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共早期报刊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路径及启示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付科 季正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5,共7页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共早期报刊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早期报刊通过出版专号特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集中传播,各报刊在相互配合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组合传播,在与读者的交流沟通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互...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共早期报刊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早期报刊通过出版专号特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集中传播,各报刊在相互配合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组合传播,在与读者的交流沟通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互动传播,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分众传播,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进行了批判传播。从中共早期报刊的视域,疏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路径,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早期报刊 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维度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百玲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20,共5页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构建是对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一种理论构设与实践展望。丰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汲取19世纪、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历史资源,需要立足实践,回应和解决当今时代理论和实践发展提出的重大...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构建是对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一种理论构设与实践展望。丰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汲取19世纪、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历史资源,需要立足实践,回应和解决当今时代理论和实践发展提出的重大问题,并面向未来探索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路径,建构更加开放包容的理论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 21世纪社会主义实践运动 开放性 时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享与共享:建立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取势——从曹典顺教授的“政治经济学与唯物史观的内在关联”说起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惠斌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52,共11页
从马克思新唯物论的视角,结合中国现实,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从学术史的层面,探讨了一种建立在分享与共享意义上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路。研究认为,100多年来的利润分享制度是化解康芒斯难题(即&qu... 从马克思新唯物论的视角,结合中国现实,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从学术史的层面,探讨了一种建立在分享与共享意义上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路。研究认为,100多年来的利润分享制度是化解康芒斯难题(即"集体所有制不应妨碍个人所有权")和马克思关于资本剥削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时代制度选项;同时,依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建立了一个以劳动产权理论为基本框架的产权分享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 利润分享 康芒斯 劳动产权 新唯物论 劳动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马克思为何拒斥、批判正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林进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4,共9页
马克思拒斥、批判正义在根本上与他持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直接相关,但除此之外,还与马克思将正义诉求视为社会有机体存在缺陷的一种症候,视为一种准宗教和意识形态相关。探问马克思为何拒斥、批判正义,不仅有利于我们充分挖掘马... 马克思拒斥、批判正义在根本上与他持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直接相关,但除此之外,还与马克思将正义诉求视为社会有机体存在缺陷的一种症候,视为一种准宗教和意识形态相关。探问马克思为何拒斥、批判正义,不仅有利于我们充分挖掘马克思在正义问题上的独特的理论遗产,而且有利于更为开放地探讨一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创造理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正义 症候 准宗教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与虚无:从马克思资本批判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有奎 孔明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130,共7页
在身体与灵魂的二分中,柏拉图以来的传统形而上学强调灵魂、理性、思想对身体的贬低、鄙视和压制,尼采颠覆了这一传统,他反对以理性为准绳,主张身体才是生命的基本条件,强调"对肉体的信仰"。尼采肇始的以身体为中心代替以灵... 在身体与灵魂的二分中,柏拉图以来的传统形而上学强调灵魂、理性、思想对身体的贬低、鄙视和压制,尼采颠覆了这一传统,他反对以理性为准绳,主张身体才是生命的基本条件,强调"对肉体的信仰"。尼采肇始的以身体为中心代替以灵魂为中心的观点,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导致身体的解放。相反,伴随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身体不可避免地被资本强暴了,它被纳入资本的结构化运作体系之中,异化为工具性和效用性的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的身体异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性的身体异化,另一种是消费性的身体异化。这两种异化都是在空间生产过程中完成的。身体及其异化造成意义的消解。具体来讲,它造成三种不同类型的虚无主义:尼采意义上的虚无主义;马克思意义上的生产主义虚无主义;鲍德里亚意义上的消费主义虚无主义。克服虚无主义的关键在于资本原则的超出,就此而言,马克思依然彰显出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虚无 马克思 资本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劳动异化到生态异化:马克思的资本批判逻辑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燕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共5页
