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于清华学报的希望》考析
1
作者 曹新素 韦磊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67,共5页
《对于清华学报的希望》系学界尚未发现的李大钊的一篇佚文。根据该文的署名、用语习惯以及李大钊与《清华周刊》等刊物的关系等方面可以判定,该文是李大钊在繁忙的革命活动中所作的学术思考;《希望》与李大钊对报刊社会作用的认识及其... 《对于清华学报的希望》系学界尚未发现的李大钊的一篇佚文。根据该文的署名、用语习惯以及李大钊与《清华周刊》等刊物的关系等方面可以判定,该文是李大钊在繁忙的革命活动中所作的学术思考;《希望》与李大钊对报刊社会作用的认识及其从事报刊编辑活动的经历,以及李大钊强调弘扬诚实求学态度、培育脚踏实地的社会风气等思想,均具有高度一致性。《希望》一文对于研究这一时期李大钊的活动和思想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清华学报》 《对于清华学报的希望》 佚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软实力:历史的形成与现实的挑战 被引量:4
2
作者 俞景华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9,共5页
作为并非单一国家行为体的一种影响力和吸引力,欧盟软实力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多样化的政治文明中,欧盟软实力是其中的一种,且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欧洲在追求和平与繁荣的进程中,强调规范、制度建设、规范设计、治理,从而形成了一种... 作为并非单一国家行为体的一种影响力和吸引力,欧盟软实力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多样化的政治文明中,欧盟软实力是其中的一种,且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欧洲在追求和平与繁荣的进程中,强调规范、制度建设、规范设计、治理,从而形成了一种均衡的、全面的规范力量。欧盟软实力是欧洲长期的历史反思、文明底蕴、多元社会的结果,也是欧洲文明自我扬弃的结果,从迷信武力到推崇乃至相信制度,用软力量把欧洲国家联系在一起,这是对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一大贡献。欧盟软实力近些年来虽然因欧债危机而面临严峻挑战,但是,它正积极应对这一挑战,仍然是国际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软实力 欧债危机 欧盟治理 福利 民主赤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语言的传达与接受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双全 姜希智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5-96,共2页
美术创作是运用艺术语言进行的高层次精神生产活动,但美术作品创作出来后,必须被美术接受者所“消费”,实现创作主体与消费主体的结合,才算完成了自身的使命。本文从主体和受体两个角度,讨论了美术语言的传达与接受,认为这是一种由表及... 美术创作是运用艺术语言进行的高层次精神生产活动,但美术作品创作出来后,必须被美术接受者所“消费”,实现创作主体与消费主体的结合,才算完成了自身的使命。本文从主体和受体两个角度,讨论了美术语言的传达与接受,认为这是一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互相依赖、双向互动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语言 传达 接受 潜在趣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家治理中技术治理的双重维度及其出路 被引量:42
4
作者 刘秀秀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5-70,共6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技术治理应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使用中实有两个维度:治理转型中的技术治理、科技进步中的技术治理,两者如不加区分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读,但是,二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技术治理应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使用中实有两个维度:治理转型中的技术治理、科技进步中的技术治理,两者如不加区分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读,但是,二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联结,尤其表现在科学管理和专家政治的制度精神上。具体运作时二者又常常互为目标或者手段,即信息化工程多以项目制的方式得以实行,而技术化的治理方式能够借助科技工具进一步精准化。由此,汲取第一维度已有的思考与批评,在第二维度上更多考虑社会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过于技术化的风险;而在制度建构和价值诉求方面做更多努力,则有利于两个维度的技术治理真正地将治理效能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治理 治理转型 科技进步 项目制 社会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发现材料看李大钊1923年五四纪念大会上的讲演 被引量:1
5
作者 韦磊 曹昱阳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4,共5页
1923年5月4日,北京学生联合会组织召开五四纪念大会,李大钊在会上发表演讲。1949年之后,学界在编辑李大钊著作时,基本上都是以《晨报》报道为蓝本。实际上,当时多家报纸都对此次纪念大会及李大钊的讲演给予了详略不同的报道。其中,新发... 1923年5月4日,北京学生联合会组织召开五四纪念大会,李大钊在会上发表演讲。1949年之后,学界在编辑李大钊著作时,基本上都是以《晨报》报道为蓝本。实际上,当时多家报纸都对此次纪念大会及李大钊的讲演给予了详略不同的报道。其中,新发现的《京报》等报道较《晨报》报道更为翔实。通过对新发现材料的整理、研究,可以看到李大钊在讲演中不仅阐述了他对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的看法,而且阐述了他对中国革命的相关认识。新发现材料对于深化这一时期李大钊的相关思想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现材料 五四纪念大会 李大钊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