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市场机制 加快小城镇建设——关于四川省小城镇建设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德骥 文爱民 +2 位作者 郑国玺 傅志康 李新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是加快农村过剩人口向县城及县以下城镇转移 ,逐步解决人与耕地严重失衡的矛盾 ,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所谓城市化 ,就是化农民为市民 ,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二产业、三产业 ... 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是加快农村过剩人口向县城及县以下城镇转移 ,逐步解决人与耕地严重失衡的矛盾 ,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所谓城市化 ,就是化农民为市民 ,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二产业、三产业 ,化传统农业的生产、交换和生活方式为现代生产、交换和生活方式。深刻认识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消极影响 ,突破体制性障碍。实行“大中小并举 ,以小城镇为主”的基本方针。运用市场机制 ,动员民间力量投资小城镇建设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 ,探索适应市场机制的土地流动方式 ,使小城镇建设充满活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市场机制 小城镇 基础设施 中小型企业 建设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党校短班哲学专题教学的初步探索
2
《理论与改革》 1987年第1期60-62,共3页
随着党校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正规化办学逐步发展,各级党校开办的班次,将逐渐过渡为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综合培训,短班将占较大比例。怎样搞好短班的哲学原理教学,这是摆在各级党校哲学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前一段教学实践,我们感到... 随着党校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正规化办学逐步发展,各级党校开办的班次,将逐渐过渡为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综合培训,短班将占较大比例。怎样搞好短班的哲学原理教学,这是摆在各级党校哲学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前一段教学实践,我们感到短班的哲学原理以专题教学较为适宜。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时间不允许系统讲授。短班一般是几个月一期,属岗位职务培训性质。一期中往往需要学习几门学科的有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教学 哲学原理 岗位职务培训 综合培训 岗位培训 理论联系实际 毕业时间 思想路线 辩证关系 要害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体系和哲学现代化的研究
3
作者 彭泽农 《现代哲学》 1987年第3期58-60,共3页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逐渐地兴起了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热潮。“哲学现代化”的呼声;出现于“体系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探讨这种状况得以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背景,揭示其实质,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现实背景 哲学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历史原因 哲学思想 哲学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重新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私立院校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中华三育研究社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睿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5-80,共6页
中国的私立院校诞生于清朝晚期,随着中西交流日益密切,具有近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先后在大江南北出现。中华三育研究社将培育职业技术人才作为办学的主要方向,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育人体系,确立了半工半读的教学制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 中国的私立院校诞生于清朝晚期,随着中西交流日益密切,具有近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先后在大江南北出现。中华三育研究社将培育职业技术人才作为办学的主要方向,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育人体系,确立了半工半读的教学制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发挥出重要的历史作用,如向社会输送了技术型人才、普及了平民教育、推动了社会发展。其为当前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参照,要促进中高职协同育人、推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大力培养综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华三育研究社 职业教育 工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观:现代企业管理之魂 被引量:6
5
作者 单孝虹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92,共2页
文章通过对价值观建设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的分析,指出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目标定位的基础,是企业凝聚力的黏合剂。因此必须重视企业价值观的构建,适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促进企业发展的价值观。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价值观 企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本在于提升制度效率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静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34,260-261,共13页