马克思对生态异化问题的阐释是总体的和革命的。生态异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而资本运行逻辑是导致生态异化的根本原因。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操纵劳动者、劳动产品以及劳动过程,使劳动发生异化。劳动的构成... 马克思对生态异化问题的阐释是总体的和革命的。生态异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而资本运行逻辑是导致生态异化的根本原因。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操纵劳动者、劳动产品以及劳动过程,使劳动发生异化。劳动的构成要素、劳动过程以及劳动的成果中都包括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结果就必然产生人与自然的异化。马克思坚持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立场,以独特的视角、科学的方法,探讨了生态问题的生成机制。系统梳理、挖掘马克思的生态异化思想,对于探索解决生态问题的新视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劳动异化 生态异化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感性走向理性的历史记录——读《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变革研究》
7
作者 季正聚 王宝治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253,共2页
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经历了纵向更迭、横向交叉、依次演进和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利益冲突和不同思潮之间的碰撞,立宪主义始终与这些斗争和碰撞密切相关,并影响至今,这也是立宪主义成为理论界关注焦点的原因之一。毫不夸张地... 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经历了纵向更迭、横向交叉、依次演进和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利益冲突和不同思潮之间的碰撞,立宪主义始终与这些斗争和碰撞密切相关,并影响至今,这也是立宪主义成为理论界关注焦点的原因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关于中国近代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成果数以万计,但从适应和满足中国经济、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 历史记录 社会变革 近代 理性 感性 立宪主义 政治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8年以来我国康德历史哲学研究及影响
8
作者 杜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152-157,共6页
近几十年来,康德的历史哲学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有的学者主张将康德有关社会历史的思想称为"第四批判",有的学者则坚决反对。通过分析这场争论可以看到,康德并未建立一套"批判的历史哲学",也不存在一种隐形的&qu... 近几十年来,康德的历史哲学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有的学者主张将康德有关社会历史的思想称为"第四批判",有的学者则坚决反对。通过分析这场争论可以看到,康德并未建立一套"批判的历史哲学",也不存在一种隐形的"第四批判",但康德有关历史的观点对于历史哲学仍然富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历史哲学 第四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蔽与重释——艾伦·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评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旺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8,84,共9页
伍德是政治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阶级分析法和经济分析法,凸显了经济背后超经济要素的作用,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功能是批判资本主义。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政治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伍德是政治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阶级分析法和经济分析法,凸显了经济背后超经济要素的作用,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功能是批判资本主义。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政治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政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与当代价值,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重释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观点,并将其运用在殖民主义、新帝国主义、全球化、现代性等问题的分析上。伍德构建了政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基本结构和逻辑,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推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德 政治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生空间”的逻辑结构、制衡机制和发展原则 被引量:99
10
作者 刘燕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共5页
优化"三生空间"的结构和格局之所以成为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空间布局的核心任务,是由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以及生态文明空间布局的现实状态决定的。其中,生活空间是人类进行吃穿住用行以及从事日常交往活动的空间存在形式,... 优化"三生空间"的结构和格局之所以成为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空间布局的核心任务,是由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以及生态文明空间布局的现实状态决定的。其中,生活空间是人类进行吃穿住用行以及从事日常交往活动的空间存在形式,是延续和培育劳动者的主体场域;生态空间是自然基础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要界定了人类活动的地形地貌、活动区域、地理位置等场域内容,是维持劳动主体生命活动的栖居之地,同时,也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提供生态前提,是任何社会生产活动顺利运转的先决条件。而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的空间场域和空间结果,即构成生产空间。生产空间是劳动活动的空间存在形式。受自然和历史条件局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只有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以及集中性与平衡性相统一的原则,才能克服资本主义社会以及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促进"三生空间"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生产空间 生活空间 生态空间 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自能力”视阈下苏共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付科 季正聚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32,共5页
