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
1
作者 陈兆清 徐昕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09-111,共3页
民宿发展为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既顺应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也塑造着高质量旅游产品。六安市依托本地旅游资源优势,坚持高位推动,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使本地民宿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品质不断提升,带动效应日益显著。为... 民宿发展为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既顺应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也塑造着高质量旅游产品。六安市依托本地旅游资源优势,坚持高位推动,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使本地民宿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品质不断提升,带动效应日益显著。为进一步提升民宿发展质量,要坚持系统发展理念,形成集聚效应;坚持示范带动,盘活美丽资源;坚持创新驱动,实现跨界融合;坚持协调联动,健全多元保障。介绍了六安市民宿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阐述了六安市民宿产业的发展成效,并分析了民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念上、经营上、保障上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 旅游 乡村振兴 六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六安市鹅产业为例
2
作者 徐昕 陈兆清 周拥军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4期35-38,43,共5页
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畜牧业作为乡村最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推进其高质量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重大意义。六安市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催生了鹅产业的快速壮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种鹅繁育滞后、产品附加值低、... 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畜牧业作为乡村最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推进其高质量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重大意义。六安市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催生了鹅产业的快速壮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种鹅繁育滞后、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效应不强、深加工不足等问题,为促进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树立信心,加快推进优质鹅种的保种育种工作,不断延长鹅产品精深加工链条,推动鹅产业提质升级,线上线下合力,加大宣传营销力度,进一步出台鹅产业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产业 畜牧业 六安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霍山石斛产业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
3
作者 徐婷婷 《南方农业》 2025年第3期176-179,共4页
安徽省六安市地处大别山区腹地,是具有优渥资源条件和深厚发展基础的农业大市,其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在地区产业体系优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六安市霍山石斛产业坚持走龙头带动、产业集群、精深加工、康旅... 安徽省六安市地处大别山区腹地,是具有优渥资源条件和深厚发展基础的农业大市,其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在地区产业体系优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六安市霍山石斛产业坚持走龙头带动、产业集群、精深加工、康旅融合之路,取得较好的发展成效,但产业业态尚未产生深度效应、产业集群尚处于摸索阶段、基础保障尚难以集成合力、宣传引导机制尚不够健全,亟需在发展模式、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探寻出路,以促进产业形成高度集群和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进而加速革命老区绿色振兴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产业体系:安徽省六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和打造徽风皖韵省级特色小镇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兆清 张群 田兴权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期3-5,16,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特色小镇正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创新缩影和实践探索,给六安市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提供了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六安乡镇应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依托自身特色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特色小镇正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创新缩影和实践探索,给六安市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提供了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六安乡镇应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依托自身特色优势,以比较优势论、生态金山论、产业带动论和统筹城乡论等理论为指导,坚持做好规划、发掘特色、文化传承、融合发展和深化改革,全力打造形态"小而美"、产业"特而强"、文化"独而优"、功能"聚而合"、机制"新而活"的特色小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城镇化 六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茶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兆清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10期3-7,23,共6页
六安市是我国茶叶主要产地之一,有1000a的产茶历史,在长期的茶叶经营历程中形成了六安瓜片等著名产品。近年来六安茶叶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产量不高,产品的集中度低,产业链短,营销渠道的开拓与技术创新缺乏... 六安市是我国茶叶主要产地之一,有1000a的产茶历史,在长期的茶叶经营历程中形成了六安瓜片等著名产品。近年来六安茶叶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产量不高,产品的集中度低,产业链短,营销渠道的开拓与技术创新缺乏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文阐述了六安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茶叶质量标准,加强茶产业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依靠科技,推行机械化,进一步加大扶持龙头企业等对策措施,以提高六安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安市 茶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加快绿色发展刍议
6
作者 王成周 臧玉多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65-69,共5页
分析了六安市加快绿色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大力减少碳排放,为实现绿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建立健全绿色发展产业体系;着力强化制度安排,为绿色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等发展措施。
关键词 有利条件 绿色发展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六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干部教育研究
7
作者 臧玉多 刘则英 《农村科学实验》 2017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红色资源承载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蕴含着党的优良作风,凝结着党的建设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的独特资源。六安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之一,红色资源极... 红色资源承载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蕴含着党的优良作风,凝结着党的建设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的独特资源。六安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之一,红色资源极为丰富,要把这些资源继承好利用好,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弘扬红色传统,激活红色基因,打造出干部教育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安市 红色资源 干部教育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8
作者 鲍爱民 尹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1期11167-11170,共4页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能够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是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必然步骤和最终走向,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该研究从政策驱动、奖励促动、示范带动、服务推动等4个方面概述了六安市发展土地适度规模...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能够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是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必然步骤和最终走向,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该研究从政策驱动、奖励促动、示范带动、服务推动等4个方面概述了六安市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探索,分析了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六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徽六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晓君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10-11,共2页
六安市是安徽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该文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六安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农业产业化全面均衡发展、扩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强化科技支撑作用等优化措施,以期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规模化 标准化 科技支撑 六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及实现路径——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
10
作者 王维 周容容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200-202,217,共4页
针对大别山区的乡村振兴发展与红色资源价值利用高度重合,但是红色资源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乡村地区对红色资源所带来的好处认识不够,缺乏统一的基地设施建设,没有形成堡垒型红色资源管理组织等问题。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研究大别山... 针对大别山区的乡村振兴发展与红色资源价值利用高度重合,但是红色资源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乡村地区对红色资源所带来的好处认识不够,缺乏统一的基地设施建设,没有形成堡垒型红色资源管理组织等问题。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研究大别山红色资源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发现在乡村管理的角色中,基层管理党组织代表村委会和村干部都需要进行红色资源时代的价值利用学习,从而提升其管理方式和思路;红色资源带来的乡村旅游价值,以及全面的产业经济振兴路径提升,都具有辅助发展作用,研究利用大别山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和实现路径,对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时代价值 实现路径 乡村振兴 六安市裕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农业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11
