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框架构建、演进历程与完善策略 被引量:131
1
作者 钟开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8,共14页
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对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尚缺乏统一认识。从管理的基本要素出发,把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看作一个由管理客体(突发事件属性)、管理主体(应急管理组织)、管理目标(应急... 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对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尚缺乏统一认识。从管理的基本要素出发,把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看作一个由管理客体(突发事件属性)、管理主体(应急管理组织)、管理目标(应急管理价值)、管理规范(应急管理制度)、管理保障(应急管理资源)、管理方法(应急管理技术)、管理环境(应急管理文化)七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共同构成的整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1.0版)、改革开放至2002年(2.0版)、2003年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前(3.0版)、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4.0版)四个阶段。新时代推进4.0版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对照"主动适应、全面整合、结构合理、目标清晰、制度完善、保障有力、技术先进"的目标,积极回应国内外环境和公共安全形势的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制度效能,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应对 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复合逻辑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琼 吴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国有企业通过建构开放式党组织,联结与项目生产经营和党建相关的企业、政府和社会等相关主体,通过“3+N”项目党建的统领机制,塑造统筹国企经济性、行政性和公益性多重属性的复合逻辑。“支部建在项目上”是依附于生产力全过程开展党建... 国有企业通过建构开放式党组织,联结与项目生产经营和党建相关的企业、政府和社会等相关主体,通过“3+N”项目党建的统领机制,塑造统筹国企经济性、行政性和公益性多重属性的复合逻辑。“支部建在项目上”是依附于生产力全过程开展党建的实践创举,从政治引领的层面提供了意识形态的规定性,从微观的操作层面赋予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性和优越性。这种中国特色的党建机制从纵向上打通了基层党组织的“最后一公里”,从横向上实现了部门协同与项目联动,并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开展全员动员与重点突破,将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优势转化为生产经营、企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高水平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党支部 国企发展 复合逻辑 中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28
3
作者 钟开斌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30,共8页
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思想基础。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客体-主体"分析框架,从国家安全形势(环境)、国家安全威胁(客体)、国家安全维护(主体)三个维度,来考察国家安全观的演进过程。研究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先后... 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思想基础。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客体-主体"分析框架,从国家安全形势(环境)、国家安全威胁(客体)、国家安全维护(主体)三个维度,来考察国家安全观的演进过程。研究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国家安全观(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转型国家安全观(改革开放后至中共十八大)、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共十八大之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代国家安全观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国家安全威胁和国家安全维护行为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构成、绘制新时代国家安全风险的基本图谱、谋划国家安全体系的总体布局、加强国家安全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等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观 国家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环境-客体-主体”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公开与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基于社会组织评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焕 魏娜 张勇杰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105,M0005,共21页
个体并非缺乏志愿服务动机,但信息不足阻碍了其参与意愿。研究借助社会组织评估场景,采用调查实验的方法,探究有关社会组织评估的政府信息公开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实验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在实验组中提供更... 个体并非缺乏志愿服务动机,但信息不足阻碍了其参与意愿。研究借助社会组织评估场景,采用调查实验的方法,探究有关社会组织评估的政府信息公开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实验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在实验组中提供更加全面的社会组织评估信息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和预期频率,该过程通过影响公众感知的组织声誉水平来发挥中介效应;且对于过去参与频率较低的公众而言,信息公开的影响效应更大。研究认为,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有利于缓解公众志愿服务参与过程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志愿服务组织的社会合法性,还具有动员“沉睡”的志愿者的巨大潜力。研究结论直面当前志愿服务实践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拓宽了信息公开议题在公共管理学术研究中的解释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信息公开 社会组织评估 组织声誉 调查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发展和安全:理论框架与核心思想 被引量:21
5
