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能人”带动乡村集体经济的原因探析——基于宁夏庆华村和深沟村的案例研究
1
作者
马思雯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11期15-19,共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不仅有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而且有助于同步提高物质生产能力与精神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能人”带动是农村集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不仅有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而且有助于同步提高物质生产能力与精神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能人”带动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宁夏庆华村和深沟村为案例,引入国家分析视角,从“外部促内生”与“内部促外引”两方面论述了“能人”为何能够带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这对进一步探索我国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新形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人
乡村振兴战略
集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实践何以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被引量:
1
2
作者
盛晓薇
杨志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171,共11页
数字智能时代新出现的虚拟实践,给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论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任何认识都应当通过产生这种认识和由这种认识指导的客观性实践或逻辑证明来证实或证伪。然而,学...
数字智能时代新出现的虚拟实践,给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论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任何认识都应当通过产生这种认识和由这种认识指导的客观性实践或逻辑证明来证实或证伪。然而,学界有观点认为虚拟实践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却不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的科学性都带来了一定挑战。事实上,虚拟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现实实践在虚拟世界的延伸,它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也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具体而言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检验:通过模拟现实世界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或行为对认识进行检验,通过虚拟实验对科学上的各种假说进行检验,通过在虚拟情景中运用逻辑证明方法来检验。虚拟实践的出现确实丰富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方式、内容以及主体的思维方式,但并没有否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认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并没有过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标准
真理
真理性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
被引量:
15
3
作者
王生发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04-108,共5页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遵循“需求导向-技术赋能-要素流动”的实践逻辑,以此来打破“信息孤岛”、弥合“银发鸿沟”、实现“协同互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养老服务亟需完成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变、被动化向主动化转变、粗...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遵循“需求导向-技术赋能-要素流动”的实践逻辑,以此来打破“信息孤岛”、弥合“银发鸿沟”、实现“协同互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养老服务亟需完成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变、被动化向主动化转变、粗放化向精准化转变。在此基础上,要提高站位、响应需求,建设养老服务新高地;梳理业务、集成数据,描绘养老服务新场景;多维协同、流程再造,聚焦养老服务新成果;制度引领、保障供给,打造养老服务新生态。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养老服务体系
信息孤岛
银发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马勇
刘志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145-155,共11页
师德建设是造就大国良师的重要工程,但当前师德建设存在教师视师德为规范遵守而非精神追求、教师职业发展精神自觉不足而依循日常经验、师德问题舆论讨伐加强教师师德畏惧心理的三重瓶颈,制约着师德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家精神作为...
师德建设是造就大国良师的重要工程,但当前师德建设存在教师视师德为规范遵守而非精神追求、教师职业发展精神自觉不足而依循日常经验、师德问题舆论讨伐加强教师师德畏惧心理的三重瓶颈,制约着师德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家精神作为中国教师师德的特有精神标识与破解师德建设瓶颈的重要精神资源,具有激发教师实现美好职业生活的精神动力、源于教师职业生活实践的精神追求、构建中国特色师德建设体系的精神内核三重要义。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建设,有利于矫正规范遵守的师德认知偏差、供给师德自我修养的精神动力、强化师德建设制度的精神取向、加强尊师重教的精神舆论支持。实现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建设的积极价值,需要通过搭建教师与教育家共话教育家精神的对话平台、供给教师借助人工智能体验历史上教育家精神的体验资源、赋权教师集体共商教育家精神养成制度、营造可亲可敬的教育家形象舆论氛围加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师德建设
教师教育
师德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能人”带动乡村集体经济的原因探析——基于宁夏庆华村和深沟村的案例研究
1
作者
马思雯
机构
中共
宁夏
区委
党校
(
宁夏
行政
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哲学教研部)
出处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11期15-19,共5页
文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不仅有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而且有助于同步提高物质生产能力与精神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能人”带动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宁夏庆华村和深沟村为案例,引入国家分析视角,从“外部促内生”与“内部促外引”两方面论述了“能人”为何能够带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这对进一步探索我国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新形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能人
乡村振兴战略
集体经济
Keywords
capable ma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ollective economy
分类号
F32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实践何以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被引量:
1
2
作者
盛晓薇
杨志华
机构
中共
宁夏
区委
党校
(
宁夏
行政
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17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虚拟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当代发展的影响研究”(23BZX004)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2022年度基础理论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22DXJC01)。
文摘
数字智能时代新出现的虚拟实践,给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论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任何认识都应当通过产生这种认识和由这种认识指导的客观性实践或逻辑证明来证实或证伪。然而,学界有观点认为虚拟实践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却不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的科学性都带来了一定挑战。事实上,虚拟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现实实践在虚拟世界的延伸,它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也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具体而言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检验:通过模拟现实世界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或行为对认识进行检验,通过虚拟实验对科学上的各种假说进行检验,通过在虚拟情景中运用逻辑证明方法来检验。虚拟实践的出现确实丰富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方式、内容以及主体的思维方式,但并没有否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认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并没有过时。
关键词
虚拟实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标准
真理
真理性
认识论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
被引量:
15
3
作者
王生发
机构
中共
宁夏
区委
党校
(
宁夏
行政
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04-108,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XKS011。
文摘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遵循“需求导向-技术赋能-要素流动”的实践逻辑,以此来打破“信息孤岛”、弥合“银发鸿沟”、实现“协同互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养老服务亟需完成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变、被动化向主动化转变、粗放化向精准化转变。在此基础上,要提高站位、响应需求,建设养老服务新高地;梳理业务、集成数据,描绘养老服务新场景;多维协同、流程再造,聚焦养老服务新成果;制度引领、保障供给,打造养老服务新生态。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养老服务体系
信息孤岛
银发鸿沟
Keyword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elderly care service system
information silos
silver hair divide
分类号
D669.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马勇
刘志
机构
中共
宁夏
区委
党校
(
宁夏
行政
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145-155,共11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偏远乡村学校走向优质的路径研究”(BHA200228)。
文摘
师德建设是造就大国良师的重要工程,但当前师德建设存在教师视师德为规范遵守而非精神追求、教师职业发展精神自觉不足而依循日常经验、师德问题舆论讨伐加强教师师德畏惧心理的三重瓶颈,制约着师德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家精神作为中国教师师德的特有精神标识与破解师德建设瓶颈的重要精神资源,具有激发教师实现美好职业生活的精神动力、源于教师职业生活实践的精神追求、构建中国特色师德建设体系的精神内核三重要义。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建设,有利于矫正规范遵守的师德认知偏差、供给师德自我修养的精神动力、强化师德建设制度的精神取向、加强尊师重教的精神舆论支持。实现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建设的积极价值,需要通过搭建教师与教育家共话教育家精神的对话平台、供给教师借助人工智能体验历史上教育家精神的体验资源、赋权教师集体共商教育家精神养成制度、营造可亲可敬的教育家形象舆论氛围加以实现。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师德建设
教师教育
师德修养
Keywords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teacher ethics construction
teacher education
cultivation of teacher ethics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能人”带动乡村集体经济的原因探析——基于宁夏庆华村和深沟村的案例研究
马思雯
《现代农业研究》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虚拟实践何以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盛晓薇
杨志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
王生发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马勇
刘志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