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动者—空间生产”视角下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区治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吴亚慧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3-46,共4页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有其现实诉求和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个案中,H组织以主导、支持、推动等发展性角色从三个层面积极推动自下而上、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社区治理行动:对龙舟文化进行包装,满足...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有其现实诉求和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个案中,H组织以主导、支持、推动等发展性角色从三个层面积极推动自下而上、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社区治理行动:对龙舟文化进行包装,满足现代文化消费需求;搭建主体性参与的平台,增强社区参与的自主性与长效性;从主导转向提供协助性服务,搭建社区自治的内生组织。从利益契合到公共精神培育再到组织化行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在利益契合层面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诱发性动力,在公共精神的培育层面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思想转变,在社区为本的组织化行动层面是多元行动者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会组织 “行动者—空间生产” 利益契合 公共精神 组织化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基层治理的现状及创新实践——评《中国城市基层治理:路径、方式与转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亚慧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3-153,共1页
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基层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城市治理的能力与水平,关系人民福祉和社会长治久安。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选择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 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基层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城市治理的能力与水平,关系人民福祉和社会长治久安。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选择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社会组织发展水平以及民众对服务的需求层次。由李慧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中国城市基层治理:路径、方式与转型》一书,介绍了当前城市基层治理的现状,从城市治理和居民参与两个维度分析了城市基层治理的实施策略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层治理 社会组织发展 人民福祉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维度分析 实施策略 需求层次 居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成果惠及非网民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廖靖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23,共4页
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成果难以惠及非网民的成因有:未将非网民有效纳入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进程,单位治理现代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效能有待提升,单位治理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亟待优化。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惠及非网民... 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成果难以惠及非网民的成因有:未将非网民有效纳入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进程,单位治理现代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效能有待提升,单位治理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亟待优化。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惠及非网民的微观路径是:将非网民纳入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进程,提高单位治理现代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效能,创新单位治理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单位治理现代化 非网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探改革开放中的党内心理环境
4
作者 邓博毅 《学术论坛》 CSSCI 1989年第3期30-33,共4页
我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纯经济行为。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必然要涉及到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重要因素。执政党党内的心理环境,就是诸种重要因素的一种。所谓党内心理环境,是指党内各种心理因素的状态。它体现政党心理... 我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纯经济行为。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必然要涉及到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重要因素。执政党党内的心理环境,就是诸种重要因素的一种。所谓党内心理环境,是指党内各种心理因素的状态。它体现政党心理的相对稳定部分和非固定部分。诸如党性、党内传统、党的信仰等属于稳定部分;而诸如党风、党内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环境 心理因素 改革目标 社会政治 社会心理 心理状态 心理素质 心理活动 心理定势 心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