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被引量:
25
1
作者
黄承梁
燕芳敏
+1 位作者
刘蕊
孙道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共9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学说在21世纪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运用唯物主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学说在21世纪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核心要义、科学方法、方向目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述了自然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在绿色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实践中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在于发展观和发展道路的绿色转型,将这一理论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之上,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在此基础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系统分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历史发展高度深刻阐明了人类史与自然史、文明兴衰与生态兴衰的关系,奠定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深厚基础。系统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科学论断产生的哲学基础,进而构建、发展和繁荣立足当代中国、面向世界的生态文明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时代之需,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主义
唯物论基础
辩证法基础
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蕊
方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8-72,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既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基层治理体系的具体路径。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仍面临许多挑战,亟须从根本上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机制。要站在推进基层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既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基层治理体系的具体路径。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仍面临许多挑战,亟须从根本上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机制。要站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将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视作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从价值理念实践、权威结构调适、社会培育教化、责任保障集成等多重维度推进,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内在信念向自觉行动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层社会治理
理念性融入
权威性融入
日常性融入
责任性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党建治理化: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有效融合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蕊
方雷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6,共11页
推进基层治理转型关键在于创新和完善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两者有效融合的实践进路。党领导基层治理因其显著的示范引领、服务引领和协同引领优势,使得党建治理化成为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发展趋向。党建治理化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推进基层治理转型关键在于创新和完善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两者有效融合的实践进路。党领导基层治理因其显著的示范引领、服务引领和协同引领优势,使得党建治理化成为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发展趋向。党建治理化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政治逻辑和治理逻辑,以党建创新统合治理,把基层党建系统化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注重发挥政党“元治理”功能以激发治理动能进而推动形成党组织统领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实现了对属地化管理、科层化治理和数字化治理的整合升华,对于提升基层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具有重要意义。从政治统领、组织赋能、协同共治维度对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融合进行深度透视,以党建引领的创新来弥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短板。新时代要发挥党组织统筹治理主体、整合资源配置、凝聚价值共识的功能,构建以政治统领为主导的基层党建治理化机制;党组织要在统合基层治理中发挥中轴作用,通过赋能和激活组织,释放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能,强化基层党员的先锋意识,唤醒其内在价值,推动增值服务,激发以组织赋能为介质的基层党建治理化动能;党组织要积极搭建基层多元共治共享的治理平台,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把基层群众、社会组织、群团组织有序组织起来,集聚起基层治理合力,塑造以协同共治为路径的基层党建治理化格局,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取得更大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治理化
政治统领
组织赋能
基层党建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文学边地书写的多元透视及价值考量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晓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4,共10页
以沈从文、艾芜、蹇先艾、端木蕻良、周文、马子华、彭桂萼等现代作家创作为代表的边地书写别具特色地建构了具有三重象征意义的边缘文学空间,艺术化地呈现出“边地”独有的文化与文学特征,展现出文化中国与文学中国的边缘魅力。边地与...
以沈从文、艾芜、蹇先艾、端木蕻良、周文、马子华、彭桂萼等现代作家创作为代表的边地书写别具特色地建构了具有三重象征意义的边缘文学空间,艺术化地呈现出“边地”独有的文化与文学特征,展现出文化中国与文学中国的边缘魅力。边地与中原、现代与传统、世界性与民族性等价值坐标构成了现代文学边地书写的着力点,成为考察边地书写建构“三重象征世界”的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边地书写
“文化边地”
多元透视
价值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路探析
被引量:
70
5
作者
刘晓川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4,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想、新方法,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立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着眼于顶层设计、教学驱动、联动机制、保障机制四个具体研究视域,对于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路展开理论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想、新方法,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立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着眼于顶层设计、教学驱动、联动机制、保障机制四个具体研究视域,对于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路展开理论分析和学理化阐释。在顶层设计层面,既要把握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又要把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同时也要强化立德树人的统筹支撑。在强化驱动层面,科学挖掘和运用“思政要素”,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注重内容供给。在创新协同层面,坚持构建“人人”协同机制与构建“部部”协同机制相统一。在激励保障层面,既通过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强化动力,又通过健全评估考核机制营造健康教育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顶层设计
驱动强化
创新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集中力量办大事”模式的负面效应及其矫治策略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雷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94,共3页
“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有效帮助单位攻克关键难题、度过生存危机,但若运用不当,也可能出现专权腐败、资源失衡、因小失大、错上加错等负面效应。对此,可从联防联控、独立监管、抓住重点和决策评估等方面矫治“集中力量办大事”可能带...