对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能不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从"四自能力"的视阈来审视,苏共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曾经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经... 对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能不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从"四自能力"的视阈来审视,苏共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曾经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发生了严重失误并留下了深刻教训。苏共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警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处理好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个人与体制的关系、改革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以及党的先进性与群众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共 四自能力 执政能力 经验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社会公平建设路径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莫凡 谭培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社会公平"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它在当代西方国家中主要表现为失业及贫困率上升、移民问题凸显、企业劳资矛盾增多。针对这些问题,国外社会公平建设的具体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即通过立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建构多层次的整体医疗... "社会公平"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它在当代西方国家中主要表现为失业及贫困率上升、移民问题凸显、企业劳资矛盾增多。针对这些问题,国外社会公平建设的具体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即通过立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建构多层次的整体医疗保障体系,出台国土整治政策支持落后地区发展,出台青年创业计划降低失业率。总结这些经验,应当发挥社会组织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利中的作用,让医疗保障制度同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并鼓励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公平 路径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人民政府的财政建设及其影响
13
作者 王东 张彦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2-146,共5页
随着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向全国范围内执政转变,华北人民政府的财政工作也逐步由战时供给型向和平时期的建设型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华北人民政府财政建设工作表现出财政工作机构逐步正规化、财政管理趋于集中化等特点。华北人民政... 随着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向全国范围内执政转变,华北人民政府的财政工作也逐步由战时供给型向和平时期的建设型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华北人民政府财政建设工作表现出财政工作机构逐步正规化、财政管理趋于集中化等特点。华北人民政府在财政工作方面的积极探索,既优化了财政收支结构又规范了金融秩序。这不仅为新中国财政工作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为新中国财政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人民政府 财政工作 建设型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世界公民的观点能看多远的历史?——重新梳理有关康德历史哲学的争论
14
作者 杜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9-96,共8页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康德哲学的确极大地推进了历史理性理论的发展,但其有关历史的学说毕竟缺乏有效基础。欧盟的困境恰好暴露出康德历史思想中最矛盾的部分。对于今天的一体化和全球化的理想来说,康德的历史构想不啻为一盏鼓舞人心的明灯...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康德哲学的确极大地推进了历史理性理论的发展,但其有关历史的学说毕竟缺乏有效基础。欧盟的困境恰好暴露出康德历史思想中最矛盾的部分。对于今天的一体化和全球化的理想来说,康德的历史构想不啻为一盏鼓舞人心的明灯,但具体实施方案方面不必拘泥于既有结论。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康德思想才是推进普遍历史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 普遍历史 世界公民 欧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不停息的改革者——德国社民党的历史成就与现实挑战
15
作者 张文红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10期38-49,共12页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欧洲最古老的政党之一,它见证了19世纪后半叶以来全部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从建党之初的反抗资产阶级统治和独裁、反对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到二战期间的反对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一直到今天的反对新自由主义,德国社民党...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欧洲最古老的政党之一,它见证了19世纪后半叶以来全部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从建党之初的反抗资产阶级统治和独裁、反对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到二战期间的反对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一直到今天的反对新自由主义,德国社民党始终致力于争取更多的和平与自由、更多的公正与民主。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应对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也为了政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德国社民党不断调整自己的依靠力量,完成了从无产阶级到新中间的转变。目前,德国社民党面临着自身定位和身份认同危机、方向危机、党员老龄化及领袖危机等多重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决定着德国社民党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社会民主党 马克思主义 社会阶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基础教育崩溃了吗?——社会福利视角下的“退出运动”与教育公平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彦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0-55,共6页
当前,在美国基础教育领域爆发的"退出运动"已经发展成为美国全国性的新社会运动。美国民众通过"退出"抵制以"州共同核心标准"考试为依据的教育评估体系,宣泄对公共教育改革的不满,表达重构美国社会福利... 当前,在美国基础教育领域爆发的"退出运动"已经发展成为美国全国性的新社会运动。美国民众通过"退出"抵制以"州共同核心标准"考试为依据的教育评估体系,宣泄对公共教育改革的不满,表达重构美国社会福利政策的诉求。实质上,基础教育领域现有评估体系以市场机制为主要手段,使公共政策衍生出巨大的私人市场;由于垄断资本介入,市场机制进一步侵蚀了教育公平的基础,引发民众"退出"。市场机制并非完美,因此国家在福利政策中必须承担一定责任。政府需要明确其在福利政策推行中的行为边界;改变过分依赖市场调节等做法;并在基础教育政策改革中更多关注弱势群体,以促进社会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退出运动” 福利视角 新自由主义 教育公平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