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玲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21-224,共4页
本文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只有加速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提高各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实现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云南 文化生产力 文化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云南民族文化创新的思考
2
作者 李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14-217,共4页
本文对民族文化创新的方式、途径、条件、核心进行了探讨,并对云南民族文化创新提出了积极的建议,认为云南民族文化创新的生命力就是要把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
关键词 云南民族文化 创新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2
3
作者 熊黎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63-66,共4页
过去的一百年,现代化作为民族求新求变的主要方式,它一直延续至今,因此也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基本命题。中国要走向世界,理所应当地要使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理所应当地必须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这是当代中国... 过去的一百年,现代化作为民族求新求变的主要方式,它一直延续至今,因此也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基本命题。中国要走向世界,理所应当地要使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理所应当地必须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这是当代中国伟大历史腾飞的逻辑必然。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文化必须先行,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更为紧迫和必要。但探寻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历程漫长而艰难,本文认为:在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中理性、科学、人道主义则是必然的目标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化 目标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资源价值再认识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德寿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4-76,共3页
正是市场经济带来从精神到物质的革命,才凸显了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价值性,才使得民族文化资源价值得以充分地实现,也才使得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展现出来,并同时提供着这种保护实现的物质基础。但是,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不仅仅是经济... 正是市场经济带来从精神到物质的革命,才凸显了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价值性,才使得民族文化资源价值得以充分地实现,也才使得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展现出来,并同时提供着这种保护实现的物质基础。但是,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不仅仅是经济性的。仅以纯经济的眼光来待之,是“势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资源 价值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诗玛》叙事话语的变化对民间文化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8
5
作者 熊黎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112,共5页
作者从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阿诗玛》整理改编的历史梳理出发,认为更多的学者只是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民间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态度形成了当今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两大取向一是普同性倾向,漠视民间文化现象的地方性特点;一是社会进... 作者从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阿诗玛》整理改编的历史梳理出发,认为更多的学者只是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民间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态度形成了当今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两大取向一是普同性倾向,漠视民间文化现象的地方性特点;一是社会进化论的线性视野,在潜意识中将民间文化看作是现代化的对立面。作者认为应关注民间的、边缘的或者地方性叙事,既是对历史和当下文化的一种实证态度,也能使不同的文化形态获得各自的生存空间,共同构建多元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诗玛》 叙事话语 民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文的语言风格 被引量:5
6
作者 梁荻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89-292,共4页
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一般带有固定格式的文体,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公文是党和国家实施管... 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一般带有固定格式的文体,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公文是党和国家实施管理的工具之一,公文处理工作就是运用这一工具去完成党和国家的政务与事务管理。密切上下左右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机关工作顺利进行。因而形成了其庄重凝炼的语言风格,准确而熟练的掌握这些表情达意的语言风格,对于每一个从事公文写作的人来说,是提高公文写作质量首先要突破的关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文 语言 情感 简练 文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体意识及其主体性残缺──曹禺四大名剧女性悲剧命运解读 被引量:5
7
作者 章立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90,共4页
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是社会问题剧,体现了剧作家对旧时代中国女性悲剧命运的思考。以女性文学批评为视点,作者分析了剧中的女性形象,发现女性主体性的残缺才是导致女性悲剧命运不可或缺的因素。
关键词 主体意识 曹禺剧作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进程中哈尼文化的适应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玲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75,94,共5页
作者探讨了哈尼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融合与冲突、传承与消失、局部化特征与全球化背景等关系,认为哈尼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抓住机遇,在吸收优秀异质文化的同时,弘扬哈尼文化的精华,使哈尼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 全球化 哈尼文化 异质文化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政策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3,57,共5页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难抉择。对效率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不平等;只强调公平,则又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任何一种畸轻畸重,都会损害社会良性运行。当前,社会公平失衡问题比较突出,引发了一些较为严重的社会...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难抉择。对效率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不平等;只强调公平,则又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任何一种畸轻畸重,都会损害社会良性运行。当前,社会公平失衡问题比较突出,引发了一些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达到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促使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就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累进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和职业变迁等社会政策的实施, 来纠正偏差, 创造出更高的效率和较大的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与公平 社会政策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维山水诗意境探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泳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山水诗是王维诗中的精华,其意境呈现出的是空灵寂静的特点,而这是由于他受佛教禅宗色空观影响的结果。作者从王维山水诗空灵寂静意境的体现、表达方式两方面作一些探析,以助于加深对王维山水诗的理解,更好地把握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山水诗是王维诗中的精华,其意境呈现出的是空灵寂静的特点,而这是由于他受佛教禅宗色空观影响的结果。作者从王维山水诗空灵寂静意境的体现、表达方式两方面作一些探析,以助于加深对王维山水诗的理解,更好地把握王维山水诗的特点,真正实现鉴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山水诗 意境 空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李尔王》中的崇高与悲剧美 被引量:1
