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裂、延续与重构:“村改居”后新型农村社区党建模式的适应性转变——一个“双轨制”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立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当前"村改居"后逐渐衍生出大量新型农村社区,其兼具"城社会"和"乡社会"的混合样态,不断触发基层社会在新旧边界融合中的深度调整,同时亦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深层挑战。正是处于这样特殊的"乡&quo... 当前"村改居"后逐渐衍生出大量新型农村社区,其兼具"城社会"和"乡社会"的混合样态,不断触发基层社会在新旧边界融合中的深度调整,同时亦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深层挑战。正是处于这样特殊的"乡"-"城"转型的"过渡"场域,新型农村社区"双轨制"党建模式应运而生——即为了弥合新建社区党组织在"衔接"伊始的职能断裂,"村改居"后仍需延续原村级党组织在转型期的特定作用。这样所呈现的"双轨"党组织之间的协调补位、共存互动、有序运行,实质上是一个系统性、动态化的逻辑变迁过程,且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发展态势。伫立在中国城乡二元分割到一元整合持续发展的界点上,如此重构新型农村社区党建运行机制,无疑为破解城镇化进程中所滋生的诸多矛盾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战略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改居” 新型农村社区 党组织 “双轨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化党建与提升党的社会整合力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方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Z期34-36,共3页
社会多元化与自主性的增强使传统单位制党建模式难以适合社会整合的要求。区域化党建是在社会发展样式转变背景下重构党的社会整合功能,从党要管党与整合社会两个基点出发,通过党领导和组织社会的功能结构的变革与调适,促进党建与社会... 社会多元化与自主性的增强使传统单位制党建模式难以适合社会整合的要求。区域化党建是在社会发展样式转变背景下重构党的社会整合功能,从党要管党与整合社会两个基点出发,通过党领导和组织社会的功能结构的变革与调适,促进党建与社会多元化发展相结合,创新党的社会整合体制,在推进党与社会协调发展中增强党对社会的整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党建 社会整合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社会化:基层党建格局的调适与转型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方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8Z期22-24,共3页
政治社会化、社会多元化及党员结构的变迁,使党的传统组织模式难以适应执政党内整合(对自身组织整合)与外整合(对国家与社会整合)的要求,导致基层党组织与转型后社会结构的内在契合度下降,发挥作用的途径和空间减少。如何依据社会发展... 政治社会化、社会多元化及党员结构的变迁,使党的传统组织模式难以适应执政党内整合(对自身组织整合)与外整合(对国家与社会整合)的要求,导致基层党组织与转型后社会结构的内在契合度下降,发挥作用的途径和空间减少。如何依据社会发展逻辑和要求,重构党组织整合、动员社会的组织体系,定位新的组织功能,有效整合社会,日渐成为基层党建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初步探讨了党建社会化的组织结构、职能定位、运作逻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 党建格局 组织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