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问题的症结之一。理解中国问题一要讲发展成果巨大,二要讲发展成本巨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国愿景必须讲两低:发展成本低,社会风险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难,在于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规律难以逾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缓... 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问题的症结之一。理解中国问题一要讲发展成果巨大,二要讲发展成本巨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国愿景必须讲两低:发展成本低,社会风险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难,在于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规律难以逾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缓慢,外生机会压制内生机会,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巨大惯性,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的错位,以及既得利益格局的主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本在于提升制度效率。为此,需要努力降低制度成本,有效地提高决策效率,认真地做好制度供给,合理地定位利益结构,积极地推进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方式 转变 制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工的农民向何处去──“民工潮”发展趋势预测
7
作者 郑国玺 刘德骥 李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11,共3页
打工的农民向何处去「民工潮」发展趋势预测■郑国玺刘德骥李新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大地上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数千万的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冲破传统的城乡、地区分隔,由农村向城镇、由内地向沿海涌动,引起... 打工的农民向何处去「民工潮」发展趋势预测■郑国玺刘德骥李新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大地上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数千万的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冲破传统的城乡、地区分隔,由农村向城镇、由内地向沿海涌动,引起了国人的关注、议论、思考。对于这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潮” 发展趋势预测 中西部地区 回乡创业 下岗职工 经济发展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民工流 智能型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学习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笔谈
8
作者 郭伟 郑国玺 +1 位作者 陈更生 王宇治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2,共2页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纲领性文件。为了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讲话的基...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纲领性文件。为了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讲话的基本精神,本刊编辑部特组织本期笔谈,旨在推动学习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纲领性文件 江泽民 党的领导 学习 民族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完形:一种新的诗歌审美意象分类模式
9
作者 王世达 陶亚舒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16-121,共6页
对诗歌中呈现的复杂的意象内容进行分类研究,是诗歌意象研究的基础工作。我国古人之意象分类研究多矣。从唐司空图的廿四诗品(雄浑、典雅、绮丽、自然、飘逸……)、美夔的诗有四种高妙(理、意、想、自然)、到清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 对诗歌中呈现的复杂的意象内容进行分类研究,是诗歌意象研究的基础工作。我国古人之意象分类研究多矣。从唐司空图的廿四诗品(雄浑、典雅、绮丽、自然、飘逸……)、美夔的诗有四种高妙(理、意、想、自然)、到清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章学诚的“天地自然之象”与“人心营构之象”,可说百卉纷呈,各有千秋。但古人的意象分类研究基本是对意象的风格、意境或创造途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成因素 完形性 郑板桥 并置意象 视知觉 营构 分类研究 对象主体 古人 诗歌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野中的社会存在
10
作者 王世达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6-48,79,共4页
人类意识的发生学——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发生,是一种认识现象,又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对认识现象,应该揭示人类如何可能产生高度凝炼的范畴和形式体系,以达到对世界和自身关系的总体性的观念把握。对社会历史现象,应该揭示人类意识... 人类意识的发生学——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发生,是一种认识现象,又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对认识现象,应该揭示人类如何可能产生高度凝炼的范畴和形式体系,以达到对世界和自身关系的总体性的观念把握。对社会历史现象,应该揭示人类意识的发生、发展,是一种历史与逻辑一致的自然历史过程和主、客体一致的能动创造过程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存在 人类意识 个体意识 自然历史过程 创造过程 历史现象 社会意识 社会关系 形式体系 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然性
11
作者 王世达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88-88,共1页
夜半醒来,夜雨的淅沥,夜风的呻吟,从黑暗中传人耳际的时候,我常常惊异地想:我是怎么成为今天的我的呢?我是怎么来到现在这个生活位置,这个特殊的时空的呢?“我猛然发现自己就在这里,没有人请我来,也没有人批准我来,我是被“扔”到这个... 夜半醒来,夜雨的淅沥,夜风的呻吟,从黑暗中传人耳际的时候,我常常惊异地想:我是怎么成为今天的我的呢?我是怎么来到现在这个生活位置,这个特殊的时空的呢?“我猛然发现自己就在这里,没有人请我来,也没有人批准我来,我是被“扔”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我被自已这一想法深深地震动了。我感到人生的起点就象掷骰子一样,它的偶然性深深植根于一些无法逃避的事实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然性 命运 生活位 耳际 深植 无法逃避 夜风 掷骰子 夜雨 机敏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
12
作者 王世达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5-96,共2页
你和我每天都在这生活之流里跋涉。我们工作、吵闹、建设、破坏,相互扶助,也相互摩擦,甚至打斗。匆匆逝去的岁月记录着我们的辛劳、烦恼、痛苦和总是不能完全兑现的希望。就是那些成功者,也不免象泰戈尔一样,发现在名誉的荒芜不毛的高处... 你和我每天都在这生活之流里跋涉。我们工作、吵闹、建设、破坏,相互扶助,也相互摩擦,甚至打斗。匆匆逝去的岁月记录着我们的辛劳、烦恼、痛苦和总是不能完全兑现的希望。就是那些成功者,也不免象泰戈尔一样,发现在名誉的荒芜不毛的高处,简直找不到一个遮身之地。 你和我每天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怎样从混沌的现实世界理出一个头绪。然而,对“过去”有全盘看法的人很多;对“将来”有精到认识的人也不少;对“当今”有全盘而精到看法的人却如凤毛麟角。世上有几个不淹没在“当今”的混沌中呢? 难道一个人不随时需要超越么?难道一个人,正如狄德罗所说,不需要为自己的心灵,加这上一个能使自己置身尘俗之外的望远镜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与哲学 宗教 人生境界 哲学家 每天都 “过去” 狄德罗 现实世界 望远镜 六经皆我注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讨论述要
