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研究引向深入——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四十周年
1
作者 何敬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2期23-26,共4页
一早在建国初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就已经基本结束了,社会上除了还有少量的敌我矛盾外,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1956年6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对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 一早在建国初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就已经基本结束了,社会上除了还有少量的敌我矛盾外,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1956年6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对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做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题地位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1957年2月召开的第十一次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根据党的"八大"精神和国内外现实生活的实际,明确地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这一讲话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纲领性文献,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就连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也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我把这篇讲演看了几次。这一类的讲演是要多读的,既使这样,人们还是不能十分确定它们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引向深入 毛泽东 社会主义社会 表现形式 矛盾问题 阶级斗争 敌我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旗帜鲜明 言简意赅——邓小平理论文章的写作特点探析
2
作者 马宜生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5年第1期46-49,共4页
理论文章的写作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领导干部要能写理论文章,这是时代的要求。怎样才能写好理论文章?在这方面。《邓小平文选》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干部理论文章的写作,他指出;"拿... 理论文章的写作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领导干部要能写理论文章,这是时代的要求。怎样才能写好理论文章?在这方面。《邓小平文选》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干部理论文章的写作,他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文选 写作特点 领导干部 写文章 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路
3
作者 田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3期1-5,共5页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如何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时特别强调,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怎样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呢?我们认为,必须按照邓小平的思路去理解和探讨。一...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如何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时特别强调,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怎样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呢?我们认为,必须按照邓小平的思路去理解和探讨。一在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发展生产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邓小平理论 改革开放 基本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如何提高党校科研管理水平
4
作者 泊汪汶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2期60-62,共3页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中明确指出:"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科学研究是教学工作的基础",这不仅再次强调了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为我们全面开展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和保证。科研管理...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中明确指出:"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科学研究是教学工作的基础",这不仅再次强调了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为我们全面开展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和保证。科研管理工作就是制定科研规划,创造科研条件,激励科研人员,确保有计划、有组织地完成科研任务的过程。它主要包括科研人才的管理、科研信息的管理、科研成果的管理和科研"硬件"的管理等多方面。其中,人才管理是中心,"以人为本、为人服务"是科研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信息管理是基础,"掌握信息,提供信息"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成果管理是关键,"重在质量,多出精品"是科研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科研"硬件"是保障,"积极投入,合理利用"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我们认为,只有搞好这些方面的管理,才能推进党校的科研工作,才能真正把教学这个中心工作搞上去,进而提高党校整体工作水平,更好地完成新时期赋予党校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工作 科研工作量 党校科研 科研成果 管理水平 党校工作 新时期 教研人员 以人为本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国两制”构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运用与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贾锡萍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3期17-18,共2页
邓小平同志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敬请学界朋友指正。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探索国... 邓小平同志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敬请学界朋友指正。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探索国家的起源,揭示了国家的本质,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邓小平在"一国两制"构想中,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的理论观点,而且有所突破。一方面,坚持了国家本质的阶级性,强调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中国主体地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不变;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港澳台地区 国家本质 构想 邓小平 复合制 人民民主专政 地方政府 和平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问题的新思考
6
作者 何敬文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2-27,共6页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观点,目前一些人还存在着种种疑虑。其实,这些疑虑几乎都与传统的生产力要素观点有关。传统的生产力要素观点并没有反映马克思生产力要素思想的精义,因而它必然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相冲突。这说...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观点,目前一些人还存在着种种疑虑。其实,这些疑虑几乎都与传统的生产力要素观点有关。传统的生产力要素观点并没有反映马克思生产力要素思想的精义,因而它必然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相冲突。这说明,只有用马克思的生产力要素观点代替传统的生产力要素观点,才能揭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真谛,消除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疑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力量 第一生产力 劳动者 新思考 理论观点 生产力要素 物质生产力 决定性因素 自然科学 社会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日名将张自忠的进攻战
7
作者 贾锡萍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5年第3期49-52,共4页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在奉命率弱小兵力追截日军的途中奋战殉国,他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方面血染沙场的唯一一位兵团总指挥兼集团军总司令。至今他那慷慨悲壮的民族英雄形象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心中,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他壮烈的最后一...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在奉命率弱小兵力追截日军的途中奋战殉国,他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方面血染沙场的唯一一位兵团总指挥兼集团军总司令。至今他那慷慨悲壮的民族英雄形象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心中,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他壮烈的最后一刻予人的至深印象,也是由于他那永不衰竭的进取精神。他渴望进攻歼敌,"对日作战要奋勇向前,不准后退。"①时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对日采取单纯防御战略。"作战自取守势"②唯张自忠总是追求在进攻中主动打击敌人,就是在迫不得已的防守态势中,他也决不放弃以进攻的手段去挫败敌人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攻战 华北日军 进取精神 集团军 中华民族 部队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 临沂 民族自尊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