11
作者 吉永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79-282,共4页
本文根据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学说和其他众多论者的合理意见,对《李尔王》中的崇高与悲剧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指出在《李尔王》中充满着无与伦比的崇高感与悲剧性,但崇高因素是次,悲剧因素是主。全剧通过主人翁遭受的巨大灾难,强... 本文根据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学说和其他众多论者的合理意见,对《李尔王》中的崇高与悲剧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指出在《李尔王》中充满着无与伦比的崇高感与悲剧性,但崇高因素是次,悲剧因素是主。全剧通过主人翁遭受的巨大灾难,强烈控诉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不公,初步完成了对经典的崇高和悲剧观念的一次解构。由李尔清醒中的疯狂、疯狂中的清醒和新生后的毁灭构筑的悲剧历程,使《李尔王》成了莎士比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尔王》 崇高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维诗中的“空”
12
作者 樊泳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83-285,共3页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同时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其无欲无为的佛家思想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时时流露出来,突出表现在“空”字的使用上,而这“空”,一类是在对自然的描写中间接表现的,另一类是以禅喻诗直接表现的。此类诗歌又大多有...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同时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其无欲无为的佛家思想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时时流露出来,突出表现在“空”字的使用上,而这“空”,一类是在对自然的描写中间接表现的,另一类是以禅喻诗直接表现的。此类诗歌又大多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在领略其诗情画意之美的同时,应避免受其消极思想和颓废情感的影响,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真正达到欣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空” 佛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奥尔森学说看孔孟消极革命观的积极意义
13
作者 吉永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40,共5页
孔孟的消极革命观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在奥尔森对集体行动的逻辑分析中得到了最新 的说明,但孔孟消极革命观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奥尔森 消极革命 积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普尔论俄狄浦斯现象
14
作者 吉永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27,共4页
波普尔从理论竞争的意义上对俄狄浦斯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俄狄浦斯现象在三个方面映证了证伪主义命题。
关键词 波普尔 俄狄浦斯 证伪主义 精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禅故事及其艺术精神
15
作者 章立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86-288,共3页
本文通过对南禅文字般若中一些鲜活故事的梳理,认为它不仅是南禅传递佛法大意的方便法门,而且也包孕着南禅美学的因子,而后者昭示着中国艺术精神的新走向。
关键词 南禅故事 南禅美学 佛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批评及其价值取向
16
作者 熊黎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大众文化--这一原本属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特有的文化现象,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异军突起后便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它以各种形式和渠道渗透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并... 大众文化--这一原本属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特有的文化现象,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异军突起后便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它以各种形式和渠道渗透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并成为市民大众不可缺少的生活需求。由于这一现实完全溢出了原有的知识话语系统,应该承认,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及批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一些研究者移植和挪用西方文化理论的视角和语言来解释中国的大众文化,同大众文化现实出现了严重错位,不能触及大众文化的实际和真相。因此,作者认为建立起适合于本土的科学的大众文化批评理论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文本 批评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昆明城市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彩霞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67-169,共3页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把旅游业建成云南的新支柱产业、把我省建成旅游大省的目标。昆明作为云南旅游业的排头兵,其旅游业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一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对昆明旅游发展问题作了思考,认为城市建设对旅游业...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把旅游业建成云南的新支柱产业、把我省建成旅游大省的目标。昆明作为云南旅游业的排头兵,其旅游业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一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对昆明旅游发展问题作了思考,认为城市建设对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昆明的城市建设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把城市建设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实现旅游开发与城市硬件建设、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 城市建设 旅游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哈尼族女作家的女性话语 被引量:2
18
作者 初俄最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136-139,共4页
书写哈尼族妇女在历史和文化中的真实处境,是六位哈尼族女作家的共同特点。《马樱花开》的价值就在于其浓郁的女性创作特征,在于用充满母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聆听生命;还在于其独特的叙事话语。
关键词 哈尼族 女作家 女性话语 《马樱花开》 母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关系角度看道教与北魏的政治结合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德寿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6-59,共4页
北魏发展到太武时代,北天师道进入北魏与北魏政治结合,用神学为北魏政权作正统辩护,这是北魏胡汉上层关系发展的一个结果,又成为促进北魏汉化和胡汉上层关系发展的一支力量。其与拓跋统治者的关系,既有被利用的一面,也有主动有为的一面... 北魏发展到太武时代,北天师道进入北魏与北魏政治结合,用神学为北魏政权作正统辩护,这是北魏胡汉上层关系发展的一个结果,又成为促进北魏汉化和胡汉上层关系发展的一支力量。其与拓跋统治者的关系,既有被利用的一面,也有主动有为的一面,这就是以神学服务于用夏变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结合 民族关系 道教 北魏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道武帝对汉士人的任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德寿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61-264,共4页
道武自立国后,积极延纳汉士人,随才任用,汉士人在北魏仿汉制建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有的汉士人权力一度显要,在政权结构中有一定影响力。但当时军事为根本,汉士人在军国大事决策中不起多大作用,在军事... 道武自立国后,积极延纳汉士人,随才任用,汉士人在北魏仿汉制建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有的汉士人权力一度显要,在政权结构中有一定影响力。但当时军事为根本,汉士人在军国大事决策中不起多大作用,在军事方面更几乎无所作为,只是拓跋政权的附庸,所以不能对汉士人的地位和作用估计过高。二者之间有矛盾,但不能夸大,有的仅是个人性的。利益一致性之处使他们有合作,但仅仅是潜层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道武帝 汉士人 任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