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特点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书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1期31-34,30,共5页
在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对外开放成功地进行了十五个年头,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因此,我们有可能对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进行研究和探讨,做些概括和分析。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原则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 沿海地区 资本主义 现代化建设 经济特区 独立自主 对外开放格局 管理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学习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论
2
作者 李开华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4年第2期2-6,共5页
社会主义改革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中... 社会主义改革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3页)这既说明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又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发展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解放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 上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产力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
3
作者 李开华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3期13-17,共5页
邓小平同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论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第一人。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本文拟就如何从生产力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谈以... 邓小平同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论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第一人。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本文拟就如何从生产力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谈以下三点学习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 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本质观 解放生产力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王书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9年第1期55-58,共4页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最近江泽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业式上就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学风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学风问题作了特别强调。他指出:“在人类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时...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最近江泽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业式上就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学风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学风问题作了特别强调。他指出:“在人类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时刻,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正确地分析和把握形势,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和改进全党的学习。这是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一个重要保证。”上述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中国现代化建设 革命和建设 几个问题 种结合 具体的历史的 邓小平理论 学风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的政治体制及其制约机制——赴香港学习考察报告
5
作者 王书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4期96-98,共3页
英帝国主义为了推行扩张主义,实现其拓展领土的欲望,于1840年发动中英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以失败而告终。1842年英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根据该条约的有关规定,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从此香港便沦... 英帝国主义为了推行扩张主义,实现其拓展领土的欲望,于1840年发动中英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以失败而告终。1842年英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根据该条约的有关规定,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从此香港便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而英国政府按照殖民地方式对香港实施治理。香港这个地方具有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因而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政治体制。 香港作为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自身失去了组织政府的能力,香港的大小政策都是由政府官僚按照英国政府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并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约机制 香港割让 文官制度 港督 学习考察 文官系统 英国政府 殖民地 公务员 国务大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理论贡献和认识缺陷——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40周年
6
作者 王书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7年第2期18-22,共5页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不存在矛盾特别是基本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长期没有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斯大林在1936年宣布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38年他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在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不存在矛盾特别是基本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长期没有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斯大林在1936年宣布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38年他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的论断,进而认为苏联人民在“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从此以后,社会主义社会无矛盾的观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逐渐盛行起来,以致占据统治地位。这种观点既违背了唯物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毛泽东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我国对外开放的若干两重性
7
作者 王书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2期11-14,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方针,它已广泛地贯彻到我国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济上的对外开放是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作为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方针,它已广泛地贯彻到我国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济上的对外开放是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作为一个双边关系的范畴,必然具有若干两重性的特征。对此笔者作些粗浅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我国现代化建设 管理经验 利用外资 内在根据 外在条件 精神文明建设 专业技术人才 资本主义 交流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8
作者 王书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4年第1期14-18,共5页
主体与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历史观的一对重要范畴。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主体是指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领导、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党和人民群众。而客体是指进入主体实践和认识范围的我国国情,包括经济、政治、文... 主体与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历史观的一对重要范畴。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主体是指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领导、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党和人民群众。而客体是指进入主体实践和认识范围的我国国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现状。主体与客体总是作为对立的两极而存在,但主体又总是通过实践同客体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就称为主体性,它包括主体的自主性、功利性和创造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丰富而深刻的主体性思想,是主体性思想在历史领域的应用和发挥。对此,本文作些探讨,以便从主体性角度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主体性思想 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 广大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重要范畴 创造性 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与市场经济
9
作者 王书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4年第2期15-17,共3页
主体与客观是一对普遍存在的哲学范畴,在经济领域就必然存在经济主体与经济客观这样一对哲学矛盾。所谓经济主体就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又称企业主体,主要是其中的经营者和职工。所谓经济客体就是进入经济主体实践和认识范围的... 主体与客观是一对普遍存在的哲学范畴,在经济领域就必然存在经济主体与经济客观这样一对哲学矛盾。所谓经济主体就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又称企业主体,主要是其中的经营者和职工。所谓经济客体就是进入经济主体实践和认识范围的经济生活。在科学的哲学看来,主体与客体总是作为对立的两极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创造性 经营者 企业主体 自主性 独立性 主体实践 经济主体 经济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
10
作者 王书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4年第4期19-22,共4页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已经成功地进行了15年,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有可能对我国改革的特点做些理论上的概括和分析。这对于深化改革,推进改革的发展,夺取改革的全面胜利,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和有益的。一、改革...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已经成功地进行了15年,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有可能对我国改革的特点做些理论上的概括和分析。这对于深化改革,推进改革的发展,夺取改革的全面胜利,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和有益的。一、改革发展的非均衡性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大国。各地情况十分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发展 社会主义改革 农村改革 邓小平文选 经济改革 非均衡性 经济体制改革 邓小平理论 政治体制改革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规定
11
作者 王书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4年第3期19-21,共3页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列宁认为:"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列宁认为:"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列宁选集》第4卷,第557页)毛泽东断言: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还要改革"。(《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18页)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革 本质规定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条件下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制度 邓小平文选 马克思恩格斯 自我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思考
12
作者 王书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6年第4期34-36,共3页
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是两个分属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相互独立的范畴,各自具有独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他们都共居于人类社会这个统一体中,因而他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对此,笔者作些粗浅的思考。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市场经济体制 辩证思考 市场经济的发展 理想信念 人的精神解放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模式 辩证统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