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仲泉的现代学术品格与其党史研究
1
作者 郭洪云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4,共5页
石仲泉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与他的现代学术品格有着直接关联。具体说来,这种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厚实的哲学功底为其党史研究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方式,使其党史研究回归到了实事求是的基点。其二,回归历史现... 石仲泉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与他的现代学术品格有着直接关联。具体说来,这种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厚实的哲学功底为其党史研究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方式,使其党史研究回归到了实事求是的基点。其二,回归历史现场的人文情怀使其党史研究具有了包容的现代学术品格。其三,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使其党史研究获得了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石仲泉的现代学术品格及其在党史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仲泉 中共党史 《我观党史》 《中国共产党历史》 《长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肃托”问题 被引量:5
2
作者 丁龙嘉 张业赏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4-79,共6页
1939年春至1942年夏,山东抗日根据地发生了所谓“肃清托洛茨基匪徒”的事件(简称“肃托”),造成重大冤案,使山东抗日根据地蒙受严重损失。笔者认为,对这一重大历史冤案进行全面、系统地记述,探究其发生的原因,总结历史教训,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山东抗日根据地 青年知识分子 社会部 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 胶东区 党组织 党员干部 托洛茨基 1942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山东抗日根据地以全省规模形成的原因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东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6-52,共7页
抗日战争结束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已发展到19块。从地域上看,各抗日根据地基本上是建立在一个省份的某一局部边区或数省交界地区,惟独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比较完整地建立在原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形成全省规模。虽然津浦路以西的地... 抗日战争结束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已发展到19块。从地域上看,各抗日根据地基本上是建立在一个省份的某一局部边区或数省交界地区,惟独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比较完整地建立在原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形成全省规模。虽然津浦路以西的地区被划归冀鲁豫边区,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主体部分的完整性影响不大,且该地区在1941年6月以前仍归山东分局领导。为什么山东抗日根据地能够在一个省份内完整、统一地形成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山东境内山地、湖泊和平原交错,沿海港湾较多,矿藏和物产丰富,并且人民富有反抗传统,为建立大片根据地提供了良好的地理和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抗日根据地 一一五师 中共山东省委 抗日游击战争 八路军 武装起义 抗日民主政权 中共中央 鲁西北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少奇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对群众路线的阐发与践行 被引量:6
4
作者 韩延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2,128,共5页
1942年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危难重重。刘少奇来山东负有特殊使命。"群众是共产党的母亲,党是群众的儿子。"刘少奇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建立和处理与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确定了根本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研究刘少奇对群众路... 1942年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危难重重。刘少奇来山东负有特殊使命。"群众是共产党的母亲,党是群众的儿子。"刘少奇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建立和处理与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确定了根本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研究刘少奇对群众路线的阐发和开展群众工作的经验,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信仰,增强党性,密切党群、干群和军民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山东 抗日根据地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山东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地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东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3-69,共7页
山东是老解放区,抗日战争时期就是一块统一完整的抗日根据地,革命基础雄厚,又物产丰富,是理想的军需后方和兵员基地。山东革命武装力量强大,有去东北留下的山东主力部队,有新四军主力北移山东。到1945年底,主力部队已达7万余人,地方武... 山东是老解放区,抗日战争时期就是一块统一完整的抗日根据地,革命基础雄厚,又物产丰富,是理想的军需后方和兵员基地。山东革命武装力量强大,有去东北留下的山东主力部队,有新四军主力北移山东。到1945年底,主力部队已达7万余人,地方武装已达22万人,民兵发展到71万余人,自卫团发展到209万余人。因此,在解放战争中,山东地区是敌人进攻与争取的重点,成为全国的主要战场之一,在5个战略阶段上,有4个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起着关键作用。一、战略过渡阶段,山东主力进军东北,新四军主力北移山东,山东地区成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部署调整的枢纽。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440万军队,有一半位于远离内战前线的西南、西北大后方,而被日伪军占领的东北地区却没有部队。东北地区工业发达,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南与冀热辽、晋察冀和山东根据地相邻,东、西、北三面与朝鲜、蒙古、苏联接壤,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为集中力量力争控制和发展东北,以改变敌人在战略上对我长期四面包围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地区 战略地位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区 蒋介石 东北地区 新四军 进攻 部队 战略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跃进”运动述评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业赏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77-79,共3页
