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十九大修改党章的背景、基本内容及特点 被引量:4
1
作者 姚桓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123,共4页
在论述十九大修改党章的背景、基本内容和特点基础上指出,十九大党章是由新的实践奠基和催生的,党章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由此提出了新时代的新方略、新步骤,对完成新... 在论述十九大修改党章的背景、基本内容和特点基础上指出,十九大党章是由新的实践奠基和催生的,党章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由此提出了新时代的新方略、新步骤,对完成新任务的关键——从严治党提出新要求。党章修改体现了历史必然性与马克思主义政党主动性、创造性的统一,体现了党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党章 十八大以来新实践 新时代 习近平新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意识形态生活化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以中央苏区时期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秦德占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102,共5页
意识形态源于生活,也必须回归生活,只有扎根于群众的日常生活,内化为大众的信仰,外化为大众的实践,才能发挥好其价值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同样如此,要走近民众,走进生活,真正融入大众的内心世界并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追求和行为准则,同样... 意识形态源于生活,也必须回归生活,只有扎根于群众的日常生活,内化为大众的信仰,外化为大众的实践,才能发挥好其价值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同样如此,要走近民众,走进生活,真正融入大众的内心世界并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追求和行为准则,同样必须实现从非日常生活向日常生活的转向。中央苏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针对变动的时代、变化的对象,就要求党的意识形态在贴近群众生活上、反映群众生活诉求上多下工夫;就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对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就要以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先锋模范作用感染人、引领人;就要树立全方位、全过程、大宣传的理念,为党的意识形态生活化营造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建设 意识形态建设 生活化 中央苏区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桓 王素芳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14,共3页
党的先进性建设必然落脚到群众工作上,群众工作的好坏标志着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败。要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必须动员全党树立新的群众工作观念,建立和完善群众工作新机制,努力提高群众工作的本领,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党最雄厚的执政基础。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先进性建设 群众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认识十九大新修订党章的新变化、新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桓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4,11,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以及进行新的伟大实践的需要,对十九大修订党章起到了奠基和催生的作用。十九大新修订党章最大的亮点和创新之处,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党章修改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以及进行新的伟大实践的需要,对十九大修订党章起到了奠基和催生的作用。十九大新修订党章最大的亮点和创新之处,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党章修改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主动性、创造性的完美结合;既继承传统又勇于突破创新。十九大新修订党章是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规文件,将在中共历史和民族复兴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 党章修改 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被引量:3
5
作者 姚桓 薛梅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17,共4页
目前在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解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简单化、概念化、公式化、庸俗化以及各种短期行为和形式主义。只有把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有形有神、形神兼备",学习型组织建设才... 目前在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解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简单化、概念化、公式化、庸俗化以及各种短期行为和形式主义。只有把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有形有神、形神兼备",学习型组织建设才能取得实效。当前最根本的是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这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现阶段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根本态度问题,要做到对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要不断完善和提升组织和个人的学习动机,并使二者结合起来;要发扬民主,真正把干部作为学习、思考、实践的主体而不是单纯接受灌输的对象;要研究不断变化的新实际,继续解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公社时期县社干部农村政策执行中“变通”问题研究--以河北省部分地区包产到户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海荣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7,共9页
人民公社时期,县社干部往往采取多种策略,冒着被整肃的风险,与广大农民一起对不合实际的农村政策进行了"变通"。这种"变通"始终不断,探究原委,笔者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是主要动因;费力不讨好、常常被问责是社会心理因... 人民公社时期,县社干部往往采取多种策略,冒着被整肃的风险,与广大农民一起对不合实际的农村政策进行了"变通"。这种"变通"始终不断,探究原委,笔者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是主要动因;费力不讨好、常常被问责是社会心理因素;人情世故的复杂以及升迁机会的渺茫是个中细故;极富特点的个性性征是软动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时期 县社干部 农村政策执行 变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选择包产到户的社会心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海荣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5,共9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普遍倾心于土地包产到户。究其原因,除了良好的经济绩效外,这一制度还具备潜在的心理调节功能。具体地讲,在高度集中化的经营管理体制下,包产到户一方面矫正了合作化后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民较为扭曲的社会心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普遍倾心于土地包产到户。究其原因,除了良好的经济绩效外,这一制度还具备潜在的心理调节功能。具体地讲,在高度集中化的经营管理体制下,包产到户一方面矫正了合作化后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民较为扭曲的社会心理;另一方面赋予了农民某种程度的"身心自由",起到了类似社会"减压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农民 包产到户 社会心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大钊与辛亥滦州起义刍议
8
作者 杨孝青 韦磊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62,共3页
辛亥滦州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方革命中牺牲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武装起义。李大钊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期间就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先后参与立宪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以先进知识分子的担当参与了辛亥滦州起义... 辛亥滦州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方革命中牺牲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武装起义。李大钊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期间就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先后参与立宪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以先进知识分子的担当参与了辛亥滦州起义的相关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起义 革命派 民主革命思想 李大钊 立宪派 先进知识分子 辛亥革命 辛亥滦州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和谐乡村 共建美丽沙岭——昌平区延寿镇沙岭新村建设
9
作者 罗涛 韦磊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5-57,共3页
沙岭村位于昌平东北部,仅有户籍人口32户60人,是延寿镇人口最少的村庄。沙岭村村民居住分散,那里地质灾害频发、基础设施落后、出入交通不便、产业发展规划找不到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把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沙岭村位于昌平东北部,仅有户籍人口32户60人,是延寿镇人口最少的村庄。沙岭村村民居住分散,那里地质灾害频发、基础设施落后、出入交通不便、产业发展规划找不到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把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今,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地推动了乡村建设。搬迁后的沙岭新村旧貌换新颜,不仅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也大幅提升,由于不再受到地质灾害威胁,村民们的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提升。在延寿镇及沙岭村档案室里,一篇篇会议记录,一张张翔实照片,一件件档案生动记录着沙岭新村的搬迁过程及搬迁前后的历史巨变,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大地上建设美丽乡村的壮丽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新村建设 乡村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 基础设施 和谐乡村 户籍人口 会议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