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行性论析
1
作者 刘田原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4,I0025,共7页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已经初具制度规模,然而公民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一直被“拒之门外”。公民是环境公共利益的最终受益者,从历史渊源、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和实践构想4个维度来看,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都具有可行性。在历史渊源维...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已经初具制度规模,然而公民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一直被“拒之门外”。公民是环境公共利益的最终受益者,从历史渊源、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和实践构想4个维度来看,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都具有可行性。在历史渊源维度,可以追溯至罗马法的公益诉讼。在理论基础维度,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虽然不是基于直接利害关系人的身份,但公民作为环境公共利益归属主体的一分子,可以作为利益代表提起诉讼。在现实意义维度,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例证,是公众参与的制度体现,有利于与其他原告主体形成互补。在实践构想维度,可以设置约束机制防范滥诉,可以运用包括胜诉奖励在内的多种激励机制提高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环境公共利益 环境公益诉讼 防范滥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和实践好行政法学原理中的“行政合法性”问题
2
作者 王先勇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6年第3期66-70,共5页
“行政合法性”既是行政法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也是行政法学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全方位和全过程地体现或反映在行政法所调整的国家行政领域里与国家行政权这一核心问题息息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 “行政合法性”既是行政法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也是行政法学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全方位和全过程地体现或反映在行政法所调整的国家行政领域里与国家行政权这一核心问题息息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上。它要求国家“行政人”及其公务员行使国家行政权资格的取得和行政权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合法性 行政人 “法” 行政公务行为 国家公务员 国家行政权 行政行为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行政法律关系 其他规范性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法学的概念误区、理论明鉴及空间重塑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妮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115,共11页
人工智能的充分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法学的保驾护航。然而,审视人工智能法学的研究领域,发现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人工智能法学存在概念误区与理论误区,如不及时予以厘清则可能会影响我国人工智能法学的健康、有序发展。现有人工智能法学研... 人工智能的充分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法学的保驾护航。然而,审视人工智能法学的研究领域,发现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人工智能法学存在概念误区与理论误区,如不及时予以厘清则可能会影响我国人工智能法学的健康、有序发展。现有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中存在的分级误区、技术误区、程度误区、逻辑误区成为学科发展的藩篱,弱人工智能视阈下的单一应景探讨与人工智能对传统法律规范、社会风险防控、依法治理的挑战成为人工智能法学理论发展的瓶颈。横向维度,人工智能对传统法律规范中的公法与私法分隔语境造成了冲击;纵向维度,人工智能对传统法律规范的挑战跨越了安全、权利、治理的进阶式层次,使得人工智能的技术性风险在宏观与微观视角中呈现多样性。故而,人工智能法学的空间重塑应以理念原则与应用规则的维度展开,将宏观与微观的视角相结合,让体系融入思考,让算法进入法律,此为人工智能法学理性发展、拓展研究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隐私权 算法黑箱 空间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财政的法定主义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崔巍 胡业勋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47,共5页
公共财政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理论法学也越来越关注。由于我国传统上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国家财政,所以在国家和社会转型到市场经济背景下,依然带有很多"计划财政"的影子,说明我国的公共财政尚欠完善,实质表现为行政主... 公共财政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理论法学也越来越关注。由于我国传统上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国家财政,所以在国家和社会转型到市场经济背景下,依然带有很多"计划财政"的影子,说明我国的公共财政尚欠完善,实质表现为行政主导型的政府财政模式。政府财政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民主财政、法治财政、人权财政,即蕴含着法定主义的本质属性。研究并规制政府财政,实则探寻依宪治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政 法定主义 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民主视角下的议事程序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华 林丽慧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80,共5页
议会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有序的事务,是一种整合多元利益并使之合法化的活动过程。议会代议功能的实现须以议会程序作为保障。通过完善议会程序来回应协商民主的挑战,是当今议会制度面临的主要课题。从协商民主和正当程序的角度来观察议... 议会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有序的事务,是一种整合多元利益并使之合法化的活动过程。议会代议功能的实现须以议会程序作为保障。通过完善议会程序来回应协商民主的挑战,是当今议会制度面临的主要课题。从协商民主和正当程序的角度来观察议会程序,将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革命。为更充分地展示议会程序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功能,有必要专门对议事程序中的提议与筛选、对立与对话、表决与结果等构成要素,加以重新审视和探索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会 协商 议事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中政府行为的受控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华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3-137,共5页
