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
1
作者 迟子茗 唐晓华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9,共14页
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绿色发展的赋能作用加速显现,其如何作用于清洁生产开始受到学界深度关注。厘清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影响的理论机制后,利用2006—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绿色... 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绿色发展的赋能作用加速显现,其如何作用于清洁生产开始受到学界深度关注。厘清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影响的理论机制后,利用2006—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促进了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机制检验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优化劳动力配置和改进能源利用方式赋能中国城市绿色发展。异质性检验发现,资源再生型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城市、沿海城市与中心城市工业机器人应用带来的绿色绩效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应推动中国工业机器人渗透,扩展绿色生产应用场景,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城市绿色发展 劳动力配置 能源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基于南通2336位村干部的问卷调查
2
作者 马亮 《农技服务》 2009年第9期162-163,共2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偏小的问题逐步凸显,已成为农村生产力和农业效益提高的主要瓶颈;同时,由于种粮效益不高,农业综合效益偏低,农村青壮劳动力越来越多地向二、三产业转移。因此,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偏小的问题逐步凸显,已成为农村生产力和农业效益提高的主要瓶颈;同时,由于种粮效益不高,农业综合效益偏低,农村青壮劳动力越来越多地向二、三产业转移。因此,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一方面可以使"3960部队"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放出来,减轻从业者的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土地规模经营效益的提高,使广大农户在土地流转后依然能够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所有权 土地规模效益 土地流转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效率对我国居民消费规模与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颖 巩在武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0,共5页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流通产业,不仅有利于提升流通效率,也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尤其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背景下,流通效率与生产效率同等重要,既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供给...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流通产业,不仅有利于提升流通效率,也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尤其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背景下,流通效率与生产效率同等重要,既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供给升级、增强供需适配性、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抓手。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流通效率对我国居民消费规模与结构的影响机制,旨在阐明构建现代化流通体系,实现商品流通效率提升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各地方政府优化商品流通环境,从而促进消费增长与经济发展。研究结果显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价格、流通效率与居民消费规模存在正相关性;流通效率与居民消费结构存在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效率 消费规模 消费结构 可支配收入 发展享受型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资本价格扭曲与产业结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颖 朴英爱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78,共14页
资本要素价格的市场扭曲程度不仅决定着要素相对配置效率、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同时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对地区老龄化程度和劳动力技能结构也造成深远影响。构建两地区一般均衡框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发现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加深会... 资本要素价格的市场扭曲程度不仅决定着要素相对配置效率、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同时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对地区老龄化程度和劳动力技能结构也造成深远影响。构建两地区一般均衡框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发现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加深会促使地区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倾斜,而劳动力的流入不仅能够改善地区劳动力技能结构、稀释老龄化程度,同时能够对资本产生引致效应,带来地区资本深化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向第二产业倾斜。进一步对理论模型的关键结论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地区老龄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存在促进作用,而资本价格负向扭曲和劳动价格负向扭曲则会造成要素配置的冗余,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中介效应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阻滞效应大约为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产业结构优化 两区域一般均衡模型 要素价格扭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交易策略与股价崩盘风险研究
5
作者 杨颖 巩在武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118,共11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交易数据,研究了异质性交易策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个人投资者的当期情绪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前期情绪,能够显著影响风险资产特质收益率的波动:个人交易者倾向于做出骑乘泡沫行为,而机构交易者则倾向... 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交易数据,研究了异质性交易策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个人投资者的当期情绪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前期情绪,能够显著影响风险资产特质收益率的波动:个人交易者倾向于做出骑乘泡沫行为,而机构交易者则倾向于利用市场噪声情绪推高风险资产价格并提前变现离场。同时,在对股价崩盘风险和异质性交易策略之间可能存在的系统性断点进行门限检验后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相对力量效应对风险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存在门限点。当机构投资者的相对力量效应超过特定的阈值点时,股价长期崩盘风险会随着相对力量效应的提高而降低;而当个体交易者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主导、机构交易者相对力量降低时,股价长期崩盘风险会提高。因此,有效引导交易者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回归价值面本身,避免出现噪声蛊惑和诱导交易,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交易风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 股价崩盘风险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