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系统性转变的分析
1
作者 李载驰 吕铁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讨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问题时,需要跳出基于工业经济内核的“以特定技术为手段”的研究范式,深入探究社会数字化引发的资源配置、微观经济主体思维...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讨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问题时,需要跳出基于工业经济内核的“以特定技术为手段”的研究范式,深入探究社会数字化引发的资源配置、微观经济主体思维模式与选择行为等系统性变化。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系统性转变,表现为广泛数据化、广泛连接和数据聚合。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动创新模式变革,进而促进制造业创新活动增加、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通过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促进劳动分化和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推动制造业人力资本配置优化;通过推动企业投资经营活动数据化、改变消费者信息弱势地位和选择行为,促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优化。但数字经济也给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数字公正性、决策自主性、数据可靠性和广泛连接安全性等挑战,需要在制度、规则和法律层面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工业经济 “两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再造与多元参与:“村民自办文化”的实践机制——基于内蒙古邓村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继文 良警宇 辛媛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在我国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政策转型过程中,“村民自办文化”已经成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内生机制进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国家-社会”为理论分析视角,基于对内蒙古邓村“村民自办文化”实践的田野... 在我国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政策转型过程中,“村民自办文化”已经成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内生机制进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国家-社会”为理论分析视角,基于对内蒙古邓村“村民自办文化”实践的田野考察发现: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乡土社会内生主体在国家文化行政部门的政策推进下得以再造,文化供给主体日趋多元,形成了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志愿者、村民等多元主体构成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系统。通过政府的规范和引导、文化志愿者的组织和创作、村民的认同和支撑,多元文化主体在“村民自办文化”实践共同体中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联结的实践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 村民自办文化 多元主体 实践机制 文化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