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的、带有全局性的失误。山东的“大跃进”同全国一样,使山东的国民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挫折。记述山东“大跃进”运动的历史进程,分... 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的、带有全局性的失误。山东的“大跃进”同全国一样,使山东的国民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挫折。记述山东“大跃进”运动的历史进程,分析其危害,总结经验教训,对开创山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跃进”运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放思想 钢铁生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述评 思想路线 客观经济规律 生产力发展水平 钢铁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本位:大学章程建设的根本价值导向——评《学术本位视域中的大学章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延明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深改”背景下,在高校“行政化”日渐作为众矢之的、“去行政化”愈益成为众望所归的倒逼态势下,大学章程建设势所必然地被赋予了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大学章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将...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深改”背景下,在高校“行政化”日渐作为众矢之的、“去行政化”愈益成为众望所归的倒逼态势下,大学章程建设势所必然地被赋予了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大学章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将有力促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有学者指出,我国大学办学自主权的“落到实处”,有赖于高等教育法治化的健全与完善,包括制定大学自主办学的实施细则,完善大学内部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增强大学自主办学的自省、自觉、自律和自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学术本位 视域 导向 价值 体制机制改革 教育综合改革 自主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史著作里的视野、情怀和胆识——评石仲泉近年来出版的几本著作
8
作者 常连霆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石仲泉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史研究方面卓有建树的学者。他不仅在一段时间内参与主持编修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等党史基本著作,而且在个人著述方面成绩颇丰。他的许多著作被笔者视为从事党史工作的重要参考书。笔者于1999... 石仲泉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史研究方面卓有建树的学者。他不仅在一段时间内参与主持编修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等党史基本著作,而且在个人著述方面成绩颇丰。他的许多著作被笔者视为从事党史工作的重要参考书。笔者于1999年3月调入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其后不久,适逢他的《我观党史》第一版出版,这是笔者走上党史工作岗位后认真攻读的第一本党史“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著作 石仲泉 出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 党史研究室 胆识 情怀 《我观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共华东中央局建立的考证
9
作者 魏训洲 蓝恭先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6-86,共1页
关于中共华东中央局建立的考证魏训洲,蓝恭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根据全国战略形势的需要,决定建立中共华东中央局。华东局是怎样建立的?近年来党史界有以下几种说法: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第684页中说,为了贯彻... 关于中共华东中央局建立的考证魏训洲,蓝恭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根据全国战略形势的需要,决定建立中共华东中央局。华东局是怎样建立的?近年来党史界有以下几种说法: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第684页中说,为了贯彻“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局 向南防御 华东 向北发展 战略方针 中共中央决定 中共山东省委 中国共产党历史 党史研究 华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间诉求的内在规律性诠释——评电视剧《沂蒙》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宗刚 郭洪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6,共7页
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电视剧《沂蒙》首先表现了民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从当初的混沌懵懂到最终皈依共产党的领导,展现了民间认同和皈依共产党的"心路历程";其次还表现了共产党对民间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上,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电视剧《沂蒙》首先表现了民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从当初的混沌懵懂到最终皈依共产党的领导,展现了民间认同和皈依共产党的"心路历程";其次还表现了共产党对民间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上,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意识的复苏和觉醒,特别是女性的个性解放;再次是革命话语向民间话语成功转换,使民间话语隐含着革命话语,实现了革命话语与民间话语的融汇与贯通。总的来说,电视剧《沂蒙》是近年来主旋律影视作品中少见的成功之作,这正是编剧和导演等主创人员深入生活,以生活为师的结果。但其在对历史被遮蔽的那面予以彰显的同时,还存在着由此而来的新的遮蔽等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沂蒙》 民间话语 赵冬苓 管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高校课程国际化工作坊的运行及启示--以汤普森河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延明 左媛媛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3,共6页
