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对东北的战略方针及其形成过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永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8-92,共5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对东北的战略方针及其形成过程。共分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根据抗战后东北的形势确定了独占东北的战略方针,并为独占东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二是形势急转直下,中共中央及时地调整战略部署,制定了... 本文主要阐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对东北的战略方针及其形成过程。共分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根据抗战后东北的形势确定了独占东北的战略方针,并为独占东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二是形势急转直下,中共中央及时地调整战略部署,制定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方针。三是根据形势的变化,确定了重新占领和控制部分大城市与主要铁路干线的战略方针。四是最终确定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并论述了创建根据地的必要性,根据中共中央创建根据地的指示,在东北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 东北 战略方针 形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与发展论坛”述略
2
作者 郑晓亮 王永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67,共3页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及胡锦涛视察东北时的讲话精神,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2004年7月7日至8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吉林省委联合举...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及胡锦涛视察东北时的讲话精神,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2004年7月7日至8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吉林省委联合举办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与发展论坛”在长春隆重举行。论坛组委会收到论文、建议等共163篇。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王万宾,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刘东辉等出席论坛并讲话。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技术创新 人力资源 投资结构 东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分析与理性思考
3
作者 郑晓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2-25,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出发 ;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定位。计划经济的历史性贡献主要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局限性主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出发 ;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定位。计划经济的历史性贡献主要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局限性主要是忽视价值规律 ,束缚商品经济发展 ,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三个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分析 "三个代表" 理性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东北"一五"建设的经验 加速推进老工业基地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龚兴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4,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业待举,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国际复杂的背景下,适时从军事斗争转入经济建设战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掀起了以156项大工程为重点的"一五"经济建设高潮。"一五"建设是成功的,历史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业待举,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国际复杂的背景下,适时从军事斗争转入经济建设战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掀起了以156项大工程为重点的"一五"经济建设高潮。"一五"建设是成功的,历史性贡献功不可没,其精神和经验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一五”建设 老工业基地建设 经济建设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制度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