当代社会治理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而政府在社会宏观治理层面无疑居于主导地位,扮演着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的双重角色。现代社会管理学认为,无论是管理还是服务,都有赖于相应行为主体的主动性,都有赖于相应行为规范的制度化。而... 当代社会治理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而政府在社会宏观治理层面无疑居于主导地位,扮演着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的双重角色。现代社会管理学认为,无论是管理还是服务,都有赖于相应行为主体的主动性,都有赖于相应行为规范的制度化。而中国政府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的奋斗历程,深刻表明了在法治状态下追求政府公权的受控性和有效性这一必然趋势。社会公众对公权受到控制和公权提供服务的强烈吁求。必将大大推动政府走向具体法治与具体善治的统一。为此,应当努力构建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公众参与制度,努力提升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行政能力,努力完善权利救济的各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法治 善治 服务型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开放式决策中的公民意见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胡业勋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4年第2期60-63,共4页
继杭州开放式决策提出之后,各地区纷纷兴起了"开放式决策"模式的创新探讨。公民意见抉择作为开放式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关键,在现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具有自身的正当性。但囿于公民意见的合理性存疑、繁杂性及行政决策... 继杭州开放式决策提出之后,各地区纷纷兴起了"开放式决策"模式的创新探讨。公民意见抉择作为开放式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关键,在现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具有自身的正当性。但囿于公民意见的合理性存疑、繁杂性及行政决策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公民意见存在抉择的困惑性,决策科学化难以实现。基于此,我们应该遵循以决策法治化保障决策科学化的思路,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公民意见抉择的制度进行建设,从而促进决策科学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决策 公民意见 公民参与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共治路径构建--以公私权力冲突为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业勋 王彦博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5,共9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诱发的社会风险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了全新挑战,社会共治作为公私权力合理配置下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方式,是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方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权力性质差异、外界状态刺激、特殊场域加剧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诱发的社会风险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了全新挑战,社会共治作为公私权力合理配置下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方式,是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方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权力性质差异、外界状态刺激、特殊场域加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致使权力平衡被打破,进而呈现出公权力异化、私权力无序以及衔接错位等多种权力冲突的现实样态。构筑突发事件中社会共治的路径,需立足于权力冲突的内在机理,着眼于权力平衡要素,从机理更新、模式创新、结构延展以及导向过渡四个维度加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共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权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与传媒 被引量:1
9
作者 庆玲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z1期100-101,共2页
  司法与传媒作为两种独特的社会实践,彼此之间相互需要、相互作用,有着广泛而密切的关系.在我国,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传媒监督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2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司法与传媒作为两种独特的社会实践,彼此之间相互需要、相互作用,有着广泛而密切的关系.在我国,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传媒监督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2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这就为大力推进传媒监督包括对司法的监督提供了政策的依据.同时,上述规定,确立了传媒监督的法律依据和宪法地位.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活动当然也包括司法活动和司法人员都不应拒绝和逃避媒体的监督,否则就与宪法原则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 司法公正 案件 公开审判 限制 传媒监督 司法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思想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灵魂
10
作者 王建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8-91,共4页
“三个代表”思想,不仅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且也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思想,对于党所领导的中国法治建设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表现为:推进法治建设的强大动力;引导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评... “三个代表”思想,不仅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且也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思想,对于党所领导的中国法治建设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表现为:推进法治建设的强大动力;引导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评判法治建设的综合尺度;体现法治建设的终极目的。因而,“三个代表”思想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内在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法治建设 法治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赔偿的范围
11
作者 邵晏生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z1期94-95,共2页
  刑事赔偿又称冤狱赔偿,是指国家侦察、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违法实施侵权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依法由国家承担的赔偿责任.刑事赔偿范围是刑事赔偿中的一个重要...   刑事赔偿又称冤狱赔偿,是指国家侦察、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违法实施侵权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依法由国家承担的赔偿责任.刑事赔偿范围是刑事赔偿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指国家应当对哪些刑事侵权事项承担赔偿责任.刑事赔偿范围划分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刑事赔偿的效果.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5条和第16条的规定,国家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事项包括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类,本文拟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就刑事赔偿范围的具体内容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赔偿 人身权 财产权 监狱管理 产权 国家赔偿法 刑事赔偿责任 司法机关 公安机关 刑事程序法 刑事诉讼法 执行职务 执行公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角色重构与制度安排研究——基于多元合作治理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8
