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丽宁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宁夏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承梁 张弼 吴月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美丽宁夏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宁夏考察,就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明确了宁夏在全国生态全局和黄河流域生态大局的战略定位,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美丽宁夏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宁夏考察,就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明确了宁夏在全国生态全局和黄河流域生态大局的战略定位,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提出了美丽宁夏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早期关于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思考和实践探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源泉和重要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相关重要讲话和科学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彰显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是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 美丽宁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监督赋能党的自我革命的理与路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芹 周鹏龙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73,共18页
审计监督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项关键机制,在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重要论断,进... 审计监督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项关键机制,在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监督在党的自我革命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地位。审计监督兼具显性的经济监督功能与隐性的政治监督功能,使其深度融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实践进程。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权力监督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及规制理论,分别为阐释审计监督在党的自我革命中发挥独特作用提供了内在的理论逻辑支撑。为确保审计监督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独特效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三不腐”一体推进方略中的作用,推动与多元监督协同贯通,坚持依法审计与依规审计双轮驱动,助力党的自我革命在新时代持续深化、稳步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监督 党的自我革命 习近平法治思想 《审计法》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党内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补奖政策对内蒙古草原牧民职业分化的影响研究——基于是否分化、分化程度及方向的三重视角
3
作者 丁文强 侯向阳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138,共14页
本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草原、草原化荒漠5个不同草原类型区域,利用2010年和2015年两期牧户回访调研数据,构建Probit和Tobit模型,探究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职业分化的影响,并运用分组回归检验草原补奖政... 本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草原、草原化荒漠5个不同草原类型区域,利用2010年和2015年两期牧户回访调研数据,构建Probit和Tobit模型,探究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职业分化的影响,并运用分组回归检验草原补奖政策对不同草原类型区域牧户职业分化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后,55.25%牧户发生职业分化,牧户职业分化现象明显。其中,48.40%的牧户向非牧户分化,仅6.85%的牧户向牧业户分化,总体呈非牧户分化倾向。(2)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牧户发生职业分化,显著促进牧户向非牧户方向分化,但其对职业分化程度的深化具有抑制作用。(3)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职业分化的影响因草原类型的不同而异,草原补奖政策在草甸草原区域促进牧户向牧业户分化,在其他草原类型区域促进牧户向非牧户分化。采用更改解释变量测度、增加控制变量和多种计量方法估计三类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成立。鉴于此,建议优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为牧户职业转型提供生计保障;注重人力资本有效积累,促进牧户向非牧户职业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草原补奖政策 牧户 职业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宁夏生态环境立法的完善
4
作者 刘芳 张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17-20,共4页
随着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从可持续... 随着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立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宁夏 生态环境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生态建设难题三解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学平 王茜 张璐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2期70-73,共4页
干旱带缺水、集体土地缺利、国有土地缺钱是宁夏生态建设的三大难题。盐池地处中部干旱带,近年来生态建设效果显著,值得中部干旱带其他地区借鉴。整合资源,调整政策,让农民在集体土地的生态建设中获利,可以实现生态建设、扶贫效益和国... 干旱带缺水、集体土地缺利、国有土地缺钱是宁夏生态建设的三大难题。盐池地处中部干旱带,近年来生态建设效果显著,值得中部干旱带其他地区借鉴。整合资源,调整政策,让农民在集体土地的生态建设中获利,可以实现生态建设、扶贫效益和国家投入的三个可持续发展。政治优势促进生态建设,生态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国有土地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宁夏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插花移民”推进精准脱贫--以宁夏平罗县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龙生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0-95,共6页
我国易地扶贫搬迁主要针对生态贫困区,可实现缓解贫困、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等多重目标,打破"贫困→环境退化→加剧贫困"恶性循环。宁夏平罗县"插花移民"采取"大分散、小集中"或"组团式&... 我国易地扶贫搬迁主要针对生态贫困区,可实现缓解贫困、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等多重目标,打破"贫困→环境退化→加剧贫困"恶性循环。宁夏平罗县"插花移民"采取"大分散、小集中"或"组团式"的方式,利用多个目标村庄,把移民分散安置到退出产权的农民所在村组集中(小集中),不进行集中安置,解决移民安置中"成本高、教育难、就业难、融入难"等问题。提高移民的生存能力,真正把移民"移活";最大限度盘活农村资源,提升脱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给移民后代带来希望,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性问题。"插花移民"是一项政策性强、创新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测算和利用农村客观存在的"插花移民"吸纳空间,及时跟进政策配套和部门协调以及农村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 插花移民 精准脱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雅静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7-32,共6页
宁夏具备葡萄酒产业发展所需的风土条件、优良产品品质和产业支持政策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如产业发展成本较高、产区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产区和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亟待提升等。今后的发展需从切实降低产业发展成本,... 宁夏具备葡萄酒产业发展所需的风土条件、优良产品品质和产业支持政策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如产业发展成本较高、产区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产区和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亟待提升等。今后的发展需从切实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抓促产区龙头企业长足发展,破解葡萄酒企业投融资困境,构建规范高效的葡萄酒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实施宁夏葡萄酒产区品牌塑造工程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产业 产业发展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建设的意蕴、根基与理路——以黄河流域宁夏段为视点
