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山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牛竹梅 乔翠霞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战略举措,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基础。因此,构建什么样的产业体系是山东省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本文拟在...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战略举措,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基础。因此,构建什么样的产业体系是山东省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本文拟在通过鲁浙苏粤产业体系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山东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乔翠霞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
运用索洛模型和Cobb-Douglas函数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基本上还是投入推动型的,即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构成了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余值所代表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则较低。由... 运用索洛模型和Cobb-Douglas函数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基本上还是投入推动型的,即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构成了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余值所代表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则较低。由此,加大科技投入,走科技推动型发展道路是今后山东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理论模型 回归分析 基本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文化软实力支撑体系论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魏恩政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加强山东省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又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途径和举措。探讨提升山东省文化软实力的举措和途径,有必要首先搞清楚其支撑体系,或者说研究构成山东省文化软实力的资源和要素,为制定提升文化软实... 加强山东省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又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途径和举措。探讨提升山东省文化软实力的举措和途径,有必要首先搞清楚其支撑体系,或者说研究构成山东省文化软实力的资源和要素,为制定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提供依据。依据山东省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的文化发展,构成其文化软实力支撑体系的主要是三大要素:地域文化支撑、人格精神支撑和产业与经济实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文化软实力 支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期货市场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4
作者 乔翠霞 孔祥荣 魏东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2-57,共6页
作为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平台之一。但是,对山东期货市场的深入分析发现:尽管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山东乃至我国的期货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期... 作为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平台之一。但是,对山东期货市场的深入分析发现:尽管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山东乃至我国的期货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期货市场的滞后已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宏观上进一步明确期货市场的发展思路,微观上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和风险防范体系,是"十二五"期间推动山东也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期货市场 期货公司 交割库 涉品种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山东”建设中的经济利益关系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探析
5
作者 王秋波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59,共5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本文试图将经济利益关系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放在构建“和谐山东”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既分析经济利益关系的新变化,又研究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本文试图将经济利益关系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放在构建“和谐山东”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既分析经济利益关系的新变化,又研究由其引发的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既将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作为分析的重点,又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延伸;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又注重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关系 矛盾 和谐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山东省发展创意产业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丽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5-117,共3页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潮流,并成为当代经济术语中一个频繁出现的词汇。在全球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下,国内许多省市也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潮流,并成为当代经济术语中一个频繁出现的词汇。在全球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下,国内许多省市也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的辨析,提出了我省宜采用"创意产业"提法的观点,并针对山东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四个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四个结合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构建“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秋波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96,共5页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在有效缓解人口对于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数百万计的"失独家庭"。正视"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境和现实需求,着力从政策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亲朋邻里助力...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在有效缓解人口对于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数百万计的"失独家庭"。正视"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境和现实需求,着力从政策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亲朋邻里助力等方面构筑安全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于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家庭 计划生育政策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孙明奇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123,共6页
制度自信是推进当代中国走向富强的重要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我国国情出发、自主建设的制度,这一制度实现了国家的民主、发展、独立和稳定,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有... 制度自信是推进当代中国走向富强的重要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我国国情出发、自主建设的制度,这一制度实现了国家的民主、发展、独立和稳定,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有其哲学基础、现实依据以及内在逻辑。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走向富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自信 哲学基础 富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建设: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秋波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83,共4页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建设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牢牢抓住公平正义这个关键点,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制度建设。
关键词 公平正义 制度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探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秋波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38,共4页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领域的新开拓——读张子礼、房晓军著《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导论》
11
作者 魏恩政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 政治文明思想 邓小平 文明研究 导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政治文明建设 科学抽象 抽象方法 系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世界眼光观察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
12
作者 张传鹤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0,共3页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有其本身的发展历史,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观察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时,要根据经恩格斯晚年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年具有一定机械性和片面性的唯物史观看问题。用世界眼光观...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有其本身的发展历史,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观察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时,要根据经恩格斯晚年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年具有一定机械性和片面性的唯物史观看问题。用世界眼光观察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要求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观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世界眼光 社会主义 历史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
13
作者 薛新国 《学习论坛》 2001年第12期9-12,共4页
本文认为 ,2 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世界历史根源。 2 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邓小平理论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21世纪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被引量:94
14
作者 魏恩政 张锦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7,共5页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来说的,是指一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内发挥的凝聚力、动员力、精神动力以及对外产生的渗透力、吸引力和说服力,是该国发展和施加对外影响的重要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和发挥作...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来说的,是指一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内发挥的凝聚力、动员力、精神动力以及对外产生的渗透力、吸引力和说服力,是该国发展和施加对外影响的重要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动力。面对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要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新几个层面,努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解读胡适及“问题与主义”之争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传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2-96,共5页
在研究胡适思想言论的过程中,既要避免掉入政治感情的"陷阱",又要充分把握胡适的思想言论多有偏激性和非严密性这一特点,把胡适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全面地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从总的层面上来说,胡适... 在研究胡适思想言论的过程中,既要避免掉入政治感情的"陷阱",又要充分把握胡适的思想言论多有偏激性和非严密性这一特点,把胡适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全面地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从总的层面上来说,胡适在当时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现实意义的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与主义"的关系。从具体层面来说,胡适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提出的某些观点是存在不足和漏洞的,但他同时也提出了不少直到今天也还有生命力的正确观点。"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发生的一场以方法论争论为核心的政治色彩很浓但却充满自由平等气氛的健康学术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问题与主义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秋波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4-98,共5页
公民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民主政治,必须把公民的政治参与作为基本目标。实践表明,有序并且有效的政治参与能够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政治... 公民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民主政治,必须把公民的政治参与作为基本目标。实践表明,有序并且有效的政治参与能够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取得明显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并制约着公民政治参与的实际效果。只有认真分析公民政治参与现状,从问题入手,探求契合国情的政治参与发展道路,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政治参与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乔翠霞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5,共2页
我国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政府在产业集群中作用的发挥问题却研究甚少,因而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形成和发展 政府 产业集群理论 理论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制度建党”思想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强 郑茂良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4期19-22,共4页
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制度建党”思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一方面是因为毛泽东“制度建党”思想本身所具有的开创性意义 ,另一方面是由于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的特殊重要的地位。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制度建党”思想... 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制度建党”思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一方面是因为毛泽东“制度建党”思想本身所具有的开创性意义 ,另一方面是由于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的特殊重要的地位。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制度建党”思想有助于增强我们对党的制度建设的全面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党建工作 制度建设 民主集中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国家本质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传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5-129,共5页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是有历史局限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有必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理论。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定义国家,即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以后,在一定地域上,以暴力为后盾,由并非基于血缘关系的...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是有历史局限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有必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理论。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定义国家,即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以后,在一定地域上,以暴力为后盾,由并非基于血缘关系的一定人群,通过多种方式建立的一种内部利益并不完全均衡的阶级性的社会政治共同体,它的公共权力,既可能被用于公共的目的,也可能被某些个人、公共机关、社会集团、政党操控,沦为狭隘利益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国家本质 反思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群关系的经验反思与借鉴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传鹤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2,共3页
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经验。与之相比,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处理党群关系方面有一些深刻的教训,国外多党竞选制下一些政党在处理党与公众、选民的关系方面也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 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经验。与之相比,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处理党群关系方面有一些深刻的教训,国外多党竞选制下一些政党在处理党与公众、选民的关系方面也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广泛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对我们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群关系 经验 教训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