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孔建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6-82,共7页
宋庄作为北京东部发展带上的一个小镇,因其便利的交通、低廉的生活成本和宽松的社会环境,吸引原创艺术家聚集创作和生活,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原创艺术家集聚地。本文将宋庄模式置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探寻宋庄模式形成的... 宋庄作为北京东部发展带上的一个小镇,因其便利的交通、低廉的生活成本和宽松的社会环境,吸引原创艺术家聚集创作和生活,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原创艺术家集聚地。本文将宋庄模式置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探寻宋庄模式形成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为促进宋庄的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宋庄 原创艺术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现状评价及规划建议 被引量:11
2
作者 孔建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4,共4页
"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是我国基于比较优势原则,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为目的,积极开拓利用文化经济资源,推动实施引领性、基础性、示范性的文化产业骨干项目集群的中长期发展策略,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资源流向比... "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是我国基于比较优势原则,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为目的,积极开拓利用文化经济资源,推动实施引领性、基础性、示范性的文化产业骨干项目集群的中长期发展策略,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资源流向比较优势部门,促进文化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和我国文化崛起的重要战略工具。目前该战略尚处于概念和启动阶段,还不是思路清晰、任务明确的成熟的发展战略。文章从促进新文化发展的政策设计、新型文化业态的培育、重大文化项目的编排、确立问题导向的攻关机制、发挥民营文化企业的作用方面提出新思路,并就产业规划引导、产业园区建设、平台作用发挥、市场主体培育、文化政策完善、文化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运用与文化产业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的项目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十二五”规划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年来北京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5
3
作者 孔建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
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以"首都意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首善之区",北京文化体制... 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以"首都意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首善之区",北京文化体制改革深受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产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同时,北京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新的环境与外部挑战又不断吸引和影响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北京文化体制改革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它既是一个自下而上要求改革与自上而下动员改革相结合的过程,又是一个由内而外自觉改革与由外而内倒逼改革相结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体制改革 历程评述 经验启示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首都文化——20年来北京文化发展战略的构建与演进 被引量:3
4
作者 孔建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4,共5页
首都文化是文明型都市、创新型城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创造中心、传播中心的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集大成,故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建设具有示范性的首都文化,引领文化潮流。强国须有强大的文化中心城市,世界范围内国家之间的竞争体... 首都文化是文明型都市、创新型城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创造中心、传播中心的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集大成,故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建设具有示范性的首都文化,引领文化潮流。强国须有强大的文化中心城市,世界范围内国家之间的竞争体现为中心城市的竞争,增强北京城市文化实力关系重大。在这样的认识起点上,就会有一种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征程中,首都北京负有关键作用。北京以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深邃洞察,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公平、绿色的理想,把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它的城市精神。它热情地拥抱世界文明,而不失一个文明国家的尊严;它深沉地怀抱天下意识,而不失一个泱泱大国的仁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文化 文化中心 文化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战略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孔建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构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有发达的国内市场、顶尖的文化作品和强大的道德力量。未来十年的文化改革发展,一方面要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构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有发达的国内市场、顶尖的文化作品和强大的道德力量。未来十年的文化改革发展,一方面要关注国内,在观念、体制、布局、指标、投入、试点、管理、政策八个方面重点突破,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世界,更好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传播中华文明,推动中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市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798艺术区发展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孔建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0,60,共5页
北京798艺术区最初由市场自发形成,随之因业主规划建设电子城而面临停租拆迁的压力,政府基于鼓励发展民营文化产业予以积极干预,798艺术区得以规划保留。798艺术区是艺术与工业交织的集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园区,是重要的艺术机构与艺术... 北京798艺术区最初由市场自发形成,随之因业主规划建设电子城而面临停租拆迁的压力,政府基于鼓励发展民营文化产业予以积极干预,798艺术区得以规划保留。798艺术区是艺术与工业交织的集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园区,是重要的艺术机构与艺术活动的承载地,是具有精美建筑风貌和宽容开放精神的文化经济社区。798艺术区已经建立起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共同治理的管理体制和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运营机制,应当将798艺术区列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综合配套实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 798艺术区 工业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发展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孔建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6,共6页
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速度由慢变快,经历了十年的自然养成和五年的自觉发展,是研究艺术产业集聚特征和农村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的典型个案。本文总结梳理了宋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做法、经验和启示,在此... 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速度由慢变快,经历了十年的自然养成和五年的自觉发展,是研究艺术产业集聚特征和农村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的典型个案。本文总结梳理了宋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做法、经验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新发展理念、合理调整规划、改善内容监管、完善基础结构、培育宽容氛围、加强服务管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集聚区 文化经济特区 宋庄 原创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文化经济的融合与兴起——基于文化经济规划文本视角的历史考察(1996~2007) 被引量:1
8
作者 孔建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4,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出现一个历史性的文化消费高潮。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文化市场中心所在地,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生产基地。为迎接并利用这一文化消费高潮,北京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出现一个历史性的文化消费高潮。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文化市场中心所在地,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生产基地。为迎接并利用这一文化消费高潮,北京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1996年至2007年之间,陆续研究制定文化经济规划,从不同的思考点,提出不同阶段文化经济发展策略。文化经济规划的实施,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并在首都经济层面促进文化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北京文化经济的融合与兴起,增强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巩固和提升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回顾总结梳理上述文化经济规划,解读把握其思想脉络和基本特点,对于指导未来首都文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来北京文化经济政策的演变
9
作者 孔建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9,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以文养文和鼓励性、引导性文化经济政策。北京文化经济政策侧重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增加生产性投入,减轻文化单位税负,建立金融支持和生产服务体系。在推动文化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以文养文和鼓励性、引导性文化经济政策。北京文化经济政策侧重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增加生产性投入,减轻文化单位税负,建立金融支持和生产服务体系。在推动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北京文化经济政策从行业、体制内部的以文养文,逐步过渡和深化到自觉地实行鼓励性政策、主动地实行引导性政策,显示政府更加成熟和自信地运用经济杠杆加强文化经济宏观调控,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本文在分析北京文化经济政策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制定要正视民生倾向、把握变迁特征、确立开放意识,并建议加强文化经济规律研究,重视改善文化投入方式,创建社区文化建设基金,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启动文化经济立法,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中关村
10
作者 孔建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4,共4页
文化中关村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指的是借鉴科技产业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益经验与做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中关村建设的途径是,在北京南部或东部地区,创建一个与中关村同等规模的文化创新示范区(或文化经济特区),促进文化科技... 文化中关村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指的是借鉴科技产业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益经验与做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中关村建设的途径是,在北京南部或东部地区,创建一个与中关村同等规模的文化创新示范区(或文化经济特区),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共生发展,破解北京文化产业瓶颈,实现赶超型发展。它是首都文化发展的里程碑,是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创造新北京故事的重要基石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中关村 文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