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被引量:
1
1
作者
靳文志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当今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它不仅代表了现代经济学的最高研究水平,也昭示了未来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但不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却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思想的影响。弄清马克思主义经济...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当今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它不仅代表了现代经济学的最高研究水平,也昭示了未来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但不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却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思想的影响。弄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关系,有利于确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穷人情结
2
作者
靳文志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86,共3页
穷人情结是相当一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大师共有的情结,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穷人情结不仅来源于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更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穷人情结,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意义和与时俱...
穷人情结是相当一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大师共有的情结,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穷人情结不仅来源于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更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穷人情结,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意义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大师
穷人情结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学的“忧郁”和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3
作者
靳文志
《理论月刊》
2005年第6期77-79,共3页
经济学的“忧郁”是指以李嘉图、马尔萨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一种早期的“忧患”意识。经济学的“忧郁”敲响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警钟,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和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反思,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
经济学的“忧郁”是指以李嘉图、马尔萨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一种早期的“忧患”意识。经济学的“忧郁”敲响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警钟,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和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反思,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的“忧郁”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忧郁”的经济学和“不道德”的经济学
4
作者
靳文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0,共2页
“忧郁”的经济学是指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人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忧虑。对于这种忧虑经济学家舒尔茨基本上是持否定的态度。他认为人类社会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其途径就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 ,通过实用知识的进步 ,来弥补...
“忧郁”的经济学是指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人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忧虑。对于这种忧虑经济学家舒尔茨基本上是持否定的态度。他认为人类社会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其途径就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 ,通过实用知识的进步 ,来弥补自然资源的短缺和不足 ,而对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却基本上没有涉及到 ,这明显是带有“不道德”经济学的色彩 ,并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郁”经济学
“不道德”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人”假定的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振贤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2期74-77,共4页
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提出了利己的、理性的“经济人”假定基本思想,建立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半个世纪以后,约翰·穆勒概括出“经济人”概念,并丰富了它的内涵。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效用最大化”...
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提出了利己的、理性的“经济人”假定基本思想,建立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半个世纪以后,约翰·穆勒概括出“经济人”概念,并丰富了它的内涵。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效用最大化”和“完全理性”发展了“经济人”假定,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从追求目标、理性、行为及其后果以及运用等方面对“经济人”假定作了进一步修正、补充和发展,带来了经济学的繁荣。“经济人”假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局限性,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
利己性
理性
西方经济学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两座里程碑——从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到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被引量:
2
6
作者
靳文志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6-58,共3页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做出了里程碑性质的贡献。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两座里程碑,...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做出了里程碑性质的贡献。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两座里程碑,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实践中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7
作者
徐秀红
姚胜安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3期62-65,共4页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没有内在联系。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意味着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并且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要把非劳动收入与剥削收入区别开来,不能把资产收入和是否雇工作为判别剥削的标...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没有内在联系。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意味着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并且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要把非劳动收入与剥削收入区别开来,不能把资产收入和是否雇工作为判别剥削的标准,而应依据获得收入的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作为判别剥削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劳动价值论
收入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8
作者
靳文志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4,共3页
任何一种科学的发展观都是建立在科学发展理念基础上的,而任何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的形成又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为其进行的铺垫和支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又为以人为本这一科学的发展理念,从基础...
任何一种科学的发展观都是建立在科学发展理念基础上的,而任何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的形成又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为其进行的铺垫和支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又为以人为本这一科学的发展理念,从基础理论上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论证,从而为科学的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理论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行合理消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
被引量:
5
9
作者
靳文志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1,共2页
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消费既使一个生产过程达到终点,又使下一个生产过程开始启动,消费对生产有着巨大的反作用。过度消费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适度的消费规模和合理的消费结构。
关键词
科学发展
合理消费
消费规模
消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被引量:
1
10
作者
徐秀红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39-41,110,共4页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社会始终追求的两大目标。公平与效率既存在着统一性,又存在着矛盾性,既是价值取向的问题,也是政策选择的问题。目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正确处理公...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社会始终追求的两大目标。公平与效率既存在着统一性,又存在着矛盾性,既是价值取向的问题,也是政策选择的问题。目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关键在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公平
效率
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应用分析与现实选择
11
作者
蔡承荣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4期69-72,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多次成功地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应用中主要存在工具的选择单一、缺乏"松紧"搭配的政策组合实践、财政和金融部门配合的步调不够一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多次成功地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应用中主要存在工具的选择单一、缺乏"松紧"搭配的政策组合实践、财政和金融部门配合的步调不够一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错位等问题。应采取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加强国债管理,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财政和银行的配合机制等措施,做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切实提高我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科学消费观
被引量:
3
12
作者
王起
《理论月刊》
2008年第5期132-134,共3页
消费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消费行为的先导,对消费什么,怎样消费等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消费观是以人为本的消费观,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消费观。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通过消费模式的...
