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意蕴 被引量:2
1
作者 郇雷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二十一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议题和鲜明主题,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社会主义意蕴,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实践的时代主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二十一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议题和鲜明主题,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社会主义意蕴,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实践的时代主题;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传统到现代的形态变迁,促进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新的历史性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以开创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卓著贡献,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国内学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武晓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6-154,共9页
近年来,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国内学界从辨析基本概念、追溯理论渊源、结合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拓展学理性研究五个视角,展开研究并取得丰富成果,为继续深入研究和最终形成共识奠定了重要基础。社会... 近年来,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国内学界从辨析基本概念、追溯理论渊源、结合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拓展学理性研究五个视角,展开研究并取得丰富成果,为继续深入研究和最终形成共识奠定了重要基础。社会主义在不断发展中,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也应坚持"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为创新发展二十一世纪科学社会主义提供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历史贡献
3
作者 杨二美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是毛泽东思考落后的旧中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开启向社会主义过渡进程的基本历史方位。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何要、能不能以及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是理解毛泽东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是毛泽东思考落后的旧中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开启向社会主义过渡进程的基本历史方位。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何要、能不能以及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是理解毛泽东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之逻辑体系的基本线索。毛泽东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研究视野,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典范,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后国家 社会主义 过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现代化实践历程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长江 郭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3,共9页
面对"共时性"的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苏联探索形成了一套重工业优先的资源调配和社会发展体系,开辟了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但是这一道路没有真正解决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在二战后逐渐陷入困境。新中国成... 面对"共时性"的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苏联探索形成了一套重工业优先的资源调配和社会发展体系,开辟了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但是这一道路没有真正解决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在二战后逐渐陷入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模式,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另一方面也陷入了相应的困境。改革开放后中国对现代化和社会主义都进行了再认识,实现了二者关系的变革和协调,进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对现代化的认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突出了生产力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的有机统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新的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自觉。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直面"后初级阶段"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现代化 苏联模式 中国道路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治理”:社会矛盾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的变革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海军 孙梦珂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社会“微治理”在社会矛盾预防与化解上,实现了价值理念和技术性两大层面的创新。“微治理”在价值理念层面上,以社会矛盾预防为主的理念变革为主线,实现了从传统的运动式宏观治理向基层微观治理、从传统的粗放式治理向精细化和精准化... 社会“微治理”在社会矛盾预防与化解上,实现了价值理念和技术性两大层面的创新。“微治理”在价值理念层面上,以社会矛盾预防为主的理念变革为主线,实现了从传统的运动式宏观治理向基层微观治理、从传统的粗放式治理向精细化和精准化治理、从矛盾事后处置向矛盾事前防范、从矛盾治理中“见数字不见人”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四大理念的转变。“微治理”在技术性层面的创新表现在以下方面:党的领导向基层神经末梢延伸是贯穿社会矛盾“微治理”的红线;搭建基层群众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微平台”;以网格化平台为抓手,实现社会矛盾治理的早发现和快化解;提升基层群众“微组织”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微技术”实现对社会矛盾识别的预警;把社会矛盾“微治理”与社会治理大范畴有机衔接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治理” 社会矛盾 社会治理 事前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机器异化思想”的出场、内涵及其启示——基于《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的文本解读
6
作者 李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0,共7页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作为马克思探究科技思想的经典文本,其中展现了丰富的“机器异化”思想。对卢梭技术批判和德国古典哲学异化思想的双重镜鉴、资本逻辑下机器大工业蓬勃发展和“异化劳动”的相遇状态、百弊丛生的资本主义...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作为马克思探究科技思想的经典文本,其中展现了丰富的“机器异化”思想。对卢梭技术批判和德国古典哲学异化思想的双重镜鉴、资本逻辑下机器大工业蓬勃发展和“异化劳动”的相遇状态、百弊丛生的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达成“合乎人性的机器的复归”分别构成了“机器异化”思想出场的思想语境、实践语境和时代语境。“机器异化”的多重表现样态、产生的深层次机理与“机器异化”的扬弃路径三个维度,是马克思对“机器异化”思想内涵布展的系统性阐发。多维审思马克思的“机器异化”思想对当前正确运用科学技术、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着深刻的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机器异化”思想 异化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善治”目标的人民民主之维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珂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2,共8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集中表现,人民民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语境中的“善治”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目标。新时代,我国人民民主的发展为到达“善治”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和“4-3-1”的全过... 作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集中表现,人民民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语境中的“善治”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目标。新时代,我国人民民主的发展为到达“善治”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和“4-3-1”的全过程实现机制。人民民主能够从四个维度支撑“善治”目标的实现:法理层面,人民民主专政提供了治理的合法性前提;制度层面,民主集中制确保了治理的效能;思想层面,人民当家作主基础上的“三统一”构建了治理的方略;实践层面,人民民主的政治优势推动了治理实践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国家治理 全过程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根于历史自觉的文化自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意识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曹丽 郭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4,共7页