作者 钟开斌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67,共9页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创新理论,并把它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重...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创新理论,并把它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以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统筹发展和安全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从基本构成来看,统筹发展和安全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为基本内涵、以相互交织的风险综合体为指涉对象、以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思想统领、以做好思想和工作两大准备为实践要求四个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理论的基本框架与核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发展和安全 风险综合体 总体国家安全观 做好两大准备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安全格局:逻辑起点、理论指引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1
6
作者 钟开斌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14,共11页
党的二十大就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作为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主要任务,构建新安全格局具有特定的逻辑起点、理论指引和实践进路。进入安全新阶段,是构建新安全格局的逻辑起... 党的二十大就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作为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主要任务,构建新安全格局具有特定的逻辑起点、理论指引和实践进路。进入安全新阶段,是构建新安全格局的逻辑起点;贯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的安全新理念,是构建新安全格局的理论指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构建新安全格局的实践进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必须进一步立足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为基本特征的安全新阶段,贯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思想统领的安全新理念,构建以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基本路径的新安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全格局 安全新阶段 安全新理念 总体国家安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加快推进我国消防救援队伍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0
7
作者 曹海峰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80,共9页
新时期,我国消防救援队伍体系建设迈出了职业化改革的第一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集体转制,核心职能开始向综合应急救援方向转变,消防管理体系专业化时代到来。但同时,我国现有的消防救援队伍体系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核心应... 新时期,我国消防救援队伍体系建设迈出了职业化改革的第一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集体转制,核心职能开始向综合应急救援方向转变,消防管理体系专业化时代到来。但同时,我国现有的消防救援队伍体系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核心应急救援能力存在短板、组织指挥体系有待完善等突出问题。为此,新时期要加快构建“国家综合—地方专职—社会志愿”一体两翼的消防救援队伍体系新格局,并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管理制度、改善薪资待遇、提高装备水平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推进我国消防救援队伍体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救援 转制 职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救灾体制的调整与变化:基于典型案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钟开斌 林炜炜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7,共13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救灾体制发生了部分调整与变化。以"层级-部门"为分析框架,从纵向层级间和横向部门间两个维度,来描述救灾体制的基本特征,并将救灾体制分为四种不同类型;选取唐山地震、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三个典型案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救灾体制发生了部分调整与变化。以"层级-部门"为分析框架,从纵向层级间和横向部门间两个维度,来描述救灾体制的基本特征,并将救灾体制分为四种不同类型;选取唐山地震、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来刻画中国救灾体制的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唐山地震、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的救灾体制模式分别为"纵向集权-横向分类"、"纵向集权-横向综合"、"纵向分权-横向综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救灾体制的变化呈现出纵向上属地化、横向上综合化两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灾体制 层级-主体 典型案例 历史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应对风险挑战的基本历程与主要经验 被引量:14
9
作者 钟开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49,共16页
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全过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基于政党韧性的研究视角,构建“防备—管控—学习”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周期模型,以揭示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之谜。在领导革命、... 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全过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基于政党韧性的研究视角,构建“防备—管控—学习”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周期模型,以揭示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之谜。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重大风险的表现形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目标定位和行动策略不同,先后经历了以求生存求发展求胜利、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核心目标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艰难复杂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首先在于它是一个韧性政党,面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善于主动进行防范准备、有效进行管控处理、及时进行学习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政党 风险治理 治国理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四大基因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小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9-31,共3页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愈挫愈勇的政治组织,具有脱离险境的神奇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血吸虫病、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玉树特大地震、2020年新冠肺...