国际化是影响和塑造21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学校深入开展国际教育的要求,加拿大汤普森河大学开设了课程国际化工作坊。该工作坊帮助学生进行跨文化学习交流,帮助教师顺利开展跨文化课程教学... 国际化是影响和塑造21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学校深入开展国际教育的要求,加拿大汤普森河大学开设了课程国际化工作坊。该工作坊帮助学生进行跨文化学习交流,帮助教师顺利开展跨文化课程教学,提升了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促进了教师自我发展、教学发展和专业发展。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人才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该重视课程国际化,设立相关工作坊,提高教师跨文化教育能力,从而有效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双一流"建设 跨文化教育 课程国际化 课程国际化工作坊 加拿大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教学文化建设探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韩延明 张洪高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当前,在我国大学教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着教学合作精神弱化、教书与育人脱节、教学控制性倾向突出、大学生课堂纪律意识淡薄、大学生课堂参与学习不足等问题,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使师生... 当前,在我国大学教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着教学合作精神弱化、教书与育人脱节、教学控制性倾向突出、大学生课堂纪律意识淡薄、大学生课堂参与学习不足等问题,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使师生同时遭遇着生存的困境。大学需要从教学团队的培育、教书育人责任心的强化、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规范的重构、教学环节的重设等维度着手,加强大学教学文化建设,以帮助师生超越生存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教学文化 教学合作 生存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文化生成与演进的历史分期摭探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延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49-62,共14页
沂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其生成与演进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史前是沂蒙文化孕育成长与独立发展的原生时期;西周至春秋战国是沂蒙文化走出沂沭河流域,与中原文化交汇互渐的拓展时期;秦汉是沂蒙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大文化后蓬勃发... 沂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其生成与演进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史前是沂蒙文化孕育成长与独立发展的原生时期;西周至春秋战国是沂蒙文化走出沂沭河流域,与中原文化交汇互渐的拓展时期;秦汉是沂蒙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大文化后蓬勃发展的激扬时期;魏晋南北朝是沂蒙文化在中国江南异彩纷呈的辉煌时期;隋唐宋金元是沂蒙文化发展平缓、单薄、弱化的低落时期;明清是沂蒙文化显现发展旺势的复兴时期;近现代是沂蒙文化输入先进思想和革命文化的焕然时期;当代是沂蒙文化特别是沂蒙红色文化丰富与弘扬的升华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文化 生成与演进 历史分期 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尽美群众观的确立、践行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龙嘉 蒋爱翠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5,共4页
王尽美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确立,经过了从憎恶万恶社会到誓言救国救民、从教育救国救民到阶级斗争救国救民、直至为劳苦大众"尽善尽美唯解放"的历程。他在践行这一群众观中,探索出"建立现代工会——立法维权——罢工维... 王尽美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确立,经过了从憎恶万恶社会到誓言救国救民、从教育救国救民到阶级斗争救国救民、直至为劳苦大众"尽善尽美唯解放"的历程。他在践行这一群众观中,探索出"建立现代工会——立法维权——罢工维权"的路径,表现出崇高的奉献精神,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嘱咐全党同志"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奋斗到底。王尽美的群众观及其践行群众观的献身精神,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决不能忽视代表弱势群体的利益;中国精英应该与平民风雨同舟,决不能放弃社会责任;中国社会应该更多地崇尚对人民群众的事业敢于担当、勇于付出的人,决不能过度地崇尚财富与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尽美 群众观 确立 践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崇·质疑·疏离——毛泽东与陈独秀的革命交往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延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19,共19页
