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炳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7,共10页
中共党史党建学成为法学门类一级学科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相关部门确立了4个二级学科,即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党务工作理论与实践,这4个方向的研究是构建学科体系的基础工程。在这些研究方... 中共党史党建学成为法学门类一级学科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相关部门确立了4个二级学科,即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党务工作理论与实践,这4个方向的研究是构建学科体系的基础工程。在这些研究方向中,有些是学界比较熟悉的内容,例如,中国共产党历史旨在考察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进程、重大成就、基本经验和历史规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旨在研究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党自身建设的根本目的、基本方针、战略布局、重点任务、实践要求等;党务工作理论与实践旨在研究党务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研究党务工作的基本方法,总结党务工作的基本经验,揭示党务工作的基本规律。但是,作为新设置的学科方向,学界对于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内容仍有不同的认识,有深入讨论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务工作 党史党建 党的建设 理论与实践 党的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 二级学科 战略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党史视野下的党内法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淑梅 徐天承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4-152,共9页
中共党内法规(以下简称“党内法规”),是指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活动、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的专门规章制度”①。如... 中共党内法规(以下简称“党内法规”),是指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活动、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的专门规章制度”①。如果从概念史的角度来说,中共党内最早使用党内法规概念的是毛泽东。他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②的倡议。但值得注意的是,党内法规概念并没有因此在中共党内被广泛使用③。究其原因,新时期之前中共虽然制定了一些党规,但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党规建设乃至制度建设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党的纪律 中共党史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党的建设 党的领导 中共党内 概念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共党史学科定位与建设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3
3
作者 杨凤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9,共9页
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建设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便是党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整个国家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学术研究取得的重大进步,为在一个更为宏阔的政治社... 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建设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便是党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整个国家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学术研究取得的重大进步,为在一个更为宏阔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视野下推进党史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战略性机遇。在这种情势下,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共党史学科体系,继续提升党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更好地发挥党史研究资政育人的功能和作用,并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及知识体系作出源自党史学科的独特贡献,就成为党史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刊特设置“面向新时代的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笔谈栏目,以期推动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新进展。本期先行推出几位学者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共党史学科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科学化水平 资政育人 学科建设问题 基础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探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炳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30,共10页
中共党史党建作为一级学科,应注重党史与党建的有机融合,合理设置研究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的领导和党建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学科建设要遵... 中共党史党建作为一级学科,应注重党史与党建的有机融合,合理设置研究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的领导和党建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学科建设要遵循守正创新、知行合一、大历史观和恰如其分等基本原则与要求,整体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党建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核心议题和目标任务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炳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6-142,共7页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中共党史党建学”列入法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这是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学界引起热烈反响。笔者在此就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核心议题和目...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中共党史党建学”列入法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这是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学界引起热烈反响。笔者在此就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核心议题和目标任务等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谈一些想法,与同仁交流。一、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核心议题从1981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开始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党建 中共党史 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目录 核心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一级学科 党建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论中共党史 被引量:2
6
作者 欧阳奇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75,共13页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也是一位卓越的党史研究者。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的论述,既体现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这一经典篇章中,也散见于《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也是一位卓越的党史研究者。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的论述,既体现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这一经典篇章中,也散见于《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系列著述中。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阶段、基本经验、重大事件、重要会议、相关人物等内容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论述,为党史学科的框架体系构建铺垫了基础,对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共党史 革命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党史学科的多重属性与内在逻辑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里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154,共12页
2021年12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其中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在法学门类增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2022年9月13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 2021年12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其中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在法学门类增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2022年9月13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正式设立“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307),与政治学(学科代码030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代码0305)等并列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专业目录 硕士学位授予 研究生教育 教育部网站 党史党建 学科代码 征求意见稿 多重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大学中共党史学科点简介
8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中共党史学科 延安大学 学科点 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 重点研究基地 哲学社会科学 精品课程 历史与现状 陕甘宁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概念史研究的资料及其使用问题
9
作者 李里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5,共10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制、传承、借鉴和发展了一系列基本政治概念。这些概念既是中共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断探索的结果,又为中共的理论创新、制度建构和政治实践提供了依据和指引。近十多年来,概念史方法被引入党史研究领域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制、传承、借鉴和发展了一系列基本政治概念。这些概念既是中共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断探索的结果,又为中共的理论创新、制度建构和政治实践提供了依据和指引。近十多年来,概念史方法被引入党史研究领域并取得长足进展,在理论和实证层面涌现出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时至今日,中共概念史已成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等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 制度建构 中国革命史 中国近现代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概念史 党史研究 学术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10
作者 邓力 刘志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0,共3页