“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有效帮助单位攻克关键难题、度过生存危机,但若运用不当,也可能出现专权腐败、资源失衡、因小失大、错上加错等负面效应。对此,可从联防联控、独立监管、抓住重点和决策评估等方面矫治“集中力量办大事”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集中力量办大事”
负面效应
联防联控
监管
决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化”考析: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的逻辑理路
7
作者
孙圣虎
周天楠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共6页
基于中国共产党运用、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实践,可从三个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的逻辑理路:自觉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这是生成逻辑;自觉地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心逻辑;自觉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化”时代,...
基于中国共产党运用、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实践,可从三个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的逻辑理路:自觉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这是生成逻辑;自觉地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心逻辑;自觉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化”时代,这是价值逻辑。这三重逻辑既有纵向的历史渐进性,也有横向的时空共进性。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时代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断互“化”的动态关系。从这个逻辑语境来看,“化”引申为影响、创新和发展,集中表现为一种趋近于历史规律的发展态势。以“化”为中心建构的上述三重逻辑,可以揭示出更为条理化、结构化和清晰化的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创新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及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理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领导者打破单位思想僵化和利益固化格局的方略
8
作者
张雷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33,共3页
一个单位陷入思想格局僵化的局面,通常表现为:混龄员工之间人际代沟明显突出,单位整体业务能力长期停滞不前,单位员工争夺私人利益观念强盛。单位利益格局固化则表现为:利益分配呈现"赢者通吃"现象,职务晋升呈现"裙带关...
一个单位陷入思想格局僵化的局面,通常表现为:混龄员工之间人际代沟明显突出,单位整体业务能力长期停滞不前,单位员工争夺私人利益观念强盛。单位利益格局固化则表现为:利益分配呈现"赢者通吃"现象,职务晋升呈现"裙带关系"现象,员工能力呈现"落差较大"现象。破解单位思想和利益层面的"中梗阻",应立足意识形态"总开关",增强个体认知的现代性;把准制度建设"对标尺",提升单位工作的规范性;用好单位改革"破墙锤",化解潜在壁垒的阻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单位
思想僵化
利益固化
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增强历史主动在新时代领导工作中的应用路径论析
9
作者
刘晓川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37,共7页
历史主动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我们党长期团结奋斗的实践逻辑。党的历史主动以以人为本、甘于奉献的主体意识,尊重规律、顺势而为的科学态度,牢记使命、主动作为的自觉担当,清醒自觉、居安思危的战略远见为主要内容,是新时代领...
