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6-50,共5页
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曹新一、技术进步推动了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影响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1)技术进步和... 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曹新一、技术进步推动了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影响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1)技术进步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产业分工,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群 技术体系 生产要素配置 合理化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技术政策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工业与中国现代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21,共9页
中国农村工业是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经济僵局的重要力量,是沟通传统农业和现代城市工业的纽带和桥梁。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充分说明,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人口城市化等,都与农村工业及其发展密切相关,依靠农村工... 中国农村工业是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经济僵局的重要力量,是沟通传统农业和现代城市工业的纽带和桥梁。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充分说明,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人口城市化等,都与农村工业及其发展密切相关,依靠农村工业自身经济成长的力量也可以实现二元结构经济的转换目标。因此,农村工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可忽视,通过农村工业这条沟通传统农业与城市工业的纽带的作用,必然带动中国现代化的新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工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 工业化发展 农业劳动力 二元结构经济 中国城市化 小城镇 工业化过程 中国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5
3
作者 曹新 《重庆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48-51,共4页
一、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分类配置 区域产业结构一般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但本文也分析和研究区域之间、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问题。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多种多样的方法。... 一、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分类配置 区域产业结构一般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但本文也分析和研究区域之间、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问题。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多种多样的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产业功能分类法,对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产业功能分类法,即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着重考察各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和方式,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的相对地位、作用和功能为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人的素质系统 被引量:5
4
作者 崔自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112,共2页
编者按 :由中国人学学会和首都师范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人文素质与人的发展”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1月 2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 ,来自首都学术界的 4 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就人文素质提出的时代背景、人文... 编者按 :由中国人学学会和首都师范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人文素质与人的发展”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1月 2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 ,来自首都学术界的 4 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就人文素质提出的时代背景、人文素质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层面和阶段、人文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和新看法。现发表其中代表性的观点 ,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崛起重大问题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门洪华 胡鞍钢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38-43,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从战略崛起的轨迹和效应来看,中国将进一 步缩小与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差距,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强国。通过对自身国际地位、世界形势和战略利 益的把握,中国的战略理念走向积极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从战略崛起的轨迹和效应来看,中国将进一 步缩小与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差距,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强国。通过对自身国际地位、世界形势和战略利 益的把握,中国的战略理念走向积极的变革,从而推动了对中国战略利益的重新判定。进入新世纪,中国总体 战略开始由主要为发展自身利益服务的和平环境战略,转向与世界谋求共同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更以扩大开 放、积极参与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和平崛起 战略利益 综合国力 国际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2,共9页
经济增长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及相互转换的作用,正推动着我国整个经济的增长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文章从我国经济制度结构转型的主要表现所有制结构的混合化、经济体制的市场化、产权制度的社会化这三个方面分析指出,我国经济制度结构... 经济增长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及相互转换的作用,正推动着我国整个经济的增长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文章从我国经济制度结构转型的主要表现所有制结构的混合化、经济体制的市场化、产权制度的社会化这三个方面分析指出,我国经济制度结构转型的内在动力在于经济增长。农村工业的高速持续增长不仅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角色,产业结构的成长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国效应”等有利条件,构建新的非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实现国民经济的一元化同质结构和均衡增长;采取多种有力措施,重新构造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分区发展模式和协调发展模式,以促进和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社会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变化 中西部地区 协调发展 二元结构经济 经济发展 产权制度 农村工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冷战时期与冷战时期危机及危机管理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绪生 《国际论坛》 2003年第1期10-13,共4页
危机和危机管理是后冷战时期国际政治中的重要问题 ,它不是后冷战时期特有的现象 ,与冷战时期的危机管理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本文通过比较后冷战时期与冷战时期的危机及危机管理 ,着重探讨后冷战时期危机管理的特性 。
关键词 危机 危机管理 冷战时期 后冷战时期 国际政治 军事力量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互依赖与国际机制:理论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门洪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4期31-35,共5页
相互依赖是国际机制存在的先决条件,也是国际机制理论探讨的现实背景。在理论的发展里程上,相互依赖理论与国际机制理论是齐头并进的。相互依赖理论是国际机制理论的理论基础之一。国际机制的发展促进了相互依赖的加深,国际机制理论的... 相互依赖是国际机制存在的先决条件,也是国际机制理论探讨的现实背景。在理论的发展里程上,相互依赖理论与国际机制理论是齐头并进的。相互依赖理论是国际机制理论的理论基础之一。国际机制的发展促进了相互依赖的加深,国际机制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也加深了相互依赖理论的认识,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依赖 国际机制 理论比较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教师的选拔和培养 被引量:1