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愈挫愈勇的政治组织,具有脱离险境的神奇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血吸虫病、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玉树特大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通过梳理历史上党对历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成功应对经验,可以发现党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背后存在四大基因密码:组织基因、制度基因、群众基因、精神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基因密码 磨难挑战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解邻避效应的中国经验:基于复合治理的田野考察与理论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琼 吴佳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81,共10页
中国场景下的邻避事件处置,呈现出典型的复合治理经验。文章通过对G区反垃圾焚烧事件完整历程的田野考察,尝试对复合治理的基本要素和运行机制进行探讨。G区综治领导小组协调联动各部门,吸纳了多方社会力量构成复合治理结构。“单位+社... 中国场景下的邻避事件处置,呈现出典型的复合治理经验。文章通过对G区反垃圾焚烧事件完整历程的田野考察,尝试对复合治理的基本要素和运行机制进行探讨。G区综治领导小组协调联动各部门,吸纳了多方社会力量构成复合治理结构。“单位+社区”的联结机制覆盖了焚烧项目的多元利益主体,党政部门依据其行为诉求进行分类,制定多重策略并根据情境变化进行动态调适,打破了“一闹就停”的治理困境。研究发现,邻避事件的复合治理在要素上包含了多主体的治理结构、多层次的治理资源以及复杂的互动策略。运行机制方面,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具有刚性集中和柔性适应相融合的制度优势,并通过整合多层次治理资源及动态组合差异化治理策略,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本文的田野研究在治理体系的有机性、治理过程的动态适应与治理效能的本土经验三个方面为复合治理的理论建构拓展了讨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效应 中国经验 复合治理 治理要素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危机信息传播演化模型设计及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双燕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8,共8页
为研究公众间的信息传播交互行为及规律,融合多种个体决策影响因素,基于Multi-Agent方法构建公众信息传播演化模型;运用Monte Carlo方法在2个真实的社会网络中进行信息传播模拟实验;针对不同信息传播演化路径开展系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 为研究公众间的信息传播交互行为及规律,融合多种个体决策影响因素,基于Multi-Agent方法构建公众信息传播演化模型;运用Monte Carlo方法在2个真实的社会网络中进行信息传播模拟实验;针对不同信息传播演化路径开展系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负面信息优先在群体内扩散时,高度个体更容易受到影响,应尽早实施正面信息对冲,并重点向尚未接受过信息的个体传播。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制定面向公众的信息传播策略、控制负面舆情扩散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信息传播 演化分析 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新变种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宝成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75,共4页
“拖星”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新变种,无论是为了利益主动“拖”、能力不足消极“拖”,还是怕担责任甩手“拖”、害怕困难躲着“拖”,其行为本质都是权力异化和责任虚化。有效治理“拖星”现象,需按照外在压力与内生动力的双重增量逻... “拖星”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新变种,无论是为了利益主动“拖”、能力不足消极“拖”,还是怕担责任甩手“拖”、害怕困难躲着“拖”,其行为本质都是权力异化和责任虚化。有效治理“拖星”现象,需按照外在压力与内生动力的双重增量逻辑,内外兼修、治本防变,构建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权力制约和监督为保障、以绩效考评为依据、以干部思想和能力培养为支撑的系统完整性治“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权力异化 责任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的模式与路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小明 张欣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69-73,共5页
城市风险的“超辖区化”特征导致我国属地管理为主的风险防控模式可能陷入失灵困境,建立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是回应这一挑战的必然选择。为此,需要完善关于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的顶层设计,探索“综合协调、协同共治、属地管理”的治... 城市风险的“超辖区化”特征导致我国属地管理为主的风险防控模式可能陷入失灵困境,建立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是回应这一挑战的必然选择。为此,需要完善关于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的顶层设计,探索“综合协调、协同共治、属地管理”的治理体制,设立“综合性协调机构”为主导的组织体系,理顺各类机构的职能关系,构建“发生地为主、波及地为辅”的责任框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协同机制、沟通机制、评估机制、利益机制和信任机制,以促进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更加规范、持久地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跨域风险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融合转型溯源:2004—2006年浙江台风防御理念与实践
15
作者 李明 田万方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24,共12页
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理论创新。基于对中国公共安全治理实践模式及发展历史的分析,结合浙江省典型台风防御案例,提出预防理念和实践融合转型范式。2004—2006年浙江省超强台风防御理念和实践... 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理论创新。基于对中国公共安全治理实践模式及发展历史的分析,结合浙江省典型台风防御案例,提出预防理念和实践融合转型范式。2004—2006年浙江省超强台风防御理念和实践,呈现明显的融合转型特征。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指挥处置超强台风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系列台风应对案例进一步表明,理念和实践融合是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成功转型的标志。梳理总结出坚持党的领导、统筹发展和安全、工程和非工程减灾相结合、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以及构建多主体参与的治理共同体等方面的理念和实践融合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治理模式 融合转型 防御台风 事前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