家精神 教师教育 职教师资 产教融合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托代理视域下的明清永佃制度初探
11
作者 王昭婷 王盈霏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3,共9页
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于我国江南地区。这种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分离出了土地双重所有权,即田皮权和田骨权。本文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永佃制度的产权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当佃农作为代理人,其拥有了田皮权后,在最优的激励合同约束下是效率... 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于我国江南地区。这种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分离出了土地双重所有权,即田皮权和田骨权。本文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永佃制度的产权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当佃农作为代理人,其拥有了田皮权后,在最优的激励合同约束下是效率最优的”结论,即永佃制度对地主和佃农双方都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了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权分配的平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佃制度 产权结构 双重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的政策营销——以广州市垃圾分类为例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陈晓运 张婷婷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153,188,共20页
政策营销是政府利用营销观念和策略争取公众接纳和支持某项公共政策的过程。论文以广州市垃圾分类政策为例,描述地方政府的政策实施,指出争夺政策议程、回应行政压力和社会动员困境促成政策营销的开展,而政策产品设计、通路构建和公众... 政策营销是政府利用营销观念和策略争取公众接纳和支持某项公共政策的过程。论文以广州市垃圾分类政策为例,描述地方政府的政策实施,指出争夺政策议程、回应行政压力和社会动员困境促成政策营销的开展,而政策产品设计、通路构建和公众促销是政策营销的运作技巧。政策营销的广州实践呈现了地方政府的治理调试及其与公众的互动,案例分析为后续研究提出了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营销 政策产品 营销通路公众促销 垃圾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财政教育投入达不到占GDP百分之四的目标:一个基于跨省多年度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光 江依妮 《公共行政评论》 2010年第4期68-84,共17页
论文试图就中国未能实现财政教育投入达到GDP的4%的政策目标提出一个解说:教育在中国地方官员的激励体制中占据一个很低的位置,导致它在地方财力分配决策时被边缘化。这个解说在我们对1997-2006省级面板数据分析那里得到了证明:随着地... 论文试图就中国未能实现财政教育投入达到GDP的4%的政策目标提出一个解说:教育在中国地方官员的激励体制中占据一个很低的位置,导致它在地方财力分配决策时被边缘化。这个解说在我们对1997-2006省级面板数据分析那里得到了证明:随着地方自有财政收入和转移支付的边际递增,财政教育投入呈边际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教育投入 地方官员 公共预算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党建引领增强共治效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祝灵君 王友明 梁道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01-103,共3页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梳理总结深圳市南山区实践成果后发现,南山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创新党建机制串起社会治理全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战斗堡垒 党建机制 党的基层组织 社会基层组织 深圳市南山区 居民自治 治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唐晓阳 代凯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83,共10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给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带来了机遇,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公共服务精细化人性化、公共管理透明化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法治化。目前,我国大数据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网络基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给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带来了机遇,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公共服务精细化人性化、公共管理透明化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法治化。目前,我国大数据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开放共享程度较低、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管理技术人才匮乏,使得大数据开发利用不充分,影响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为此,必须进一步理顺大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健全网络数据管理法治,加大数据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政府治理能力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城市更新立法问题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朱海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9-76,162-163,共8页
当前我国城市更新相关法律、法规分别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3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3条,以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8条等。在此基础上各地方政府建立了以"多数决"、产权置换、自主... 当前我国城市更新相关法律、法规分别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3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3条,以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8条等。在此基础上各地方政府建立了以"多数决"、产权置换、自主改造以及土地出让金收益激励等四机制为主的更新模式。当前我国地方城市更新立法或规范性文件存在结构性缺陷,同时公共利益原则缺位。建议在明确城市更新法律制度的公共利益导向、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加强无市场利润的旧城区更新以及加强城市更新中弱势群体的居住权保障基础上,一是修订《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增加城市更新条款;二是制定《城市更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模式 公共利益 公众参与 居住权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减负的清晰化治理——基于对G省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家刚 王敏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7,共10页
基层干部负担较重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很多基层干部工作时间周期长、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情绪差。“5+2”“白加黑”的基层干部大概占基层干部总数的10%~20%。造成基层干部负担过重的原因是综合的,包括工作任务的“被动”性、多元主体的错... 基层干部负担较重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很多基层干部工作时间周期长、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情绪差。“5+2”“白加黑”的基层干部大概占基层干部总数的10%~20%。造成基层干部负担过重的原因是综合的,包括工作任务的“被动”性、多元主体的错综复杂性、主观意识的多样性、工作方式的不合理性及体制上的不明确性等。为基层干部减负应该有清晰化的治理路径,实行清晰化治理。减负对象的清晰化治理是要瞄准关键主体;工作任务的清晰化治理是要聚焦减少检查考评;主体因素的清晰化治理是要注重提升自身能力;主观因素的清晰化治理是要注重强化自身修养;工作方式的清晰化治理关键是要树立务实作风;体制方面的清晰化治理是重在明晰权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干部 精准减负 清晰化治理 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49,共8页
区块链具有高效的共享、平权、开放的运行特性,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需求高度契合,可有效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的痛点问题,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主体的协同水平并提高创新资源的投入效率。文章以区块链技术应用为核心,在... 区块链具有高效的共享、平权、开放的运行特性,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需求高度契合,可有效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的痛点问题,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主体的协同水平并提高创新资源的投入效率。文章以区块链技术应用为核心,在分析区块链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各类型应用和服务场景结合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区块链+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发展前景、基础要件和主体框架,构建分布式、共享型、开放式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高效整合创新资源,可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协同创新 开放创新 创新共同体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政策重点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8-56,共9页
从产业距离和生命周期两个维度出发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优势扩展型、战略延伸型、优势突破型和战略跳跃型四种类型。一个地区向这四种类型产业扩张的过程代表了四种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各地区应基于比较优势选择不同... 从产业距离和生命周期两个维度出发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优势扩展型、战略延伸型、优势突破型和战略跳跃型四种类型。一个地区向这四种类型产业扩张的过程代表了四种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各地区应基于比较优势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地区要素供给条件、市场需求潜力与产业政策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三者分别形成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供给支撑力、需求牵引力和政策推动力。虽然四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共性的政策需求,但在政策需求重点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地区要根据不同类型产业的需求重点制定实施差异化政策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距离 生命周期 供给支撑力 需求牵引力 政策推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蕴涵的三层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余泽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0,共7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其理想状态是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蕴涵了三层关系,这三层关系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而被逐渐展开。第一层关系是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其核心是合理定位人类在自然世界中的位置,强...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其理想状态是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蕴涵了三层关系,这三层关系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而被逐渐展开。第一层关系是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其核心是合理定位人类在自然世界中的位置,强调人类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依赖自然世界,人类应恢复对自然的敬畏,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开展生产生活活动。第二层关系是人类与非人类生命的关系,强调人类与非人类生命在生存发展利益上紧密相依,应尊重人类与非人类生命的生态位边界,人类在生态位域内利用非人类生命提供的资源应有节有度。第三层关系是人类与生命共同体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想状态是共生共荣,生命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人类应在生命共同体中积极承担道德主体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共生 人类 自然世界 非人类生命 生命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