9
作者 何仲山 《新视野》 CSSCI 2000年第6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美国 高校 教师 选拔工作 培养工作 终身教授 晋升制度 教师待遇 教学评估 休假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体制改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庆泉 《江汉论坛》 1988年第11期10-15,共6页
一、国民经济成长中的结构性矛盾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产业结构与增长之间的因果联系,是与产业结构及其演进在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长期的、动态的平衡方面所具... 一、国民经济成长中的结构性矛盾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产业结构与增长之间的因果联系,是与产业结构及其演进在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长期的、动态的平衡方面所具有的决定作用分不开的.产业结构这个概念,表示两方面量的关系.第一,它表示资源(资产存量以及新增投资等等)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地域)之间的分配.第二,它表示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地域)之间产出能力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高度化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增长 结构性矛盾 二元经济结构 社会总供给 经济成长 国民经济各部门 制约因素 国民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合精神与中国的和平外交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亚敏 王以鹏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9,共4页
中华和合文化所提供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辩证思维视角,对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外交战略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传统对中国当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区域和谐外交方针有深远的影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 中华和合文化所提供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辩证思维视角,对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外交战略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传统对中国当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区域和谐外交方针有深远的影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生”思想催生了维护世界多样性的和谐外交;“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伦理与处事哲学是中国国际秩序战略的哲学基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观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理念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精神 睦邻外交 中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
12
作者 曹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9-51,共3页
产业结构、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曹新一、对外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别采取了"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等发展模式。所谓"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是指利用本... 产业结构、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曹新一、对外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别采取了"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等发展模式。所谓"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是指利用本国较丰富的初级产品(指加工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发展模式 对外开放 进口替代工业 出口导向 出口替代 初级产品出口 优化出口产业结构 技术引进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信仰重建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远新 《重庆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37-41,共5页
社会信仰的变迁总是伴随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转型。这种变迁,往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信仰不适应”状态。目前我国正处于历史的重大转型进程当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更、转换和发展,既呈现出各种各样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动景象,也... 社会信仰的变迁总是伴随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转型。这种变迁,往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信仰不适应”状态。目前我国正处于历史的重大转型进程当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更、转换和发展,既呈现出各种各样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动景象,也在一定范围内激发了各种社会矛盾并形成为政治压力和挑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政治信仰的重建,如何在一个处于重大转型但又是连续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有效实现政治信仰体系的调适、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 政治信仰 力量 转型 历史 生动 调适 政治社会化 变更 社会矛盾
全文增补中
全球化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景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全球化既是一种事实,又是一个过程,既是物质的发展过程,又是社会思想变化的过程。全球化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又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进行了思想和制度方面的准备。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全球化 全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时代的国际体系:回到两极? 被引量:1
15
作者 汉斯.宾尼恩迪克 张茂明 《国际论坛》 2001年第4期77-80,共4页
关于冷战后的国际体系 ,国内政界、学界进行过诸多讨论并形成基本认识 :世界多极化是一种客观发展的趋势 ,尽管这一趋势的发展有一定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但却是不可逆转的。不过对于同一问题 ,美国学者汉斯·宾尼恩迪克在“BacktoBip... 关于冷战后的国际体系 ,国内政界、学界进行过诸多讨论并形成基本认识 :世界多极化是一种客观发展的趋势 ,尽管这一趋势的发展有一定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但却是不可逆转的。不过对于同一问题 ,美国学者汉斯·宾尼恩迪克在“BacktoBipolarity?”一文中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现今的国际体系有可能回到两极 ,建议美国采取“大棒政策”维护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对于宾尼恩迪克的观点 ,我们不一定认同 ,不过其分析和论证对于看清美国对外政策的现实主义取向、认识美国对外战略的走向却不无裨益。编译此文的意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时代 国际体系 国际安全 两极性 国际事务全球化 民主化 分裂 美国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与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
16
作者 郭建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2期13-17,共5页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全面总结了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左”和右两种倾向、社会主义与民主法制、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模式五方面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科学结论,...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全面总结了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左”和右两种倾向、社会主义与民主法制、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模式五方面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科学结论,解决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本质 民主法制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