历史主动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我们党长期团结奋斗的实践逻辑。党的历史主动以以人为本、甘于奉献的主体意识,尊重规律、顺势而为的科学态度,牢记使命、主动作为的自觉担当,清醒自觉、居安思危的战略远见为主要内容,是新时代领导干部永葆先进本色的必然选择、增强行动自觉的内在要求、坚定历史自信的精神动能。新时代领导干部增强历史主动,应在价值指归层面以坚持人民至上为“本”,在思想引领层面以强化理论武装为“魂”,在本领提升层面以敢于斗争为“要”,在认知强化层面以调查研究为“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领导工作
历史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被引量:
25
1
作者
黄承梁
燕芳敏
刘蕊
孙道壮
机构
中国社会科
学院
生态文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
学院
生态文明研究智库-
中共山东省委
党校
(
山东
行政
学院
)黄河研究院
中共山东省委
党校
(
山东
行政
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年度规划项目(批准号:2021C-52)。
文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学说在21世纪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核心要义、科学方法、方向目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述了自然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在绿色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实践中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在于发展观和发展道路的绿色转型,将这一理论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之上,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在此基础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系统分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历史发展高度深刻阐明了人类史与自然史、文明兴衰与生态兴衰的关系,奠定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深厚基础。系统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科学论断产生的哲学基础,进而构建、发展和繁荣立足当代中国、面向世界的生态文明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时代之需,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主义
唯物论基础
辩证法基础
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arxism
foundation of materialism
foundation of materialistic dialectics
foundation of materialistic conception of history
分类号
B2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蕊
方雷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
党校
(
山东
行政
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山东
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8-72,共5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机制研究”(18BXSXJ04)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创新工程科研支撑项目“沂蒙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塑造中的作用机制研究”(2021CX010)。
文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既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基层治理体系的具体路径。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仍面临许多挑战,亟须从根本上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机制。要站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将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视作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从价值理念实践、权威结构调适、社会培育教化、责任保障集成等多重维度推进,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内在信念向自觉行动的转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层社会治理
理念性融入
权威性融入
日常性融入
责任性融入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党建治理化: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有效融合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蕊
方雷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
党校
(
山东
行政
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山东
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6,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党加强基层政治建设的实践与经验研究”(22ZDA033),项目负责人:方雷。
文摘
推进基层治理转型关键在于创新和完善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两者有效融合的实践进路。党领导基层治理因其显著的示范引领、服务引领和协同引领优势,使得党建治理化成为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发展趋向。党建治理化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政治逻辑和治理逻辑,以党建创新统合治理,把基层党建系统化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注重发挥政党“元治理”功能以激发治理动能进而推动形成党组织统领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实现了对属地化管理、科层化治理和数字化治理的整合升华,对于提升基层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具有重要意义。从政治统领、组织赋能、协同共治维度对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融合进行深度透视,以党建引领的创新来弥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短板。新时代要发挥党组织统筹治理主体、整合资源配置、凝聚价值共识的功能,构建以政治统领为主导的基层党建治理化机制;党组织要在统合基层治理中发挥中轴作用,通过赋能和激活组织,释放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能,强化基层党员的先锋意识,唤醒其内在价值,推动增值服务,激发以组织赋能为介质的基层党建治理化动能;党组织要积极搭建基层多元共治共享的治理平台,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把基层群众、社会组织、群团组织有序组织起来,集聚起基层治理合力,塑造以协同共治为路径的基层党建治理化格局,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取得更大效能。
关键词
党建治理化
政治统领
组织赋能
基层党建
基层治理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primary-level Party building and primary-level governance
political overall planning
organizational empowerment
primary-level Party building
primary-level governance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文学边地书写的多元透视及价值考量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晓文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
党校
(
山东
行政
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4,共10页