8
作者 王丛霞 杨丽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6-151,共6页
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宁夏总结出了包括植树种草模式、流域治理模式、治水兴水模式为主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贡献了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中国经验",探索了贺兰山生态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具备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示... 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宁夏总结出了包括植树种草模式、流域治理模式、治水兴水模式为主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贡献了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中国经验",探索了贺兰山生态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具备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的基础和条件。宁夏必须坚持从"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和"千秋大计"的战略高度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点作用,突出生态保护红线的底线作用,体现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作用,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的保障作用,努力在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示范区 根基 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人”带动乡村集体经济的原因探析——基于宁夏庆华村和深沟村的案例研究
9
作者 马思雯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11期15-19,共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不仅有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而且有助于同步提高物质生产能力与精神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能人”带动是农村集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不仅有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而且有助于同步提高物质生产能力与精神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能人”带动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宁夏庆华村和深沟村为案例,引入国家分析视角,从“外部促内生”与“内部促外引”两方面论述了“能人”为何能够带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这对进一步探索我国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新形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人 乡村振兴战略 集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物流的内在价值、现实挑战与实践构想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彩霞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49,共8页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是发展绿色物流的内生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擦亮绿色物流的鲜明底色、加速绿色物流的创新引擎、提升绿色物流的运行保障,以及增强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动力,赋能绿色物流发展。但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面临...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是发展绿色物流的内生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擦亮绿色物流的鲜明底色、加速绿色物流的创新引擎、提升绿色物流的运行保障,以及增强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动力,赋能绿色物流发展。但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面临着传统仓储设施的高污染、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高排放、过度包装快递的高消耗,以及良好物流生态缺乏等诸多现实挑战。所以,需要从激发创新活力,利用智能技术助力绿色仓储;开拓未来产业,发展低空经济赋能绿色配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态设计引领绿色包装;立足新发展格局,共建共享绿色物流生态等方面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物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绿色物流 科技创新 新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与绿色技术创新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彩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35,共6页
微观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以2010—2021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企业ESG表现能够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该结果在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及稳... 微观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以2010—2021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企业ESG表现能够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该结果在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ESG表现主要通过减少债务融资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等中间渠道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企业践行和树立ESG理念、推动绿色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绿色技术创新 融资成本 信息不对称 信息披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彤云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本文基于2020年和2022年我国农村地区相关调研数据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如下: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经替换因变量后检验该结论依然稳健;数字经... 本文基于2020年和2022年我国农村地区相关调研数据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如下: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经替换因变量后检验该结论依然稳健;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可支配收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缓解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不确定性、降低总消费需求不足、丰富社会关系和优化消费结构,进一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和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相比水平较低地区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就数字经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消费结构升级 农村市场 商贸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实践何以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被引量:1
13
作者 盛晓薇 杨志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171,共11页
