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标志农产品促进村民共同富裕的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充国香桃”为例
1
作者 唐敏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7期29-32,共4页
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我国乡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民顺利过上小康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借鉴此经验,将地理标志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结合四川省南充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登记... 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我国乡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民顺利过上小康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借鉴此经验,将地理标志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结合四川省南充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登记、保护和管理现状,分析概括了地理标志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共富的难点和堵点,提出新阶段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地理标志产品 品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在地化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研究
2
作者 罗之前 王小红 王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41,共9页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更深厚的兴盛力量。乡村教师作为以乡村文化为依托的存在,其在地化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一方面,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教师在地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教育理念、行动策略和文化根基,使乡村教师“向下扎...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更深厚的兴盛力量。乡村教师作为以乡村文化为依托的存在,其在地化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一方面,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教师在地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教育理念、行动策略和文化根基,使乡村教师“向下扎根”,推进其身心的在地性、知识技能的在地性、环境过程与方法手段的在地性;另一方面,乡村教师的在地化发展明确了乡村教师发展的话语权根基,接纳自己师者的身份并扎根于乡村,承担专业责任与公共责任,唤醒乡村学生和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知理解,使乡村文化的形式、功能和意义不断得以诠释和演绎,继而促进乡村文化的维系和再造,实现“向上生长”。当前,乡村教师在地化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面临内容与方法耦合度不高、时间与空间耦合水平较低、耦合协调度欠佳等困境。实现乡村教师在地化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机耦合和交互式发展,需要基于“功能—结构—要素”三个层面,从价值维度为乡村文化赋权,激活融合机制;打造扎根当地的乡村文化生态,增强联动机制;优化内外调控系统,焕发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在地化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 耦合发展 乡村文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罗丽琳 蒲清平 黄燕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6-286,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网络已经成为凝聚共识的新空间,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网络已经成为凝聚共识的新空间,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至关重要。但是,当前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网络空间复杂性、引领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客体积极性、引领方式方法缺乏实效性、引领资源整合力有限,不能完全形成引领合力等尚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研究认为,大数据方式契合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大数据精准捕捉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点,二是大数据及时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兴趣点,三是大数据链接整合网络意识形态资源点,四是大数据融入新时代大众“网络”生活圈。因此,应用大数据思维及其方法可以在以下四方面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一是提升引领主体的引领能力,通过树立大数据意识、主动学习大数据技术、善于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引领主体能力;二是激发客体参与引领的动力,通过优化意识形态引领决策机制、提升意识形态引领的动力机制、优化意识形态引领的协同机制来激发客体动力;三是汇聚全面思想引领合力,通过精准捕捉网络燃爆点、精准识别网民兴趣点、精准把握网民诉求点、主动融入网民生活圈等汇聚引领合力;四是增进思想引领过程效力,通过树立共享共治的大数据整合资源理念、开发合作共赢的大数据共享共用平台、实施大数据网格化资源管理整合机制等增强引领效力。通过以上四个方面,以此有效提升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主流意识形态 引领力 网络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成因和出路
4
作者 李平 王明强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25-27,共3页
我国城镇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成因和出路李平,王明强一、我国城镇剩余劳动力的现状由于我国城镇在岗劳动力的数量大大高于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生产要素所需配置的劳动力的数量,所以,我国城镇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文教卫生事业单位... 我国城镇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成因和出路李平,王明强一、我国城镇剩余劳动力的现状由于我国城镇在岗劳动力的数量大大高于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生产要素所需配置的劳动力的数量,所以,我国城镇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文教卫生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部不同程度地存在大量在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国有企业 发展第三产业 劳动者 失业保险制度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城镇失业人员 就业培训 企业劳动用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独特力量 被引量:12
5
作者 梁宇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68-69,共2页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推动力量。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有助于推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对于社会组织在现阶段社会治理中主体地位不够明确、相关制度体系保障作用不够明显、社区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问题,应从...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推动力量。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有助于推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对于社会组织在现阶段社会治理中主体地位不够明确、相关制度体系保障作用不够明显、社区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问题,应从当前实际出发,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社区环境,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程度,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城市 社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法》施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洪周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8-90,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后,迅速引起图书馆界、出版界及其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部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相当于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里程碑的法律,在鼓舞人心的同时,有许多新的精神需要学习、宣传和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后,迅速引起图书馆界、出版界及其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部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相当于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里程碑的法律,在鼓舞人心的同时,有许多新的精神需要学习、宣传和贯彻。文章从立法宗旨出发,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深刻内涵,为行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文化法治 全民阅读 出版机构 馆配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弱势群体撑开法律保护伞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洪周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98-99,共2页
弱势群体自身法律观念淡薄,在劳动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少会选择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因此,要从《劳动法》《民法》等方面对弱势群体施以援助,同时,从法律援助层面构建弱势群体法律保障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劳动法保障 法律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劳动价值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先钧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60,共3页
九十年代以来,由于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劳动价值论再次成为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热点。这一阶段讨论的重心与过去有所不同,主要在劳动价值论与市场经济、新技术革命的适应性和矛盾性上展开,也有部分学者继续讨论“转形”问题... 九十年代以来,由于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劳动价值论再次成为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热点。这一阶段讨论的重心与过去有所不同,主要在劳动价值论与市场经济、新技术革命的适应性和矛盾性上展开,也有部分学者继续讨论“转形”问题。一、关于“转形”问题所谓“转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创造价值 研究述评 价值决定 物化劳动 生产价格 自动化生产 第三产业 价值转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法律手段遏制国有资产流失
9
作者 王明强 李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6-17,共2页