8
作者 贾锡萍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2期12-14,共3页
国际战略是国家决策者依据本国的性质和一定时期国内外的实际情况,为争取有利于本国的国际环境(安全环境与发展环境),在发展对外关系中所进行的较长时期的、全局性的谋划。国际战略的正确和明智与否,同国家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邓小平... 国际战略是国家决策者依据本国的性质和一定时期国内外的实际情况,为争取有利于本国的国际环境(安全环境与发展环境),在发展对外关系中所进行的较长时期的、全局性的谋划。国际战略的正确和明智与否,同国家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根据对当代国际形势的战略判断,提出了争取世界和平、发展自己的国际战略思想,并进行了深刻、精辟而系统地阐释。一、中国只有争取世界和平,才能发展自己邓小平指出:"为了使中国发展起来,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一论断并不仅仅是依据战争的灾难性归结出来的,更重要是要阐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周围世界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国际战略思想 世界和平 发展自己 国际环境 发展中国家 当今世界 发展环境 战争 对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子》的“胜而后战”思想
9
作者 贾锡萍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4年第2期41-43,38,共4页
"胜而后战"是《孙子》以较多笔墨阐述的一个基本的战争指导原则,在其整个军事思想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在以后的世代中得到了普遍的遵从和广泛的运用。充分弄清这个原则在《孙子》军事思想中的具体内涵,有助于我们更为全... "胜而后战"是《孙子》以较多笔墨阐述的一个基本的战争指导原则,在其整个军事思想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在以后的世代中得到了普遍的遵从和广泛的运用。充分弄清这个原则在《孙子》军事思想中的具体内涵,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和深刻地把握和理解《孙子》的军事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结局 孙子 战争指导 可能性 军事思想 深刻认识 战争进程 运用 必胜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特点
10
作者 何敬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5年第4期11-16,共6页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确切把握这些新特点,对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本人经过慎重研究,拟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归结为如下几...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确切把握这些新特点,对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本人经过慎重研究,拟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归结为如下几方面。不当之处,望学界同仁不吝赐教。一、人民内部矛盾主体的独立性众所周知,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按集合程度,我国人民内部利益主体分为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层次。新时期前后,我国各集体和个人利益主体的状况有明显不同。在新时期以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各集体利益主体的要求和行为统统纳入了国家计划管理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利益主体 独立性 新特点 高度集中 单一公有制结构 干群矛盾 矛盾主体 个人利益 计划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究竟什么是人民内部矛盾?
11
作者 何敬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8年第1期17-19,共3页
一同其它社会科学研究一样,人民内部矛盾研究应当有自己独特的对象。表面看,这个问题早已解决了,现在提出什么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似乎是多余的,而实际则不然。应当承认,在这个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最基本的问题上,我们的认识一直是比较模... 一同其它社会科学研究一样,人民内部矛盾研究应当有自己独特的对象。表面看,这个问题早已解决了,现在提出什么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似乎是多余的,而实际则不然。应当承认,在这个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最基本的问题上,我们的认识一直是比较模糊、混乱的。现举几例予以说明:例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我国当时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矛盾,除了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农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等之外,还包括"民主同集中的矛盾"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②、"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们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毛泽东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社会矛盾 人与人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 敌我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强商标的法律保护意识
12
作者 马宜生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4期24-27,共4页
商标是商品和商业服务的标记。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商标具有区别不同生产者或经营者生产或经营同类商品的功能;商标是商品质量的象征;商标具有广告宣传的作用;商标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当今国际经... 商标是商品和商业服务的标记。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商标具有区别不同生产者或经营者生产或经营同类商品的功能;商标是商品质量的象征;商标具有广告宣传的作用;商标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当今国际经济和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商标已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硝烟弥漫的商战中运用得十分娴熟的锐利武器。商标持有人依法所享有的商标专用权隶属于工业产权,是知识产权的组成部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快了商标立法的步伐,先后制定、颁布了《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意识 知名商标 知识产权 商标法 商标专用权 法律概念 国际注册 法律保护 名牌商标 经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刑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保护
13
作者 马宜生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2期36-38,共3页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并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部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法典的诞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完善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步骤。新《刑法》的...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并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部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法典的诞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完善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步骤。新《刑法》的修订和实施,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新《刑法》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突出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保护。《刑法·分则》第三章,专门设立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对那些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民经济和市场秩序的犯罪行为,诸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走私、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危害税收征管、侵犯知识产权、扰乱市场秩序等犯罪行为,在定罪量刑上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犯罪行为 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法律保护 单位犯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秩序 改革开放 主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14
作者 李志 王沛战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2期57-59,共3页
天津市区县局党校开展职称评审工作已十载有余,但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单独组建评审机构评定教师职称,仅始于1993年。几年来,通过评审,党校系统教师职称结构有了进一步改善,高中初级比例进一步趋于合理,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 天津市区县局党校开展职称评审工作已十载有余,但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单独组建评审机构评定教师职称,仅始于1993年。几年来,通过评审,党校系统教师职称结构有了进一步改善,高中初级比例进一步趋于合理,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实践证明,职称评审在党校系统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的做法是:一、学好用好政策职称评审涉及教研人员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必须吃透精神,做到客观公正,减少人为因素。这几年,各区县党校职称管理部门基本上能做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 职称评审 导向作用 学科建设 评审标准 职称结构 党校系统 党校教育 继续教育 教研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图书馆与职业道德建设