数字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为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也使得多元社会思潮借助舆情事件冲击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培育,舆论场域耦合人工智能阻碍青年大学生的认知与判断,圈层泛化裹挟主流话语权干扰思想政... 数字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为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也使得多元社会思潮借助舆情事件冲击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培育,舆论场域耦合人工智能阻碍青年大学生的认知与判断,圈层泛化裹挟主流话语权干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对此,须从加强主流思想舆论建设、强化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及提升工作队伍的舆论引导力等方面综合施策,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筑牢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高校 网络舆情 引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传统党史研究带回来,让主流党史研究强起来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凤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53,共7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党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博士、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党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函》,其中法学门类新增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上述一系列举动,引发社会热烈反响,也带来了新一波“党史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党建 硕士学位授予 党史研究 党史学习 教育常态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 百年华诞 长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管高校”视角下的中共北京市高等学校委员会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耿化敏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4-128,F0003,共16页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内组织系统设立专司高校党的工作的职能机构,是中国共产党围绕“党管高校”新课题,运用自身革命传统和学习苏联体制所进行的制度建构之一。中共北京市高等学校委员会就是这类机构的代表。作为市委管理高校的助手,高等...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内组织系统设立专司高校党的工作的职能机构,是中国共产党围绕“党管高校”新课题,运用自身革命传统和学习苏联体制所进行的制度建构之一。中共北京市高等学校委员会就是这类机构的代表。作为市委管理高校的助手,高等学校委员会建立以联络员为桥梁的工作联系机制,以简报为载体的工作信息机制,以“人、北、清、师”为抓手的重点高校工作制,履行管思想、管政治、管政策、管干部的职责,成为实施高校建党、政治思想教育、统一战线、干部管理等各项工作的主要推手,显示出中共治理高校在制度设计、组织建设与治理绩效方面的过程、特征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管高校 高等学校委员会 高校治理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式现代化看中共十二大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富文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中共十二大是中国共产党在重要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重大历史课题的典范。作为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召开的全党代表大会,党的十二大从发展道路、建设目标、精神文明、领导核心“四位一体”的辩证统一,提出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 中共十二大是中国共产党在重要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重大历史课题的典范。作为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召开的全党代表大会,党的十二大从发展道路、建设目标、精神文明、领导核心“四位一体”的辩证统一,提出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历史课题。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开辟出新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从道路上开拓奠基;提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进行总体战略设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指引;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精神文明建设上升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高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提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组织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战略 中共十二大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中的农村“新”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利文 王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65,共8页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中,"新"阶级成分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这些"新"成分主要包括新富农和新中农。相对于旧成分而言,"新"成分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经济涵义和更多的政治涵义,因此得到了政治上的不同...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中,"新"阶级成分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这些"新"成分主要包括新富农和新中农。相对于旧成分而言,"新"成分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经济涵义和更多的政治涵义,因此得到了政治上的不同待遇。"新"阶级成分的认定和对待,反映了土改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处理老区土改问题上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改 成分 新富农 新中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社会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国瑞 《理论视野》 CSSCI 2013年第10期38-42,共5页
1999年以来,学界围绕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否存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断原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比较等问题的研究方面,学界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 1999年以来,学界围绕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否存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断原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比较等问题的研究方面,学界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旨在梳理上述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性质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杨怡恒 吴超 《领导科学论坛》 2025年第3期12-15,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网络空间作为当代大学生活跃的主要场域之一,对其思想行动的影响举足轻重,而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人才的主阵地,在宣扬和贯彻...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网络空间作为当代大学生活跃的主要场域之一,对其思想行动的影响举足轻重,而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人才的主阵地,在宣扬和贯彻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义务和责任。这也启示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观察新变化,抓住新机遇,动态地调整和革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难点。因此,思考如何让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抵御各类不良文化侵袭,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突围: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凤城 《毛泽东研究》 2019年第4期37-41,共5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在新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深入思考如何承继毛...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在新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深入思考如何承继毛泽东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来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为此,本刊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及湖南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困境及突围、毛泽东与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等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突围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特色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 湖南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程研究(1949-1966)——基于对《历史研究》的考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凤城 付吉佐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50,共8页
新中国“前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经历了“百家争鸣”的初步繁荣、“史学革命”的实践受挫、“阶级分析”的僵化困顿三个发展阶段。作为新中国史学研究的最权威刊物,《历史研究》见证了这一历程。对“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 新中国“前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经历了“百家争鸣”的初步繁荣、“史学革命”的实践受挫、“阶级分析”的僵化困顿三个发展阶段。作为新中国史学研究的最权威刊物,《历史研究》见证了这一历程。对“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研究、评价,关涉到当下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因此,不能作简单的是非、成败评判,而应挖掘更多微观史料,通过实证研究丰富对“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认识,同时摒弃所谓“教条化”“政治化”的标签概括,区分“十七年”史学与“文革”影射史学的不同性质,科学认识史学与政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研究》 “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 微观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辩证逻辑
19
作者 冯留建 谢良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23,共5页
党内政治生态是指党内政治系统中的政治主体、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联动呈现出的整体状态,集中展现着党的精神风貌、内在气质和深层品性。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蕴涵科学的辩证逻辑,在理念上坚持思想建党与... 党内政治生态是指党内政治系统中的政治主体、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联动呈现出的整体状态,集中展现着党的精神风貌、内在气质和深层品性。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蕴涵科学的辩证逻辑,在理念上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辩证统一、在原则上坚持立“明规矩”与破“潜规则”的辩证统一、在对象上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的辩证统一。三个方面各有侧重,但都是以实现党内政治生态的良性与有序为依归,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时代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辩证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政”三湘:青年毛泽东政治意识的初步形成
20
作者 王昌 郭若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103,共14页
青年毛泽东对湖南地方政治的参与和分析,构筑起他最初的观念性政治意识。这种构筑方式既是实践性的,也是哲思性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毛泽东分析了军阀政治造成政局紧张的现实,试图通过政治实践活动实现建设“新湖南”的政治理想;哲思性... 青年毛泽东对湖南地方政治的参与和分析,构筑起他最初的观念性政治意识。这种构筑方式既是实践性的,也是哲思性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毛泽东分析了军阀政治造成政局紧张的现实,试图通过政治实践活动实现建设“新湖南”的政治理想;哲思性则反映为毛泽东在政治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对现实政治问题的理论思考,试图借助地方性的立“国”主张,建构以人民为主体的“湖南共和国”。毛泽东最初的社会治理观念和国家建构观念是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理解青年毛泽东政治意识的初步形成,应当回归其早期政治实践的历史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早期思想 政治意识 政治实践 湖南政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