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俄领导者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能力比较研究--以北京和圣彼得堡两市中青年领导者为例
1
作者 林泉 王春虹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北京和圣彼得堡两市中青年领导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显示:中俄两市中青年领导者心态良好,遇挫折时能够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排解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中方工作满意度略高,俄方生活满意度略高;俄方多认为自身具备的素质能力与... 北京和圣彼得堡两市中青年领导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显示:中俄两市中青年领导者心态良好,遇挫折时能够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排解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中方工作满意度略高,俄方生活满意度略高;俄方多认为自身具备的素质能力与目前职位很匹配;中方多认为自己素质能力的胜任力要高于目前所任职位;俄方的家庭减压功能略好于中方。中俄两市中青年领导者普遍具有追求事业成功的激情和渴望,但中方受访者对自己未来的升职空间明显不如俄方乐观,中方受访者的职位预期与现实的矛盾,是构成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中俄两市中青年领导者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评价均持肯定态度,俄方认可度较高,相当一部分中方受访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目前用人制度的迫切要求。中俄两市中青年领导者对运用权力过程中必须有深刻的人格底蕴作支撑等观点持赞同态度,对自身最应具备的德才兼备素质和能力有正确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圣彼得堡 中青年领导者 心理健康 心理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领导者人格特质比较研究--以北京和圣彼得堡两市中青年领导者为例
2
作者 林泉 王春虹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93,共5页
领导者的人格健康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和核心要素。以《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简称16PF)测试为基础,对北京和圣彼得堡两市中青年领导群体的人格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从整体来看,敢为性、稳定性高,忧虑性、独立性偏低是两市中青... 领导者的人格健康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和核心要素。以《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简称16PF)测试为基础,对北京和圣彼得堡两市中青年领导群体的人格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从整体来看,敢为性、稳定性高,忧虑性、独立性偏低是两市中青年领导者的共同特质。相对而言,俄方领导者更乐群、自律、有个性,而中方领导者则个性偏中庸、思维更发散。从女性领导者来看,俄方女性领导者更稳定、合群、理性;中方女性领导者更敢为,但在责任性、世故性方面却明显低于俄方女性领导者。从正职领导者来看,中方正职更果敢,但紧张性、焦虑性偏高;而俄方正职的自律性和责任性特征则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领导者 人格特质 人格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党校姓党”原则 推进党校工作发展--学习《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体会
3
作者 谭继东 孟卫 刘涛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3,共3页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党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任务、领导体制,明确了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学员管理、队伍建设、机关党的工作、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于坚持"党校姓...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党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任务、领导体制,明确了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学员管理、队伍建设、机关党的工作、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于坚持"党校姓党",完善党校教育体系,推进党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条例》颁布的必然性、《条例》的内容及《条例》的特点这三个方面对《条例》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期在揭示《条例》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方面做一些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 党校工作 “党校姓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人格转型中的缺陷分析
4
作者 王春虹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Z期33-34,共2页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在发生着多层面、全方位、整体性、结构性的深刻变革。与此同时,社会转型带来人格的转型,体现为人的理念、价值、行为的转变。在人格转型过程中,领导者的人格,一方面...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在发生着多层面、全方位、整体性、结构性的深刻变革。与此同时,社会转型带来人格的转型,体现为人的理念、价值、行为的转变。在人格转型过程中,领导者的人格,一方面表现出与时俱进的人格进步,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一定的人格缺陷,颇值得深思和研究。本文从六个方面归纳阐述了当前转型期领导者的人格缺陷并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带 伦理标准 领导干部 腐败者 改革开放实践 社会心理 社会公正 因素指标 救中国 社会期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