消费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消费行为的先导,对消费什么,怎样消费等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消费观是以人为本的消费观,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消费观。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通过消费模式的合理化和消费结构的优化来实现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科学消费观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被引量:
1
1
作者
靳文志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理论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文摘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当今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它不仅代表了现代经济学的最高研究水平,也昭示了未来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但不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却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思想的影响。弄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关系,有利于确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
分类号
F091.9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穷人情结
2
作者
靳文志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理论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86,共3页
文摘
穷人情结是相当一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大师共有的情结,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穷人情结不仅来源于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更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穷人情结,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意义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大师
穷人情结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分类号
F0-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学的“忧郁”和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3
作者
靳文志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理论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理论月刊》
2005年第6期77-79,共3页
文摘
经济学的“忧郁”是指以李嘉图、马尔萨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一种早期的“忧患”意识。经济学的“忧郁”敲响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警钟,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和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反思,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
经济学的“忧郁”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理论创新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忧郁”的经济学和“不道德”的经济学
4
作者
靳文志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理论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0,共2页
文摘
“忧郁”的经济学是指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人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忧虑。对于这种忧虑经济学家舒尔茨基本上是持否定的态度。他认为人类社会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其途径就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 ,通过实用知识的进步 ,来弥补自然资源的短缺和不足 ,而对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却基本上没有涉及到 ,这明显是带有“不道德”经济学的色彩 ,并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
“忧郁”经济学
“不道德”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F0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人”假定的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振贤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理论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2期74-77,共4页
文摘
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提出了利己的、理性的“经济人”假定基本思想,建立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半个世纪以后,约翰·穆勒概括出“经济人”概念,并丰富了它的内涵。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效用最大化”和“完全理性”发展了“经济人”假定,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从追求目标、理性、行为及其后果以及运用等方面对“经济人”假定作了进一步修正、补充和发展,带来了经济学的繁荣。“经济人”假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局限性,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经济人
利己性
理性
西方经济学
市场经济
Keywords
economist ,selfishness, rationality,western economist, market economy
分类号
F09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两座里程碑——从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到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被引量:
2
6
作者
靳文志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理论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6-58,共3页
文摘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做出了里程碑性质的贡献。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两座里程碑,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Keywords
Malthus population theory
Human capital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分类号
F0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实践中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7
作者
徐秀红
姚胜安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理论经济学教研部
中共天津市委
党校
教务处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3期62-65,共4页
文摘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没有内在联系。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意味着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并且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要把非劳动收入与剥削收入区别开来,不能把资产收入和是否雇工作为判别剥削的标准,而应依据获得收入的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作为判别剥削的标准。
关键词
劳动
劳动价值论
收入
分配
Keywords
deepen
labour values
recognition
分类号
F014.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8
作者
靳文志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理论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4,共3页
文摘
任何一种科学的发展观都是建立在科学发展理念基础上的,而任何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的形成又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为其进行的铺垫和支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又为以人为本这一科学的发展理念,从基础理论上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论证,从而为科学的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劳动价值理论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分类号
F0-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行合理消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
被引量:
5
9
作者
靳文志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理论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1,共2页
文摘
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消费既使一个生产过程达到终点,又使下一个生产过程开始启动,消费对生产有着巨大的反作用。过度消费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适度的消费规模和合理的消费结构。
关键词
科学发展
合理消费
消费规模
消费结构
分类号
F065.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被引量:
1
10
作者
徐秀红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理论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39-41,110,共4页
文摘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社会始终追求的两大目标。公平与效率既存在着统一性,又存在着矛盾性,既是价值取向的问题,也是政策选择的问题。目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关键在体制。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公平
效率
收入差距
分类号
F01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应用分析与现实选择
11
作者
蔡承荣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理论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4期69-72,共4页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多次成功地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应用中主要存在工具的选择单一、缺乏"松紧"搭配的政策组合实践、财政和金融部门配合的步调不够一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错位等问题。应采取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加强国债管理,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财政和银行的配合机制等措施,做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切实提高我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分类号
F812.0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科学消费观
被引量:
3
12
作者
王起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理论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理论月刊》
2008年第5期132-134,共3页
文摘
消费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消费行为的先导,对消费什么,怎样消费等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消费观是以人为本的消费观,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消费观。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通过消费模式的合理化和消费结构的优化来实现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科学消费观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分类号
F014.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靳文志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穷人情结
靳文志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济学的“忧郁”和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靳文志
《理论月刊》
20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忧郁”的经济学和“不道德”的经济学
靳文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经济人”假定的演变与发展
王振贤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两座里程碑——从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到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靳文志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在实践中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徐秀红
姚胜安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靳文志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实行合理消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
靳文志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徐秀红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应用分析与现实选择
蔡承荣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科学消费观
王起
《理论月刊》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