我国国有资产是我国劳动人民40多年来艰苦奋斗、长期积累的成果,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主要条件。国有资产本应受到依法保护,并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值扩大。然而,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 我国国有资产是我国劳动人民40多年来艰苦奋斗、长期积累的成果,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主要条件。国有资产本应受到依法保护,并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值扩大。然而,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日益严重,国有产权受到空前的损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要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更要运用法律手段,才能遏制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在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有资产是指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财产,它既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财产,亦包括国有自然资源如矿藏,水流、森林、土地等。在改革开放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流失 运用法律 国有资产监督机制 国有资产保护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有资产运作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经济发展 国有资产所有权 企业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制度变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兰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7-28,共2页
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制度变革李晓兰交易成本概念是由龙纳德·H·科斯教授首先提出来的。交易成本大体上可以分为搜寻费用和交易制度成本两大部分。在一个合理的经济制度下,搜寻费用是交易成本的主要部分。由于搜寻活动的本质... 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制度变革李晓兰交易成本概念是由龙纳德·H·科斯教授首先提出来的。交易成本大体上可以分为搜寻费用和交易制度成本两大部分。在一个合理的经济制度下,搜寻费用是交易成本的主要部分。由于搜寻活动的本质是搜集和处理信息,因此信息的传播和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革命 市场交易费用 交易成本 消费者 经济制度变革 中介商 生产者 内部交易 生产决策 企业内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依法执政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康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z1期26-27,共2页
  党的十六大把坚持依法执政作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的着力点,以此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本文拟就坚持依法执政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依法执政 政党 政治 党员 社会主义 执政地位 思想体系 重大事项决定权 领导核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12
作者 宋令维 陈纯柱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0-21,共2页
“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 ,完全是基于实践的需要 ;抓好党的建设 ,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必须全面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 ;实践的结果是检验我们是否做到了“三个代表”的客观标准。
关键词 “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江泽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党管人才”机制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茂君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4期78-80,共3页
“党管人才”是“党管干部”原则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党管人才”机制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解放思想 ,更新人才理念 ;二是营造环境 ,搭建人才创业平台 ;三是创新机制 ,激发人才活力 ;... “党管人才”是“党管干部”原则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党管人才”机制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解放思想 ,更新人才理念 ;二是营造环境 ,搭建人才创业平台 ;三是创新机制 ,激发人才活力 ;四是加强领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管人才原则 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共产党 用人机制 “三个代表” 劳动者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诚信危机及其调适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洪周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6年第2期88-90,共3页
诚信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以诚实守信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中国,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诚信的丧失给经济社会造成了重大危害,重塑中国信用体系,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 诚信 危机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合理负担征收难的原因与对策
15
作者 韩健 宋令维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9-51,共3页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注重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农民负担过重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与此同时,农民合理负担征收难又成为人们经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乡镇干部,由于...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注重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农民负担过重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与此同时,农民合理负担征收难又成为人们经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乡镇干部,由于承担着农民负担的征收与管理工作,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理负担 减轻农民负担 农民收入 征收难 乡镇干部 外出务工农民 村提留 乡统筹 外出打工 农民负担过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对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俊凤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27期90-92,共3页
该文通过对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价值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希望能够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理... 该文通过对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价值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希望能够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时期邓小平的历史性贡献
17
作者 冯维和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5-8,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 生产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毛泽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战略决策 生产方式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利用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流失的的原因及对策
18
作者 文荣森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2-23,共2页
国有资产流失的的原因及对策○文荣森近十几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总额在5000亿元以上。如此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才能根治?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必须有效解决的重大课题。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第一,现行干部... 国有资产流失的的原因及对策○文荣森近十几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总额在5000亿元以上。如此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才能根治?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必须有效解决的重大课题。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第一,现行干部人事制度阻断了职业企业家的形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流失 经理人员 现代企业制度 董事会 考试制度 厂长经理 干部人事制度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有资产所有者 内部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遏制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的新构想
19
作者 宋先均 唐年学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6-17,共2页
遏制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的新构想宋先均,唐年学一、贪污受贿行为的社会危害贪污贿赂行为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腐败现象,具有社会危害性,这是人所共知的。l.贪污贿赂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贪污贿赂... 遏制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的新构想宋先均,唐年学一、贪污受贿行为的社会危害贪污贿赂行为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腐败现象,具有社会危害性,这是人所共知的。l.贪污贿赂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贪污贿赂行为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官员 贪污贿赂犯罪 贪污贿赂行为 贪污受贿 执政党 合法收入 货币流通 计算机管理 腐败现象 公职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市县公共图书馆服务政府决策的探讨
20
作者 陈玉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5期124-127,共4页
决策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职能,充分掌握和正确运用决策信息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为地方政府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决策信息便成为市县公共图书馆为地方政府决策服务的中心环节。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决策服务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