13
作者 鲍刚毅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46-48,共3页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讨论述要鲍刚毅1992年邓小平同志巡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发表以后,社会主义革质问题就成为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将1993年以来学术界的讨论概述如下。一、社会形态与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讨论述要鲍刚毅1992年邓小平同志巡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发表以后,社会主义革质问题就成为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将1993年以来学术界的讨论概述如下。一、社会形态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形矿'这一范畴与社会主义本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论 传统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 共同富裕 社会公平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工具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荀子思想中的“身体”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炯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0年第4期80-82,共3页
对于中国古代思想中"身体"的研究是当下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考察荀子思想中对于"身体"的认识。荀子思想中的"身体"不等于当下语义环境中所理解的"肉体",它在实质上应该是一种"身体... 对于中国古代思想中"身体"的研究是当下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考察荀子思想中对于"身体"的认识。荀子思想中的"身体"不等于当下语义环境中所理解的"肉体",它在实质上应该是一种"身体系统"或"身体结构",它主要由形体之身、心神之身和血气之身三个层面构成。对于"身体"的这种理解还反映在荀子对于"性—情—欲"、对于"化性起伪"等思想的表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苟子 身体 心神 性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的关系浅析
15
作者 敬明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6期8-12,共5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国理论界以至全党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的结果,是重新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为恢复党的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九年以后,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国理论界以至全党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的结果,是重新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为恢复党的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九年以后,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又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并且指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实践标准 十一届三中全会 生产力发展水平 密切联系 马克思主义 真理性 实践检验 历史条件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诸因素的合理组合推动生产力发展
16
作者 赖朝荣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生产力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生产关系以及其它的推动作用。而是正象任何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它内部矛盾一样,生产力也是在其固有的由诸要素所构成的内部矛盾推动下发展的。生产力内部矛盾又对立又统一变化过程,突出表现为生产力诸... 生产力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生产关系以及其它的推动作用。而是正象任何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它内部矛盾一样,生产力也是在其固有的由诸要素所构成的内部矛盾推动下发展的。生产力内部矛盾又对立又统一变化过程,突出表现为生产力诸因素逐步趋向合理组合过程。一般说,生产力系统诸因素合理组合推动生产力发展,有四种情形: 第一,生产力诸因素在质量上的结合。这是指生产力诸因素构成生产力系统时,在物质属性上互相适应的那种联系状态。这种联系实质上就是生产力诸因素之间互相提供生产条件,互相进行实物补偿和技术性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诸因素 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因素 合理组合 能量传递 内部矛盾 劳动者 突出表现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着力解决的四个重要问题
17
作者 李新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6年第4期2-5,共4页
全党上下在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过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反映是:《决议》写得很好,关键看能否落实。回顾历史,我们也有过很好的决议和这样那样的部署及要求。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思想建设 思想道德 《决议》 文化建设 重要问题 共产主义 道德良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经世视阈下的明清之际“废银”思潮研究
18
作者 胡游杭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198-206,共9页
明代的白银货币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重大变革性事件,而亲历这一历史进程的中国知识精英却呈现出对于白银货币的批判性倾向,主张“贱银”甚至“废银”的思潮几乎成为明清之际货币改革思想的共识。白银在晚明成为社会主要货币和财税结... 明代的白银货币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重大变革性事件,而亲历这一历史进程的中国知识精英却呈现出对于白银货币的批判性倾向,主张“贱银”甚至“废银”的思潮几乎成为明清之际货币改革思想的共识。白银在晚明成为社会主要货币和财税结算形式的制度性根源在于明朝官方货币政策的全面失败以致货币主权的丧失,而白银以非法定铸币的银两形式存在并运行则彻底激化了明朝财税体系的结构性矛盾。“废银”主张正是这一时代为整顿重建国家货币财政制度体系而浮现的侧影,以对治货币主权丧失的症结,保障国家财政金融安全。明清之际的“废银”思潮是该时期的思想家为倡导经世致用之学而在制度论的思维框架下,应对近代早期国家社会财富金融化与重建制度文明的重要探索,其中蕴藏的精神遗产对当代亦有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货币 废银论 货币主权 财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