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的主要经验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姚寅虎 汤史斌 《理论探索》 1988年第1期74-76,共3页
精兵简政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为了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所实行的重要政策之一。它的贯彻执行,对于克服头重脚轻的现象和文牍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对于加强党政军民的战斗力,使之更能适应当时游击战争的环境,对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和克... 精兵简政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为了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所实行的重要政策之一。它的贯彻执行,对于克服头重脚轻的现象和文牍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对于加强党政军民的战斗力,使之更能适应当时游击战争的环境,对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和克服当时严重的物质困难都起了很大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虽然和抗日战争时期有着许多根本差别,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同抗战时期精兵简政的内容有很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 政治体制改革 游击战争 冀鲁豫边区 日本帝国主义 现代化建设 我国政治体制 权力过分集中 机构臃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2
作者 赵林森 《理论探索》 1986年第8期2-14,共13页
早在一九五六年,毛泽东同志就在《论十大关系》中,为我国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在较长时期内。
关键词 人民群众 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思想工作 《论十大关系》 政治工作 党的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辩证统一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三大法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原因初探
3
作者 姚寅虎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5-47,共3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本文试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本文试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原因作一些粗浅分析,作为对建党七十周年的纪念。一、正确开展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供了政治保证。毛泽东思想是长期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也不例外。 1959年以后,毛泽东思想这面鲜艳夺目的红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原因初探 中国具体实践 两条战线 政治生活 资产阶级自由化 理论概括 反革命集团 社会主义道路 思想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党在白区策略方针的形成
4
作者 姚寅虎 《理论探索》 1986年第9期1-16,共16页
中国民主革命是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胜利的,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没有城市工作和其它广大农村中的工作,农村根据地就处于孤立,革命就会失败。而且革命的最后目的,是夺取... 中国民主革命是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胜利的,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没有城市工作和其它广大农村中的工作,农村根据地就处于孤立,革命就会失败。而且革命的最后目的,是夺取作为敌人主要根据地的城市,没有充分的城市工作,就不能达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区工作 农村革命根据地 群众斗争 策略方针 “八七”会议 农村包围城市 革命力量 城市工作 革命形势 武装夺取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