作者 朱维志 《农村科学实验》 2017年第9期41-42,共2页
六安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较早,绿色发展不断推进,绿色发展成果丰硕.下一步,六安应抢抓绿色发展优势,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实现六安从农业大市走向农业强市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六安市 农业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茶谷”品牌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2期234-235,239,共3页
针对六安市各县区、乡镇积极配合"六安茶谷"建设、宣传茶谷建设项目和地方资源优势,举办各类节庆活动的现状,分析节庆活动对推动和宣传"六安茶谷"品牌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提出整合节庆资源,提升"六安茶谷&qu... 针对六安市各县区、乡镇积极配合"六安茶谷"建设、宣传茶谷建设项目和地方资源优势,举办各类节庆活动的现状,分析节庆活动对推动和宣传"六安茶谷"品牌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提出整合节庆资源,提升"六安茶谷"品牌的路径选择,旨在通过政府部门的宏观研判统筹及引导管理,实现茶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唱响"六安茶谷"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安茶谷 节庆活动 品牌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取向
13
作者 霍亚琴 《南方农机》 2025年第7期101-103,125,共4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内在契合性,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现实需要,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内在契合性,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现实需要,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提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虽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瓶颈。特别是在思想认识、资源整合、志愿服务和群众参与等方面存在较大改善空间,影响了其整体效能。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加强党建引领、推动资源整合、优化志愿服务供给、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等方面发力,同时建立长效可持续的体制机制,以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社会文明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现实困境 路径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14
作者 陈兆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317-12319,共3页
从六安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出发,指出六安市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落实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杜绝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等几方面对策。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六安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县古城保护与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兆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597-1600,共4页
通过对安徽省寿县古城与丽江、凤凰、平遥3座古城的比较,找出寿县古城在旅游开发中的差距和不足,分析寿县古城的优势资源,提出要高起点规划,准确定位,做好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文章,以营销为突破口,提升寿县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把寿县... 通过对安徽省寿县古城与丽江、凤凰、平遥3座古城的比较,找出寿县古城在旅游开发中的差距和不足,分析寿县古城的优势资源,提出要高起点规划,准确定位,做好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文章,以营销为突破口,提升寿县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把寿县打造成著名的观光、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县古城 旅游 保护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的探索与建议——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兆清 徐昕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5期1-4,19,共5页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产业兴旺的关键是走产业融合之路。农业产业融合主要分为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全产业链发展融合、农业功能拓展融合、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渗透型融合以及产业集聚型发...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产业兴旺的关键是走产业融合之路。农业产业融合主要分为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全产业链发展融合、农业功能拓展融合、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渗透型融合以及产业集聚型发展融合。通过推动农业产业融合,能够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降低交易费用,并且促进农业产业升级。通过农业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兴旺,要围绕高质量发展,走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之路,延伸链条促融合,拓展功能促融合,提升内涵促融合,以促创新增活力为重点,在要素整合上下功夫。研究农业产业融合可以为新时代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经济 农业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包干”精神指引下新时期乡村振兴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兆清 徐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2期200-202,共3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在新时代,要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怕风险、敢为人先以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大包干"精神,把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力弘扬"大包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在新时代,要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怕风险、敢为人先以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大包干"精神,把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力弘扬"大包干"精神,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同时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从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期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包干 乡村振兴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振兴视角下安徽大别山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研究
18
作者 臧玉多 王成周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8期169-171,共3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阐述了经济发展和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耦合路径。安徽大别山区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首位重点,同时生态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阐述了经济发展和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耦合路径。安徽大别山区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首位重点,同时生态保护任务繁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理念引领的绿色振兴之路是安徽大别山区实现区域崛起的最优现实路径。基于安徽大别山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研究现状、现实情况和基本理论,本研究提出推进安徽大别山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振兴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效度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样本数据为例 被引量:43
19
作者 程明 钱力 +1 位作者 倪修凤 吴波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6,共11页
文章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试点村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基于安徽省金寨县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效度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及其各维度效度较高,但各维度效度差异性较大,... 文章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试点村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基于安徽省金寨县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效度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及其各维度效度较高,但各维度效度差异性较大,其中产业兴旺效度最高;乡村振兴试点村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效度;劳动力结构、本地务工情况以及交通便利性等能够对提升乡村振兴效度产生较大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对试点村周边邻近地区存在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协同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以产业扶贫促进产业振兴,切实发挥乡村振兴试点村的引领作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乡村振兴 效度评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肥西老母鸡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看皖西白鹅产业
20
作者 陈兆清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3期4-6,14,共4页
肥西老母鸡与皖西白鹅都是安徽省著名农产品品牌,近年来,肥西老母鸡产业发展迅猛,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工业化生产、标准化操作、连锁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是肥西老母鸡迅速做大的根本保证。分析了皖西白鹅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肥西老母鸡与皖西白鹅都是安徽省著名农产品品牌,近年来,肥西老母鸡产业发展迅猛,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工业化生产、标准化操作、连锁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是肥西老母鸡迅速做大的根本保证。分析了皖西白鹅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大皖西白鹅产业的具体措施,即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整合资源,坚持羽绒和鹅肉加工开发双轮驱动,以快速振兴皖西白鹅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西老母鸡 皖西白鹅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