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1
作者 胡盛芳 《江海学刊》 1988年第5期124-130,共7页
对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评价,分歧较大。主要有两点:一是洋务运动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中的地位问题;二是洋务运动对待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态度和作用问题。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争取人民民主;反对侵略,... 对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评价,分歧较大。主要有两点:一是洋务运动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中的地位问题;二是洋务运动对待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态度和作用问题。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争取人民民主;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是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历史课题 中国资本主义 封建专制主义 发展资本主义 民族独立 地位问题 作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时期齐鲁文化的风格与儒学的西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子今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8-52,共5页
齐鲁文化在先秦时期具有明显的优势,秦汉时期在仍然保持地域文化鲜明个性的同时,为大一统的文化共同体的建设作出了显著的历史贡献。所谓“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反映了齐鲁地区在政治文化领域的领先地位。其他如经学、史学... 齐鲁文化在先秦时期具有明显的优势,秦汉时期在仍然保持地域文化鲜明个性的同时,为大一统的文化共同体的建设作出了显著的历史贡献。所谓“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反映了齐鲁地区在政治文化领域的领先地位。其他如经学、史学、文学、医学、农学、算学、书学、乐学、历学等,都有齐鲁人的创造充盈了当时学术文化的宝库。齐鲁文化扩展其影响的最突出的表现,是儒学的向西流布。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齐鲁文化对于汉文明总体面貌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鲁文化 秦汉时期 儒学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司马迁 儒林列传 《史记·货殖列传》 汉武帝时代 公孙弘 文化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时期的社会福利法规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子今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4期141-145,共5页
内容提要 秦汉时期,社会福利受到执政者重视。除了帝王诏令中多见强调优遇“鳏寡孤独、穷困之人”等词句之外,有关社会福利的立法和执法的历史记录,也说明随着大一统政治体制的健全和政治思想的成熟,政府行政内容中已经将关于杜会福利... 内容提要 秦汉时期,社会福利受到执政者重视。除了帝王诏令中多见强调优遇“鳏寡孤独、穷困之人”等词句之外,有关社会福利的立法和执法的历史记录,也说明随着大一统政治体制的健全和政治思想的成熟,政府行政内容中已经将关于杜会福利的政策置于比较显著的地位。对于秦汉时期社会福利法规的分析,不仅有益于深化对秦汉政治和秦汉社会的认识,也有益于中国社会福利史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法规 社会福利 立法 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陵薄葬辨疑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子今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2-75,94,共5页
关键词 将军 属国 汉文帝 丧葬 历史记载 辨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评价新论——兼论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柏传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4-48,共5页
唐朝初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文成公主通婚,历来被当作中国历史上民族友好的典型而加以讴歌赞颂,史家每每论及此事的著作和文章无不如是说,似乎已成定论。但是,“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 唐朝初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文成公主通婚,历来被当作中国历史上民族友好的典型而加以讴歌赞颂,史家每每论及此事的著作和文章无不如是说,似乎已成定论。但是,“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如果我们把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联姻“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来深入考察一番的话,就会发现上述的所谓“定论”很难说是全面和正确的。本文现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深入的考察和探讨,并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文成公主 吐蕃 吐谷浑 中国历史 薛延陀 少数民族 主观动机 封建时代 松赞干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时期赵地社会文化的特色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子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7-102,共6页
秦汉时期赵地社会文化的特色王子今秦实现统一,在原赵国故地置邯郸、恒山、巨鹿、太原、云中、上党诸郡。据《汉书·地理志下》的记载,当时人所认定的“赵地”的界域,大致即:“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球都之高阳、州... 秦汉时期赵地社会文化的特色王子今秦实现统一,在原赵国故地置邯郸、恒山、巨鹿、太原、云中、上党诸郡。据《汉书·地理志下》的记载,当时人所认定的“赵地”的界域,大致即:“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球都之高阳、州乡;东有广平、巨鹿、清河、河间,又得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赵地 社会文化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战国社会结构的再认识──评田昌五臧知非著《周秦社会结构研究》
7
作者 王子今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1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结构研究 社会结构 春秋战国时期 田昌五 周秦 春秋时期 君主专制政体 土地关系 再认 乡里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治通鉴》中的政治伦理与政治道德教义
8
作者 王子今 《学术界》 CSSCI 1996年第1期60-65,共6页
《资治通鉴》中的政治伦理与政治道德教义王子今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品评是中国史学的传统。班固作《汉书·古今人表》,分人为九等: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又说... 《资治通鉴》中的政治伦理与政治道德教义王子今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品评是中国史学的传统。班固作《汉书·古今人表》,分人为九等: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又说道,“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政治道德 政治伦理 司马光 刘邦 “臣光曰” 道德准则 道德规范 基本原则 政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宾在后赵统一北方中的作用
9
作者 丁柏传 《中州学刊》 1986年第6期135-136,共2页
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的创建者石勒,是一位颇有作用的人物。他在西晋末年的大动乱中,用武力手段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恢复了封建秩序,建立了后赵政权;又劝课农桑,减轻赋税,推行法治,重视人才,发展文化教育,在短时期内使北方的社会生产得到... 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的创建者石勒,是一位颇有作用的人物。他在西晋末年的大动乱中,用武力手段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恢复了封建秩序,建立了后赵政权;又劝课农桑,减轻赋税,推行法治,重视人才,发展文化教育,在短时期内使北方的社会生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暂时的安定。在石勒从事上述活动并取得一定成就的过程中,有一位起了重要辅佐作用的人物,这就是石勒的重臣——“右侯”张宾。 张宾,字孟孙,赵郡中丘(今河北内丘)人。他年轻时好学,博涉经史,豁达而大度,自认为学识才干不在张良之下,以未能遇到汉高祖刘邦为憾。在同石勒结识后,他认为只有石勒“可与共成大事”,便“提剑军门,大呼请见”。最初,石勒并没有对他给予特别的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实践的考验,才逐渐地对他倚重起来,“引为谋主”。 张宾之所以成了石勒特别倚重的人物,主要是因为在石勒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他多发奇谋,屡建功勋,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勒 统一北方 王浚 幽州 将军 公元 新蔡 鲜卑 《晋书》 劝课农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遵宪《日本杂事诗》所见晚清开明士人的近代化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慎之 王子今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87-91,共5页
关键词 《日本杂事诗》 黄遵宪 人的近代化 竹枝词 留学生 政治文化 “西学” 《德国学校论略》 历史演进 师范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竹枝词所见民间“卜钱”风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慎之 王子今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6期75-76,7,共3页
关键词 竹枝词 西域传 文化象征意义 社会文化现象 《全唐诗》 《竹枝词》 流行年代 社会史学 古代民歌 乾隆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