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我国农村资金近、中、长期的战略思考
1
作者 张忠法 《农村金融研究》 1988年第12期15-20,共6页
一、建立各种机制,明确各投资主体的职责农业发展需很多资金,而资金供给相对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总结历史经验,在新形势下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深化改革入手,改革投资体制,调整投资结构,完善投资政策,特别要彻底改变过去政府包办的单... 一、建立各种机制,明确各投资主体的职责农业发展需很多资金,而资金供给相对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总结历史经验,在新形势下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深化改革入手,改革投资体制,调整投资结构,完善投资政策,特别要彻底改变过去政府包办的单一化投资体制,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投资体制和积累机制。采取农民拿大头,集体拿中头,国家尽可能从现在起作些倾斜投资也只占小头的方针。正确处理好生产与生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体制 资金市场 政府包办 农业发展 调整投资结构 积累机制 基本建设基金 支农资金 贴息贷款 基建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专题之一 农村改革30年考
2
作者 姚监复 《人民论坛》 2008年第17期40-43,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华民族以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快速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举世瞩目。科学的理论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对实践的发展起理论指导作用;生动的实践也只有上升到理论层面,才能实现飞跃,体现更...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华民族以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快速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举世瞩目。科学的理论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对实践的发展起理论指导作用;生动的实践也只有上升到理论层面,才能实现飞跃,体现更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包产到户” 农村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杜润生 同意 专题 纪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腐败现象探源
3
作者 罗海钢 《理论月刊》 1988年第5期25-27,共3页
最近,笔者在广东等地就党内腐败现象的发生机制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下是由此而得出的一些初步分析和判断。一、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初始形态的商品经济与原有权力过分集中的旧体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相交汇改革以后,我们... 最近,笔者在广东等地就党内腐败现象的发生机制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下是由此而得出的一些初步分析和判断。一、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初始形态的商品经济与原有权力过分集中的旧体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相交汇改革以后,我们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但事物的发展必须有个过程,再加上种种因素的复合制约,形成了新旧体制并行的局面。在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现阶段都只做到了半商品化和半市场化(如物质分配上的计划内与计划外,价格控制上的议价和平价)。在这种双轨并行的状况中,很容易出现下述情况:已经采取了商品型态的经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现象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发生机制 党内 制衡方式 初步分析 旧体制 复合制 物质分配 初始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机界的白求恩——寒春、韩丁、阳早
4
作者 姚监复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0年第6期32-33,共2页
著名的农机专家、中国农机院原外籍顾问寒春女士于近日逝世。本刊特约我国农业机械化老专家、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姚监复老先生发表文章,以资纪念,并与广大读者共同缅怀寒春、阳早、韩丁同志的高风亮节。
关键词 中国农机院 寒春 农业机械化 农村政策 研究员 研究室 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