毛泽东和陈独秀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毛泽东与陈独秀的革命交往,经历了由尊崇、紧密到质疑、疏离直至分道扬镳的演变过程。与陈独秀的三次晤谈以及李大钊的影响,在毛泽东"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确立了他对马... 毛泽东和陈独秀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毛泽东与陈独秀的革命交往,经历了由尊崇、紧密到质疑、疏离直至分道扬镳的演变过程。与陈独秀的三次晤谈以及李大钊的影响,在毛泽东"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确立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毛泽东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但历来不否定他作为"五四运动总司令"和"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伟大历史功绩,认为他"是中国最有才华的知识界领袖"。毛泽东自称是陈独秀、李大钊"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毛泽东与陈独秀的革命交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段值得研究的重要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陈独秀 革命交往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探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延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3,共6页
毛泽东在多年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总结、创造与运用的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分为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会弹钢琴、下好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迄今对我们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指... 毛泽东在多年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总结、创造与运用的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分为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会弹钢琴、下好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迄今对我们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思想方法 工作方法 启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立高校问责制的实施及其启示--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延明 张明广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2,119,共9页
美国公立高校问责制的实施经历了两次重要转变,即由最初的外部问责制向内部问责制转变,由被动问责制向自愿问责制转变。外部问责、内部问责、自愿问责同时也是美国公立高校问责制实施的三个维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通过"全面... 美国公立高校问责制的实施经历了两次重要转变,即由最初的外部问责制向内部问责制转变,由被动问责制向自愿问责制转变。外部问责、内部问责、自愿问责同时也是美国公立高校问责制实施的三个维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通过"全面问责报告""威斯康星大学系统问责指示板""大学肖像"三种方式平衡内外部的问责压力,成为美国公立高校实施问责制的典范。我国公立高校还没有正式引入问责制。在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引入高等教育问责制,加强大学治理成为必然趋势。我国公立高校未来推行问责制的努力方向,关键在于多元问责、集体行动、规范立法、弱化行政、信息公开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问责制 美国公立高校 “大学肖像” 威斯康星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元培与青年毛泽东——纪念蔡元培任职北京大学校长100周年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延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7,共27页
五四运动前后,青年毛泽东曾两次前往并留居北京,得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多方关照、支持和帮助。蔡元培有启于、有助于且有益于、有恩于青年毛泽东,使他有机会阅读了一批进步书刊,加入了几个学术社团,参加了一些革命活动,接触了一批人生... 五四运动前后,青年毛泽东曾两次前往并留居北京,得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多方关照、支持和帮助。蔡元培有启于、有助于且有益于、有恩于青年毛泽东,使他有机会阅读了一批进步书刊,加入了几个学术社团,参加了一些革命活动,接触了一批人生导师,为其确立共产主义信仰、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重要的知识和思想基础,开启了其人生后续发展重大转折的关键一步,甚至深刻影响了他的一生。毛泽东对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民族伟人"、"学术领袖"、"五四先导"、"真是好人"等高度评价,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蔡元培的无比崇敬、感激与深切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毛泽东 北京大学 革命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发展及现实启迪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延明 徐愫芬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3年第3期189-207,188,249,共21页
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古代(鸦片战争以前)、近代(清朝末年至新中国成立)、现代(新中国成立至今)三大阶段。我国现代大学校训的发展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迷失自我阶段(1949—1978年)、自我意识苏醒阶段(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 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古代(鸦片战争以前)、近代(清朝末年至新中国成立)、现代(新中国成立至今)三大阶段。我国现代大学校训的发展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迷失自我阶段(1949—1978年)、自我意识苏醒阶段(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校训文化自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校训文化繁荣阶段(进入21世纪至今)。梳理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发展,厘清我国大学校训的发展阶段,了解我国大学校训文化建设的现状,能让我们更全面、更理性、更深刻地认识我国大学校训,也启迪我国当今大学校训文化建设要做到:大学校训的形式要坚持凝练性与多样化相统一;大学校训的内容要坚持独特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大学校训的教育要坚持文本化与实践化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训 历史发展 现实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思想
20
作者 丁龙嘉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邓小平 权力过分集中 政治 封建主义残余 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