15
作者 王宝沅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4期28-31,共4页
一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知识与信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过一句话:"人类的物质文明如果毁灭了,但只要图书馆仍然... 一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知识与信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过一句话:"人类的物质文明如果毁灭了,但只要图书馆仍然存在,则人类的文明可以重现。但是如果人类的文明连同图书馆一起毁灭了,则人类的文明不可能恢复。这是因为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人类的百科全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当今世界,知识、信息、文献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作为社会信息系统之一的图书馆,其重要性因此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 现代图书馆 图书资料工作 经济发展 人类知识 图书馆事业 社会进步 文献信息 人类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现代迷信精神枷锁的有益探索——试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深远意义
16
作者 李志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8年第2期18-21,共4页
20年前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从理论上讲是马克思主义同教条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科学同迷信的较量;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讲,是对几十年来个人迷信的反思和清理,是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质及其认识论根源... 20年前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从理论上讲是马克思主义同教条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科学同迷信的较量;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讲,是对几十年来个人迷信的反思和清理,是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质及其认识论根源的深刻剖析,是对新的迷信"两个凡是"方针的根本否定,是对"左"倾思潮的有力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思想 真理标准大讨论 现代迷信 教条主义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 形而上学 思想解放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控制系统的度和权
17
作者 刘树森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4年第4期21-24,共4页
从领导活动产生的那一天起,领导活动就与控制结下不解之缘。没有控制就没有领导。不控制所有制的形式和构成,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不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就会影响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不控制税收,就不能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控制资... 从领导活动产生的那一天起,领导活动就与控制结下不解之缘。没有控制就没有领导。不控制所有制的形式和构成,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不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就会影响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不控制税收,就不能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控制资金的分配比例,就不会有最佳的经济效益;不控制交通秩序,城市就会陷入混乱;不控制细菌,疾病就会泛滥;……总之,离开了控制,领导的有序性就会遭到破坏,系统的整体优化就会丧失,系统效应也就只取负值。无政府主义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幻想摆脱社会控制。因此,控制是领导的必要条件。毛泽东同志说的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就是强调领导的控制作用。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由于阶级关系的对立,控制带有极大的强制性,控制唯控制者的意志为转移,这样的控制即是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系统 领导者 控制系统 领导活动 经济效益 系统状态 规定性 有序性 程序控制 社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 肩负起艰巨历史使命
18
作者 徐浩之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2期7-8,共2页
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他的逝世,对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留给我们的极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治党、治军、治国的法宝。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不仅要牢牢... 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他的逝世,对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留给我们的极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治党、治军、治国的法宝。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不仅要牢牢掌握好这个法宝,而且要为学习、研究和宣传这个法宝做出应有的贡献。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因此,认真实践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建设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关系跨世纪宏伟纲领的全面实现,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大事。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是实践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决议强调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党的理论工作者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现在,我们沉痛哀悼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对于党的理论工作者来说,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肩负起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就是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悼念。那么,怎样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肩负起艰巨的历史使命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历史使命 精神文明建设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同志 理论工作者 开放条件 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市场经济模式与传统文化的选择
19
作者 邱小玲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1期31-33,共3页
(一)现代市场经济是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载体,它的灵活有效性、公平竞争性和法规有序性等特征,决定了它对各种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是可以接受和适应的,具有较大的制度弹性、意识形态弹性、文化弹性和地域弹性。但由于每个国家的政... (一)现代市场经济是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载体,它的灵活有效性、公平竞争性和法规有序性等特征,决定了它对各种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是可以接受和适应的,具有较大的制度弹性、意识形态弹性、文化弹性和地域弹性。但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不同,市场经济在每个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式,例如有美、英、德、日、韩等市场经济模式。选择市场经济模式要依据本国的国情,适当的经济模式选择对经济的发展能起极大的推动作用。各国对市场经济模式的选择可以不拘于一种,也不必照搬别国的模式,完全可以依据本国政治和经济条件及文化传统等国情,选择适合于自己国情的经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模式 现代市场经济 传统文化 经济的 文化传统 经济发展 文化与经济 个人主义 模式选择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麟“自然的知行合一论”述评
20
作者 田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4期49-52,共4页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重要论题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学术背景下,贺麟运用其长期研究西方哲学所得的深厚学养,吸收西方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成果,对这一古老而常新的问题进行了颇具新意的阐发,提出了"自然的知行合一论&...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重要论题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学术背景下,贺麟运用其长期研究西方哲学所得的深厚学养,吸收西方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成果,对这一古老而常新的问题进行了颇具新意的阐发,提出了"自然的知行合一论"这一重要认识论命题。与此同时,他还在知行合一的前提下,进一步夸大"知"的重要性和主宰性,得出"知主行从"的唯心主义哲学结论。贺麟对知行问题的探讨,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增添了新的理论内涵和时代内容。一、对知行问题的新阐释《知行合一新论》是贺麟在1938年写的一篇论文。他认为这篇文章对知行问题作了较深广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贺麟 知行关系 生理活动 斯宾诺莎 理论内涵 意识活动 知与行 中国传统哲学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