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堰土地 异军突起——都江堰市乡镇企业的十年
1
作者 周烈勋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5-66,共2页
都江堰市人民用十年的艰苦奋斗,换来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现在,摆在人民面前的事实是。1978年到1987年十年间,总产值由2570万元上升到31490万元,增长11.25倍,已是农业总产值的1.71倍,占社会总产值的42.6%;总收入山1390万元... 都江堰市人民用十年的艰苦奋斗,换来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现在,摆在人民面前的事实是。1978年到1987年十年间,总产值由2570万元上升到31490万元,增长11.25倍,已是农业总产值的1.71倍,占社会总产值的42.6%;总收入山1390万元,上升到26368万元,增长20.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都江堰市 农业总产值 土地 社会总产值 艰苦奋斗 大发展 总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江堰市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对策
2
作者 徐振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1-62,共2页
1988年5月,经四川省政府转报国务院批准,撤销灌县,设立都江堰市。建市后,市委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分析都江堰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势与潜力,确立经济发展新的指导思想,制定经济建设的战略规划,选准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实施... 1988年5月,经四川省政府转报国务院批准,撤销灌县,设立都江堰市。建市后,市委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分析都江堰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势与潜力,确立经济发展新的指导思想,制定经济建设的战略规划,选准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实施各项新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开创都江堰市经济建设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都江堰市 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 干部群众 国务院 省政府 撤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给都江堰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3
作者 代兴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3-64,共2页
一、坚持生产力标准、在改革中不断前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都江堰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87年与1978年相比,社会总产值增长了2.46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66倍,财政... 一、坚持生产力标准、在改革中不断前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都江堰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87年与1978年相比,社会总产值增长了2.46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66倍,财政收入增长了1.5倍。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改革 都江堰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农村商品经济 财政收入增长 物质生活水平 产值增长 生产力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江堰“生态”开发写新篇
4
作者 张宁生 《经济前沿》 2002年第9期U008-U009,共2页
四川省八次党代会要求成都把实力做强、功能做优、形象做美、品味做高。都 江堰市作为天府源头,优美的生态是最大的特色和最大财富,也是历史与未来、 人与自然、经济与文化、社会与环境的关键结合部和最佳切入点。作为中国优秀 旅游城... 四川省八次党代会要求成都把实力做强、功能做优、形象做美、品味做高。都 江堰市作为天府源头,优美的生态是最大的特色和最大财富,也是历史与未来、 人与自然、经济与文化、社会与环境的关键结合部和最佳切入点。作为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届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 区,面对入世新形势,都江堰市委把省八次党代会精神与实际相结合,决心构造“生态大产业”平台,以生态强实力、靠生态谋发展,用生态提品位,奋力推进 新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生态开发 生态建设 都江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县(区)也是关键
5
作者 徐振汉 《理论与改革》 1988年第6期77-79,共3页
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现在的关键时期,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其中,搞活县(区)经济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城乡经济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 农村经济 农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