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治理创新视角下的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以安徽省合肥市为样本
1
作者 杜敏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2-166,共5页
面对近年来政府治理中遇到的各种困境,各地纷纷进行了各种体制、机制创新。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代表的一些地方政府以民主行政理论、权力制约理论为基础,创新了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该制度设立的主旨是追求公平与效率平衡的价值。然而,... 面对近年来政府治理中遇到的各种困境,各地纷纷进行了各种体制、机制创新。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代表的一些地方政府以民主行政理论、权力制约理论为基础,创新了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该制度设立的主旨是追求公平与效率平衡的价值。然而,在现实中,其追求的功能与价值实现多少,尚受到承办公议单位和公议人员的重视程度、单位时间内公议案件的数量、待公议案件案情呈现程度及公议案件相对人能否参加等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 行政处罚 群众公议 理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处罚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6,共4页
行政执法信息是否公开在目前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没有明确的答案,学术界和实务界也众说纷纭",隐私"一词由于在我国公法领域不包含个人身份基本信息,故个人身份基本信息不属于不予公开的范畴,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应该区分... 行政执法信息是否公开在目前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没有明确的答案,学术界和实务界也众说纷纭",隐私"一词由于在我国公法领域不包含个人身份基本信息,故个人身份基本信息不属于不予公开的范畴,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应该区分情况进行公开。首先,应对行政处罚信息作区分处理,违法行为信息应该主动公开,个人身份信息应该由利害关系人依申请公开,媒体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公开行政处罚相对人的身份信息,一般情况下,应有所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 信息公开 政府 相对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习惯法视角看明清徽州乡土社会自治--兼论对当前村民、社区自治和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敏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8年第9期38-43,共6页
明清徽州地区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在以国家法为主要调整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形成了以民间习惯法为主要补充规范的乡土社会自治模式,为明清徽州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和徽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清徽州民... 明清徽州地区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在以国家法为主要调整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形成了以民间习惯法为主要补充规范的乡土社会自治模式,为明清徽州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和徽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清徽州民间习惯法文化和当时国家法在功能上的互补和冲突,对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社区自治和新农村建设具有某种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徽州 乡土社会 民间习惯法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与秩序平衡下的法治政府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学忠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6,共6页
自由与秩序的平衡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目标、关键标准和核心内容。当前,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着"政府法治弱化导致自由权滥用破坏社会秩序"、"立法中自由权利失衡导致政府依法破坏社会秩序"、"政府权力不... 自由与秩序的平衡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目标、关键标准和核心内容。当前,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着"政府法治弱化导致自由权滥用破坏社会秩序"、"立法中自由权利失衡导致政府依法破坏社会秩序"、"政府权力不当行使破坏社会秩序"等自由与秩序失衡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法律调整方法存在局限、良法的相对性和法律公正执行的相对性等原因导致。建设法治政府应当坚持法律与社会规范、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平衡,防止自由权滥用破坏自由与秩序的平衡;坚持立法中的自由权利平衡,防止政府合法破坏自由与秩序的平衡;发挥法律执行中的权利制约作用,防止权力不当行使破坏自由与秩序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秩序 法治政府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安群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80,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政治核心和制度灵魂。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直接领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政治核心和制度灵魂。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直接领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的立法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融资市场治理中的政府定位与制度建构
6
作者 王学忠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89,共7页
从理论上说,政府在民间融资市场治理中的定位是促进融资主体、行业组织和商业银行等治理功能的发挥。我国政府在民间融资市场治理中存在异位现象,无法有效促进其他主体发挥市场治理的功能。这与法律对政府权力约束不够相关,也与法律对... 从理论上说,政府在民间融资市场治理中的定位是促进融资主体、行业组织和商业银行等治理功能的发挥。我国政府在民间融资市场治理中存在异位现象,无法有效促进其他主体发挥市场治理的功能。这与法律对政府权力约束不够相关,也与法律对其他市场治理主体的权利保障不力相关。促进政府角色回归需要在制度上加强权利保障和权力约束,并以此理顺政府与其他民间融资市场治理主体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融资 市场治理 政府定位 制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语境下的民事诉讼
7
作者 张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102,共5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在民事诉讼中有所体现,我国民事诉讼法制建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些要求,但仍有一定距离。主要原因是没有彻底转变诉讼模式,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没有理顺,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中的权限配置不恰当。因为协同主义诉讼...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在民事诉讼中有所体现,我国民事诉讼法制建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些要求,但仍有一定距离。主要原因是没有彻底转变诉讼模式,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没有理顺,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中的权限配置不恰当。因为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并且是当今世界各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共同发展趋势,该诉讼模式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制建设中实现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民事诉讼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