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作共赢:非体育系统体育场地社会化管理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荣昌 陈志昂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22,共5页
非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是解决“公共体育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体育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矛盾”的重要举措。以“合作伙伴关系”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宁波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实证研究,提出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体育场地 社会化管理 资源 共享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人口社会关系和谐度考察——基于对宁波市1053位居民社会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黎源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56-60,共5页
外来人口既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对社会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的关系和谐已成为政府和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宁波市1053位居民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对人们社会关系的和谐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和理论探讨,认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 外来人口既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对社会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的关系和谐已成为政府和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宁波市1053位居民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对人们社会关系的和谐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和理论探讨,认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关系状态是强弱兼有、若即若离、“复合的”和运动着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人口 社会关系 和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蔷娥 赵海平 葛卫芬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3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宁波市 私营企业 劳动关系 企业管理 劳动报酬 劳动者权益 法律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国家、社会三维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以宁波市北仑区基层管理模式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琼欢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40,共6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三位一体"的基层工作体系,通过体制机制的设计,实现了政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的良性互动。从政党、国家、社会三维视角对这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进行学理审视,我们发现:政党建设从"内部整合"走...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三位一体"的基层工作体系,通过体制机制的设计,实现了政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的良性互动。从政党、国家、社会三维视角对这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进行学理审视,我们发现:政党建设从"内部整合"走向对社会的"外部整合";服务型政府成为政党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中介环节;社会自主性与政党建设和政府转型互为因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区域化党建 服务型政府 社会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宁波市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陶云飞 《华东经济管理》 2003年第4期17-18,共2页
本文通过对宁波市私营企业阶层基本状况、与雇工关系的分析,对宁波市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证实了必须给私营企业主阶层以正确的定位,团结、鼓励、教育、引导私营企业主阶层健康成长。
关键词 宁波市 私营企业主 雇工关系 政治属性 经济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进程与改革建议——基于宁波市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冯建波 《社会保障研究》 2011年第3期89-95,共7页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坚持平等共享、互助共济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实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统筹发展。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量力而行、循...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坚持平等共享、互助共济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实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统筹发展。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阶段、有差别地推进。本文通过对宁波市外来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历史考察和现状评析,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 外来农民工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态产业发展机制与政策建议——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湘娟 任春晓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0-35,共6页
只注重工业和服务业而牺牲农业的发展是畸形的发展,农业可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浙江宁波通过推进高效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扩大农业循环经济等方法不断推进农村生态产业发展... 只注重工业和服务业而牺牲农业的发展是畸形的发展,农业可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浙江宁波通过推进高效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扩大农业循环经济等方法不断推进农村生态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还需要化解制约因素,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农业生态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的发展与农业科技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与加大投入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产业 机制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的语言同化问题探析——基于浙江宁波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5
8
作者 黎红 杨黎源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语言同化是获得城市职业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条件。在农民工语言同化进程中,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身份象征,是拓展社会关系网络和获得城市身份认同的重要保证。语言同化有利于农民工深入地了解流入地城市文化... 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语言同化是获得城市职业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条件。在农民工语言同化进程中,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身份象征,是拓展社会关系网络和获得城市身份认同的重要保证。语言同化有利于农民工深入地了解流入地城市文化背景和传统并适应之,有利于消除农民工的心理障碍,有利于农民工熟知当地的市民规范,使自己在行为举止上与本地居民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化 语言同化 社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评估与经济收益——以宁波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黎红 杨黎源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9-105,共7页
分析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构成和特征,评估成本投入后的经济收益,这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保证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提高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城镇落户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波为样本城市,家庭为计量单位,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和... 分析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构成和特征,评估成本投入后的经济收益,这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保证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提高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城镇落户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波为样本城市,家庭为计量单位,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进行了测算,模拟了不同政策情境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经济收益,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成本 投入与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文化认同:“嵌入式”党建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浙江宁波F新型农村社区的探索思考 被引量:27
10
作者 黄立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3-160,共8页
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现代性外力的主导驱动,使得从中所衍生的'亦城亦乡'而又'非城非乡'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内聚力遭到严重削弱而异质性却不断强化,继而导致社区文化认同呈现明显的'空心化'危机。基于此,新型农... 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现代性外力的主导驱动,使得从中所衍生的'亦城亦乡'而又'非城非乡'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内聚力遭到严重削弱而异质性却不断强化,继而导致社区文化认同呈现明显的'空心化'危机。基于此,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实施'嵌入式'党建模式,其旨在打破科层式组织架构体系而重构扁平式的组织嵌入机制、摒弃威权式单一领导理念而重构参与式的党员嵌入机制、扭转压迫式垂直管理方式而重构平等式的服务嵌入机制,以此更有效地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并引导其在互动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培育对新社区的情感归属,显然,这在本质上可以为广大居民实现社区文化认同直至社区认同创造可能空间。而实践中'嵌入式'党建通过柔性嵌入生活化的社区文化服务、动员社区居民积极构建社区公共议题、切实维护社区公共利益等路径,又能够促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嵌入式”党建 文化认同 社区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宁波集市的变迁及其原因 被引量:3
