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配格局变化与国民经济的借贷化
1
作者 周天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13,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注资渠道储蓄一银行信贷单一化的融资体制变动相对滞后,使过去国家财政注资主导型国民经济转变为银行货币同接融资主导型经济即借贷型经济。由于投资和企业的效率远低于银行利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注资渠道储蓄一银行信贷单一化的融资体制变动相对滞后,使过去国家财政注资主导型国民经济转变为银行货币同接融资主导型经济即借贷型经济。由于投资和企业的效率远低于银行利率,这种借贷型经济带来一系列后果: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最后将成为全负债资产的企业;货币银行体系中积累越来越多的不良资产,形成日益增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银行货币体系的风险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微观资源配置及使用的低效率和宏观经济运行的极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有经济 国民经济 城乡居民储蓄 国民收入分配 分配格局 居民收入 不良资产 资产负债率 国家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农业理论研究中的误区——从孙中华、李少华的论文谈起
2
作者 徐祥临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2-85,共4页
《中国农村经济》杂志1997年第3期发表了孙中华、李少华两位同志的文章《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问题的论述》(以下简称《学习》),给人以启发之处颇多。比如,文章的第四部分从邓小平的大量论述中概括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是科... 《中国农村经济》杂志1997年第3期发表了孙中华、李少华两位同志的文章《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问题的论述》(以下简称《学习》),给人以启发之处颇多。比如,文章的第四部分从邓小平的大量论述中概括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是科学技术问题”的正确命题,对讲了几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农业理论 农业基础论 社会稳定与发展 农业问题 国民经济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计划经济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构想 被引量:2
3
作者 崔宪涛 《探索》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8-100,共3页
西部投资收益相对而言比较低 ,这是一个长时期都必须面对的事实。这就要求中央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西部地区的区情 ,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财政金融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等 ,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政策支持 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供给低效率通货膨胀与货币银行危机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天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12,共9页
文章从模型上论证了中国目前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微观经济运行的低效率,具体分析了经济低效率通过银行货币体系导致通货膨胀的过程及银行货币体系潜伏的危机。整篇文章分析的政策含义为:总需求控制对于供给低效率型短缺是没有用... 文章从模型上论证了中国目前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微观经济运行的低效率,具体分析了经济低效率通过银行货币体系导致通货膨胀的过程及银行货币体系潜伏的危机。整篇文章分析的政策含义为:总需求控制对于供给低效率型短缺是没有用的;治理低效率型通货膨胀,只能从制度创新、规范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加供给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压力 低效率 生产总值 银行不良资产 国有企业 货币银行 经营管理 银行性 产出水平 货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劳动定义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新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5,共4页
对生产劳动可以从其社会规定性和物质规定性两个方面进行定义。一定的生产劳动的定义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这就是一定的生产劳动定义的社会规定性。正因为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的定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的定义才... 对生产劳动可以从其社会规定性和物质规定性两个方面进行定义。一定的生产劳动的定义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这就是一定的生产劳动定义的社会规定性。正因为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的定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的定义才有所不同。同时,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与外延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科学地界定和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 社会规定性 物质规定性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