基金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2022年重大项目攻关创新科研支撑项目“‘边地中国’形象书写与民族文化建设研究”(2022CX0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沈从文、艾芜、蹇先艾、端木蕻良、周文、马子华、彭桂萼等现代作家创作为代表的边地书写别具特色地建构了具有三重象征意义的边缘文学空间,艺术化地呈现出“边地”独有的文化与文学特征,展现出文化中国与文学中国的边缘魅力。边地与中原、现代与传统、世界性与民族性等价值坐标构成了现代文学边地书写的着力点,成为考察边地书写建构“三重象征世界”的关键词。
关键词
现代文学
边地书写
“文化边地”
多元透视
价值考量
Keywords
modern literature
frontier writing
“cultural frontier”
multiple perspectives
value consideration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路探析
被引量:
70
5
作者
刘晓川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
党校
(
山东
行政
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4,共8页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赶考'命题的历史意蕴与新时代内涵研究”(编号:21CDJ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想、新方法,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立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着眼于顶层设计、教学驱动、联动机制、保障机制四个具体研究视域,对于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路展开理论分析和学理化阐释。在顶层设计层面,既要把握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又要把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同时也要强化立德树人的统筹支撑。在强化驱动层面,科学挖掘和运用“思政要素”,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注重内容供给。在创新协同层面,坚持构建“人人”协同机制与构建“部部”协同机制相统一。在激励保障层面,既通过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强化动力,又通过健全评估考核机制营造健康教育生态。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顶层设计
驱动强化
创新协同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e top-leve design
drive to strengthen
innovation cooperation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集中力量办大事”模式的负面效应及其矫治策略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雷刚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
党校
(
山东
行政
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94,共3页
文摘
“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有效帮助单位攻克关键难题、度过生存危机,但若运用不当,也可能出现专权腐败、资源失衡、因小失大、错上加错等负面效应。对此,可从联防联控、独立监管、抓住重点和决策评估等方面矫治“集中力量办大事”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领导者
“集中力量办大事”
负面效应
联防联控
监管
决策评估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化”考析: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的逻辑理路
7
作者
孙圣虎
周天楠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
党校
(
山东
行政
学院
)
中共山东省委
党校
(
山东
行政
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共6页
文摘
基于中国共产党运用、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实践,可从三个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的逻辑理路:自觉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这是生成逻辑;自觉地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心逻辑;自觉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化”时代,这是价值逻辑。这三重逻辑既有纵向的历史渐进性,也有横向的时空共进性。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时代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断互“化”的动态关系。从这个逻辑语境来看,“化”引申为影响、创新和发展,集中表现为一种趋近于历史规律的发展态势。以“化”为中心建构的上述三重逻辑,可以揭示出更为条理化、结构化和清晰化的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创新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及一般规律。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理论自觉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领导者打破单位思想僵化和利益固化格局的方略
8
作者
张雷刚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
党校
(
山东
行政
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33,共3页
基金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民主集中制在苏联的历史演变与时代启示”(项目编号:2019CX10)。
文摘
一个单位陷入思想格局僵化的局面,通常表现为:混龄员工之间人际代沟明显突出,单位整体业务能力长期停滞不前,单位员工争夺私人利益观念强盛。单位利益格局固化则表现为:利益分配呈现"赢者通吃"现象,职务晋升呈现"裙带关系"现象,员工能力呈现"落差较大"现象。破解单位思想和利益层面的"中梗阻",应立足意识形态"总开关",增强个体认知的现代性;把准制度建设"对标尺",提升单位工作的规范性;用好单位改革"破墙锤",化解潜在壁垒的阻碍力。
关键词
领导者
单位
思想僵化
利益固化
破解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强历史主动在新时代领导工作中的应用路径论析
9
作者
刘晓川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
党校
(
山东
行政
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3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赶考’命题的历史意蕴与新时代内涵研究”(项目编号:21CDJ008)。
文摘
历史主动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我们党长期团结奋斗的实践逻辑。党的历史主动以以人为本、甘于奉献的主体意识,尊重规律、顺势而为的科学态度,牢记使命、主动作为的自觉担当,清醒自觉、居安思危的战略远见为主要内容,是新时代领导干部永葆先进本色的必然选择、增强行动自觉的内在要求、坚定历史自信的精神动能。新时代领导干部增强历史主动,应在价值指归层面以坚持人民至上为“本”,在思想引领层面以强化理论武装为“魂”,在本领提升层面以敢于斗争为“要”,在认知强化层面以调查研究为“基”。
关键词
领导干部
领导工作
历史主动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黄承梁
燕芳敏
刘蕊
孙道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
刘蕊
方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党建治理化: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有效融合
刘蕊
方雷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现代文学边地书写的多元透视及价值考量
王晓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路探析
刘晓川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3
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集中力量办大事”模式的负面效应及其矫治策略
张雷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以“化”考析: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的逻辑理路
孙圣虎
周天楠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领导者打破单位思想僵化和利益固化格局的方略
张雷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增强历史主动在新时代领导工作中的应用路径论析
刘晓川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