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贯彻“以德治国”方略 把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1
作者 罗保铭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6,共4页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依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实践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结合天津实际,积极贯彻并坚持不懈地抓,就一定能把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就一定能...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依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实践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结合天津实际,积极贯彻并坚持不懈地抓,就一定能把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就一定能把“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德治国 精神文明建设 天津 思想道德建设 舆论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四代领导人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杜鸿林 万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117,共5页
在中国共产党近90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四代中共领导人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入探索中共四代领导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论与实践,能够促进我们不断深... 在中国共产党近90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四代中共领导人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入探索中共四代领导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论与实践,能够促进我们不断深化对学习型政党建设历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代领导集体 学习型政党 初步探索 继承与发展 升华与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传改革应配套进行
3
作者 邢春生 《理论月刊》 1987年第8期62-63,共2页
改革的宣传随改革而来,伴改革而往。八年多的实践证明,改革需要配套进行,宣传改革也需要配套进行。为什么宣传改革应当配套进行?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改革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有一个发生、发展、成熟直至终结的过程,其中每一... 改革的宣传随改革而来,伴改革而往。八年多的实践证明,改革需要配套进行,宣传改革也需要配套进行。为什么宣传改革应当配套进行?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改革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有一个发生、发展、成熟直至终结的过程,其中每一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配套进行 舆论宣传 客观要求 自身发展 实践证明 理论宣传 相结合 转变观念 最终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来源透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万奎 杜鸿林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56,共3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来源包括以下四方面:一为我国古人有关学习的思想,二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党学习的论述,三为我党三代中央领导人有关政党学习的理论,四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理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思想来源 学习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5
5
作者 杜鸿林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0-15,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一概拒绝构建体系,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形式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一概拒绝构建体系,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形式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对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学习观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万奎 杜鸿林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4期35-40,共6页
毛泽东认为,学习是"领导工作、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战斗力量和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他要求全党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业务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其它知识与本领,在学习中坚... 毛泽东认为,学习是"领导工作、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战斗力量和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他要求全党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业务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其它知识与本领,在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挤"和"钻",并注重建立学习制度。毛泽东的学习观对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的启示:善于学习是提升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中心环节;端正学风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前提;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学习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关键;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学习 学习观 学习型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杜鸿林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7-22,共6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这是对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党和政府在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进程中要确立科学的一元化指导思想,制定并实行正确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这是对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党和政府在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进程中要确立科学的一元化指导思想,制定并实行正确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要注重培养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的整合、平抑、投入、转换、评估、激励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 理论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导思想 根本尺度 一以贯之——学习江泽民同志2002年“四二八”讲话的体会
8
作者 杜鸿林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7,共5页
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统揽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当代中国,只有以“... 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统揽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当代中国,只有以“三个代表”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才能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任务要靠全党、全社会和哲学社会科学界共同努力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哲学社会科学 繁荣 发展 江泽民 “四二八”讲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及其现代内涵 被引量:4
9
作者 林建材 杨义芹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9期26-28,共3页
“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现实需要,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时代内涵。中西文化传统中的和谐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 “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现实需要,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时代内涵。中西文化传统中的和谐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三代领导集体的不懈探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赋予了和谐社会现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文化底蕴 现代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10
作者 李玉林 田晓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8年第4期55-56,共2页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一、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定社会观念形态的文化,与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一方面,经济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经济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五大报告 观念形态 政治 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现代化 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君劢与“科玄论战”再审视
11
作者 田晓 李玉林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2期37-39,共3页
张君劢曾是“科玄论战”中的“一造”主角。他的《人生观》演讲引发的思想大论战有着深厚思想文化背景,是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新旧文化思潮斗争的继续,是中国20世纪初文化思想领域的又一次交锋。“科玄论战”不仅是关于“人生观”的论... 张君劢曾是“科玄论战”中的“一造”主角。他的《人生观》演讲引发的思想大论战有着深厚思想文化背景,是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新旧文化思潮斗争的继续,是中国20世纪初文化思想领域的又一次交锋。“科玄论战”不仅是关于“人生观”的论战,而且与选择何种社会改造方案联系在一起。这场论战虽然失败了,但却成就了新儒学的一代开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君劢 科玄论战 科学 玄学 人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战术》与毛泽东战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景森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1期71-78,共8页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毛泽东战术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数次克敌制胜的战斗、战役和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新时期,毛泽东战术思想能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能打胜仗"目标和发展其他事业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战术思想 思想探析 克敌制胜 习近平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 战争 毛泽东 关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与时俱进 克服僵化思想——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几个问题的思考
13
作者 王全文 陈浙闽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4期3-6,共4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四项基本原则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贯通的统一关系。“两个先锋队”的提法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没有模糊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更不意味着党要成为“全民党”。我们要正确理解吸收新的社会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四项基本原则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贯通的统一关系。“两个先锋队”的提法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没有模糊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更不意味着党要成为“全民党”。我们要正确理解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的含义及其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