11
作者 乐承耀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61-67,共7页
本文分析了明清宁波集市变化及其原因。认为宁波的集市形成于宋,明清迅速发展,出现两个“勃兴期”,一为明代嘉靖前后,一为“康乾盛世”。嘉道以来,集市发展出现错综复杂趋势,形成一些新的特征。
关键词 集市贸易 宁波 社会经济 慈溪 清代前期 明清时期 波集 明清期间 嘉靖年间 外国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区域化党建背景下的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以宁波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琼欢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0,共4页
在宁波区域化党建进一步走向成熟、治理效能进一步显现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以实现功能对接和体制拓展成为现阶段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阶段可以从以下路径着手:调整乡镇功能,重新定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功能... 在宁波区域化党建进一步走向成熟、治理效能进一步显现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以实现功能对接和体制拓展成为现阶段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阶段可以从以下路径着手:调整乡镇功能,重新定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功能;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探索区域党组织领导下的新的基层管理模式;培育社会组织,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区域化党建 基层管理体制 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宁波商帮经营理念及其对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费国良 丁耀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3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宁波市 商帮经营理念 区域经济发展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人群社会融合与地方政府责任——以宁波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黎源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0,共3页
外来人群是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它的产生是由市场竞争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性所决定的。外来人群的社会融合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的变革紧密相联。作为外来人群流入地的政府,在社会融合进程中必须担当起应有的政府... 外来人群是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它的产生是由市场竞争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性所决定的。外来人群的社会融合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的变革紧密相联。作为外来人群流入地的政府,在社会融合进程中必须担当起应有的政府责任,改革妨碍社会公平的流动制度和流动规则,清除歧视和排斥外来人群的社会现象,加快和睦相处、平等发展的社会体制建设,使外来人群尽快地融入当地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人群 社会融合 政府责任 政策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浙江宁波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巢小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7-310,共4页
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性力量,其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调查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就业情况、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和身体素质等情况,并对其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概括和分析,可以让我们对... 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性力量,其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调查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就业情况、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和身体素质等情况,并对其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概括和分析,可以让我们对新农村建设中妇女人力资源的状况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 人力资源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践的理论思考——以宁波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亚仙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6期67-69,共3页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有效组织载体 ,它的兴起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选择。它的进一步发展不仅需要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实行农业组织形式多元化 ,而且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更重要的...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有效组织载体 ,它的兴起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选择。它的进一步发展不仅需要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实行农业组织形式多元化 ,而且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以确保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中国 农民组织 家庭承包经营制 农业产业化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新质生产力--基于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调节效应分析
17
作者 张力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39,共7页
选取2013—2022年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多种计量模型实证考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发挥的调节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够显著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 选取2013—2022年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多种计量模型实证考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发挥的调节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够显著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外围城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在中心城市更为显著。调节效应分析证实,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能够增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因地制宜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对策建议,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实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颠覆性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人为本”与中共治国理念的新飞跃
18
作者 任春晓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7-41,共5页
“以人为本”作为中共的治国理念在理论上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存理念、人本主义的哲学理念和突出人类价值的企业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它完成了由理论理性向实践理性的复归。新中国成立后,“人”经历了从阶级的人到平等的人、从禁锢的... “以人为本”作为中共的治国理念在理论上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存理念、人本主义的哲学理念和突出人类价值的企业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它完成了由理论理性向实践理性的复归。新中国成立后,“人”经历了从阶级的人到平等的人、从禁锢的人到自由的人、从理想的人到现实的人、从依附的人到权利的人的本质转变。“以人为本”是我党治国理念在新形势下的新飞跃,它把党的执政目标和人的需要相联系,把党的执政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相联系,把党的执政基础与人才战略相联系,把党的执政前途与人心向背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中国共产党 治国理念 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校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模式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励慧芳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关键词 一体化发展模式 教学科研 党校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重点课题 教学与科研 中共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科学化水平——对宁波北仑区干部初始提名的调查与思考
20
作者 张永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7-49,共3页
干部选拔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发挥着关键性和导向性的作用,干部选拔任用存在的问题大多产生在初始提名环节。为规范干部选拔初始提名问题,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性、公正性、规范性,... 干部选拔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发挥着关键性和导向性的作用,干部选拔任用存在的问题大多产生在初始提名环节。为规范干部选拔初始提名问题,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性、公正性、规范性,我们对宁波市北仑区的100名领导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召集30多名领导干部进行座谈交流,同时还对组织部、政协、人大、纪检等部门领导进行专门访谈,在此基础上对宁渡领导干部选拔初始提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初始提名 问卷调查 北仑区 宁波市 科学化水平 领导干部选拔 部门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