数字智能时代新出现的虚拟实践,给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论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任何认识都应当通过产生这种认识和由这种认识指导的客观性实践或逻辑证明来证实或证伪。然而,学... 数字智能时代新出现的虚拟实践,给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论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任何认识都应当通过产生这种认识和由这种认识指导的客观性实践或逻辑证明来证实或证伪。然而,学界有观点认为虚拟实践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却不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的科学性都带来了一定挑战。事实上,虚拟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现实实践在虚拟世界的延伸,它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也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具体而言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检验:通过模拟现实世界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或行为对认识进行检验,通过虚拟实验对科学上的各种假说进行检验,通过在虚拟情景中运用逻辑证明方法来检验。虚拟实践的出现确实丰富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方式、内容以及主体的思维方式,但并没有否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认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并没有过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标准 真理 真理性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智慧供应链对流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慧 刘彩霞 王天琪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2-155,共4页
智慧供应链能通过更高效的即时供应链信息共享,打破传统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资源无效率错配和协同不畅等困境,从而加速流通要素的跨领域、多层次融合,激发流通创新的潜力。为探究智慧供应链对于流通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基于A股市场... 智慧供应链能通过更高效的即时供应链信息共享,打破传统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资源无效率错配和协同不畅等困境,从而加速流通要素的跨领域、多层次融合,激发流通创新的潜力。为探究智慧供应链对于流通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基于A股市场的商贸流通企业数据构建了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智慧供应链对于流通企业创新的影响,同时考虑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两个情境因素——去产能程度和市场发育程度。实证结果显示,智慧供应链对于流通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去产能和市场发育程度能进一步加强这种积极影响。据此,本文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供应链 流通企业创新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育发展难题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24
15
作者 孟筱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74-75,共2页
重塑乡村教育发展新生态,建构美好教育生活的乡村之路,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面对当前乡村教育的新难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多元文化知识建构促进学生生命力发展、强化家庭教育,多方发力,全面推动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家-社会”到“政党-国家-社会”:乡村治理研究的视角转换 被引量:11
16
作者 金玲 马良灿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99,共9页
运用“国家-社会”这一视角认知乡村治理问题,将会遮蔽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组织体系在其中的定位和作用。但实际上,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最本质的特征。在乡村治理研究中,宜将政党带回乡村治... 运用“国家-社会”这一视角认知乡村治理问题,将会遮蔽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组织体系在其中的定位和作用。但实际上,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最本质的特征。在乡村治理研究中,宜将政党带回乡村治理研究的中心,实现由“国家-社会”到“政党-国家-社会”的视角转换。这种视角转换,涉及对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组织及其乡村社会之间围绕乡村治理实践而形成的互动博弈关系、利益联结机制、治理运行逻辑、治理关系结构及其对乡村治理影响的深入探索。运用“政党-国家-社会”的三维分析视角能够克服“国家-社会”的理论缺陷,更契合并能有效解释中国乡村治理的组织关系、现实图景与实践逻辑。同时,这种视角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乡村治理研究的本土化认知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政党组织 乡村振兴 政党-国家-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反思: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历程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芝灵 王丛霞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81,共4页
追溯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历史渊源,从历史变迁与社会分工两个方面揭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产生的原因,同时进一步厘清当前农村各类股份合作制经济分化、发展与变异的趋势中表现出的问题,在现实中必须以集体劳动者所有权为原则,... 追溯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历史渊源,从历史变迁与社会分工两个方面揭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产生的原因,同时进一步厘清当前农村各类股份合作制经济分化、发展与变异的趋势中表现出的问题,在现实中必须以集体劳动者所有权为原则,并兼顾"一股一票"的资本所有权,才能保证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劳动利益主导趋势,避免国有资产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合作制 劳动者所有权 劳动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自治区域法治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玲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132,共5页
重视民族自治区域法治发展,提升区域社会治理的能力与水平,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意义重大。加强民族地方自治机关协商民主,注重民族自治区域府际合作治理,是民族自治区域法治发展与社会治理的两个重要路径。
关键词 自治区域 法治 治理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概念厘清、内生动力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雅静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9-153,共5页
作为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领域一次全面系统的结构化调整和精细化修正,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聚焦于参与主体的"全民性"、过程涵盖的"共建性"和目标锁定的"共享性"。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需要秉... 作为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领域一次全面系统的结构化调整和精细化修正,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聚焦于参与主体的"全民性"、过程涵盖的"共建性"和目标锁定的"共享性"。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需要秉持系统建构的思维,从理念、体系、制度等维度协同推进,其核心在于重塑多元主体治理理念和价值取向,架构政府与市场、社会三大治理主体协同共建的体系框架,并通过科学完备的制度支撑确保全民共享的目标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共建共享 社会治理格局 全民参与 内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生发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04-108,共5页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遵循“需求导向-技术赋能-要素流动”的实践逻辑,以此来打破“信息孤岛”、弥合“银发鸿沟”、实现“协同互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养老服务亟需完成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变、被动化向主动化转变、粗...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遵循“需求导向-技术赋能-要素流动”的实践逻辑,以此来打破“信息孤岛”、弥合“银发鸿沟”、实现“协同互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养老服务亟需完成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变、被动化向主动化转变、粗放化向精准化转变。在此基础上,要提高站位、响应需求,建设养老服务新高地;梳理业务、集成数据,描绘养老服务新场景;多维协同、流程再造,聚焦养老服务新成果;制度引领、保障供给,打造养老服务新生态。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养老服务体系 信息孤岛 银发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