12
作者 邵兴全 胡业勋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7-168,共12页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社区治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管制型社区治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利益主体多元化的需求。尤其是企业作为社区利益相关之一,向社区政府缴纳各种税金,保护社区环境,吸纳社区劳动力,解决社区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社区治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管制型社区治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利益主体多元化的需求。尤其是企业作为社区利益相关之一,向社区政府缴纳各种税金,保护社区环境,吸纳社区劳动力,解决社区就业问题,积极参与社区慈善事业。但基于政府及其附属居委会是社区治理的核心力量的观点,对于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研究。为此,在检讨既有企业参与社区治理文献的基础上,借鉴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研究成果,重塑社区治理的格局,提出多元合作治理框架,阐述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实现路径,以期对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社区治理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依法行政指标体系的路径思考
13
作者 赵明 包恒 《党政研究》 2016年第6期116-122,共7页
依法行政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对国家和地区法治建设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科学、合理、正当的依法行政法治评估体系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政府执法水平提升的关键。针对我... 依法行政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对国家和地区法治建设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科学、合理、正当的依法行政法治评估体系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政府执法水平提升的关键。针对我国现行依法行政指标体系的特点和不足,应逐步引导依法行政评估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第三方机构共同主导过渡,增加评估的民众参与度,增强评估指标体系的针对性,增加评估指标的可量化度,有效使用评估结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 法治政府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视域下法治链条与数字经济的印合:被动适应与主动保障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妮 汪家颖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4-74,共11页
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我国已经把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数据安全风险、数字市场垄断等问题,亟待法治提供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法治在解决数字经济现实问题时却呈现出法... 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我国已经把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数据安全风险、数字市场垄断等问题,亟待法治提供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法治在解决数字经济现实问题时却呈现出法律制度供给乏力、个人数字权利不明晰以及执法机制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等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则是法治链条不能与数字经济“三链条”形成良好的衔接甚至出现错位。因此,置于数据视域下,以法治链条的被动适应与主动保障去纾解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现实困境才是明智之举。在被动适应上,以立法补强个体数字权利保障,以执法纠错完善数字市场反垄断与容错机制,以数字司法持续接近数字正义的实现;在主动保障上,以立法创新推进数据有序共享交换,以执法突破构建数据算法监管体制,以智慧司法构建人工智能司法服务,以主动守法推动数字合规市场形成。在此基础上,法治顶层设计与数字底层逻辑形成协调联动、互为助力,为最终形成完备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数字经济 法治链条 法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行为的表达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秉昌 《党政研究》 2016年第2期114-121,共8页
语言和行动是人类社会思想情感交流的两种基本工具。既无言语又无动作的沉默,仅是对交流工具的逻辑推演组合,不是社会实践中的交流方式,不因法律对它的关注而成为行政行为的表达方式。行政行为是需要交流和传承的范畴,行政行为的表达方... 语言和行动是人类社会思想情感交流的两种基本工具。既无言语又无动作的沉默,仅是对交流工具的逻辑推演组合,不是社会实践中的交流方式,不因法律对它的关注而成为行政行为的表达方式。行政行为是需要交流和传承的范畴,行政行为的表达方式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动作形式、言行并用形式。作出行政行为,应当选取最能有效传达行政意图的表达方式,并通过记录、录音、摄像等方式整理成卷宗,存档备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行为 表达方式 档案 卷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托法的特有原则
16
作者 吴涛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z1期82-83,共2页
  目前,随着<投资基金法>立法进程的加快,作为<投资基金法>母法的<信托法>再一次受到法律界和金融界专家和学者们的关注.笔者认为,在贯彻民法理论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如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平等原则、权利...   目前,随着<投资基金法>立法进程的加快,作为<投资基金法>母法的<信托法>再一次受到法律界和金融界专家和学者们的关注.笔者认为,在贯彻民法理论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如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平等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信托法要在实践生活实现价值,还必须坚持以下特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法 确定性 独立性 特有原则 受益人 金融法 信托财产 信托资产 受托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侵占罪之侵占行为
17
作者 彭洪毅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z1期92-93,共2页
  就词义而言,"侵占"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侵占是指非法占有别人的财产.我国宪法第12条:"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其中使用了"侵占"...   就词义而言,"侵占"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侵占是指非法占有别人的财产.我国宪法第12条:"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其中使用了"侵占"一词.刑法第271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也是用了"侵占"一词,但是这三者乃至其他众多场合所说的侵占均是广义的,泛指以种种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占罪 我国刑法 合法持有 处分 惩罚 他人财物 侵占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