从批判“封建文化”为主导,到肯定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意识在新时代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理论观点中,“文化自信”着重从精神层面阐述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从批判“封建文化”为主导,到肯定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意识在新时代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理论观点中,“文化自信”着重从精神层面阐述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而且是当今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源泉;“历史自觉”则将论题扩展到中华民族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强调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和文明格局、独特的制度创造对当今中国的影响。将巩固“文化主体性”作为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进一步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文明“大一统传统”在价值观念和社会体制层面的传承与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历史自觉 文化主体性 文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皇权强化背景下相权运作空间设置的得失及鉴戒
9
作者 王磊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98,共3页
宋初之际,统治者通过加强皇权、分割相权的方式不断满足巩固政权的政治需求,但是宋朝皇帝实施文治天下的基本国策也为相权的运作创造了相应的空间。新时代,党和国家应不断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提升干部政治文化素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关键词 宋代 皇权 相权 运作机制 领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电商平台规制体系比较——新经济规制体系的适应性、可流动性与可预期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本荣 侯启缘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8-68,共11页
近年来,中国电商产业依托政策红利、巨量市场规模和完备基础设施等优势迅速发展,同时,如何完善电商规制体系、促进新经济业态的持续增长与规避负面效应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中美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方面的特点。在发展历程上,美... 近年来,中国电商产业依托政策红利、巨量市场规模和完备基础设施等优势迅速发展,同时,如何完善电商规制体系、促进新经济业态的持续增长与规避负面效应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中美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方面的特点。在发展历程上,美国电商发展历史较长且具备成熟的法律体系,而中国电商则更具赶超型特征,依托政策红利和巨量市场规模实现迅速崛起,法律体系也在同步跟进;在规制措施上,美国较早地完成了反垄断规制由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的转型,并主要通过事后监管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来规避平台的创新抑制行为、知识产权纠纷和消费者数据滥用等问题,而中国则采取了行政监管与法律逐步完善的方式来应对相关问题,并且逐步进入强监管阶段;在规制效果上,中国现有的电商规制体系未能充分发挥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需借鉴美国规制体系中对互联网“非中心性”技术创新等的关注,将不同产业的电商区别对待,并预防系统性风险。中美电商平台规制体系的不同反映的并非仅电商产业本身的差异,而是更深层次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为了能够在全球电商竞争和跨境电商潮流中充分发挥独特的优势,中国需要形成具有适应性、可流动性和可预期性的新经济规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平台 规制体系 中美对比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对“高屋”“低屋”的运用艺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后彬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69-71,共3页
“高屋”“低屋”是领导艺术的传统经典策略之一,其内在机理是对于组织激励机制的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即用“低屋”策略发挥外在激励的积极作用,用“高屋”策略发挥内在激励的积极作用。但两种策略的正确运用并不是无条件的,需要领导者... “高屋”“低屋”是领导艺术的传统经典策略之一,其内在机理是对于组织激励机制的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即用“低屋”策略发挥外在激励的积极作用,用“高屋”策略发挥内在激励的积极作用。但两种策略的正确运用并不是无条件的,需要领导者正确把握“高屋”“低屋”策略应用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高屋” “低屋” 内在激励 外在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场中“男女搭配,干活更累”的根因与疏解之方 被引量:1
12
作者 尚延波 吕后彬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63,共4页
职场中“男女搭配,干活更累”有三种典型表现,即男性更累、女性更累以及男女都累。其内在根因是传统分工下的时代局限性、性别差异下的精致利己主义以及沟通不畅下的信息偏差。因此,可以从定制聚能、修己赋能、沟通生能三个方面进行疏解... 职场中“男女搭配,干活更累”有三种典型表现,即男性更累、女性更累以及男女都累。其内在根因是传统分工下的时代局限性、性别差异下的精致利己主义以及沟通不畅下的信息偏差。因此,可以从定制聚能、修己赋能、沟通生能三个方面进行疏解,以期真正实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 “男女搭配 干活更累” 分工 性别差异 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津之战中曹操融合不同性格下属的方略
13
作者 田磊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4,共3页
逍遥津之战是三国时期东吴与曹魏在江淮军事重镇合肥进行的一场大战,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曹操虽然远在汉中,但实际上是这次战役的指挥者,他深知每一位下属的性格特点,做到知人善任,充分发挥团队成员性格互补的优势,通过... 逍遥津之战是三国时期东吴与曹魏在江淮军事重镇合肥进行的一场大战,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曹操虽然远在汉中,但实际上是这次战役的指挥者,他深知每一位下属的性格特点,做到知人善任,充分发挥团队成员性格互补的优势,通过创造一起共事的机会、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以危机激发团队成员的斗志、运用正确的战略决策促进团结、将充分信任与监督制衡相结合等方略来统御众将,使他们摒弃前嫌、团结协作,以七千守军大破东吴十万之众,解合肥之围。曹操在逍遥津之战中融合不同性格下属的方略值得新时代领导干部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津之战 曹操 下属 不同性格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吉思汗领导魅力的生成逻辑
14
作者 潘宁 朱博闻 《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第13期43-46,共4页
成吉思汗是一位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者。这种领导魅力,并非天生,而是在后天不断磨砺中逐渐形成的。成吉思汗通过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优化个体人格,增强团队向心力;通过培养识人智慧,增强团队竞争力;通过运用安人艺术,增强... 成吉思汗是一位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者。这种领导魅力,并非天生,而是在后天不断磨砺中逐渐形成的。成吉思汗通过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优化个体人格,增强团队向心力;通过培养识人智慧,增强团队竞争力;通过运用安人艺术,增强团队稳定力;最终成长为一位受人爱戴、具有超凡魅力的卓越领导者,为事业成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吉思汗 领导者 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