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革命时期广东区委与中共中央关系考察--以鲍罗廷和陈独秀的矛盾为线索 被引量:3
1
作者 卢毅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74,共17页
大革命时期,苏联政府代表鲍罗廷控制的广东区委与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之间长期关系紧张。1924年,双方在国民党设立国际联络委员会和孙中山北上等一系列事件上产生了意见分歧。1925年国民党二大前后,又围绕在国民党内是进攻还是退却... 大革命时期,苏联政府代表鲍罗廷控制的广东区委与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之间长期关系紧张。1924年,双方在国民党设立国际联络委员会和孙中山北上等一系列事件上产生了意见分歧。1925年国民党二大前后,又围绕在国民党内是进攻还是退却的问题,形成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最初,广东区委似乎比中共中央更保守;但时隔不久,广东区委变成积极进攻,中共中央则主张收缩退却。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一度转向积极反蒋,而鲍罗廷却力主妥协,并劝说广东区委接受《整理党务案》。广东区委与中共中央的这种屡屡步调不一致,其实是中共早期党组织建设不健全的表现。可以说,正是由于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党中央,没有形成全党的团结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革命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 鲍罗廷 广东区委 陈独秀 中共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研究——以G集团为例
2
作者 张磊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6,共7页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一类承担特定改革使命的国有企业,对领导干部胜任力有特定要求。通过对G集团领导干部的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构建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品质在内的胜任特征模型。研究发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领导干部不仅需要具...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一类承担特定改革使命的国有企业,对领导干部胜任力有特定要求。通过对G集团领导干部的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构建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品质在内的胜任特征模型。研究发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领导干部不仅需要具备高素质特征,包括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五个维度,还应具备一系列专业化特征,包括善于投资决策、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严守风险底线四个维度。为了推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领导干部胜任力建设,需要基于模型制定干部选拔标准,科学识人、精准选人;基于模型制定干部培养计划,实现分层分类的体系化培养;基于模型做好干部考核评价,把考核和管理使用相结合;构建总体一致、上下贯通的胜任特征模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领导干部 胜任特征 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视野下的百年乡村建设历程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向振 张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3-200,共8页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中国过去近百年国家主导的乡村建设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复兴运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地改革与农业集体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中国过去近百年国家主导的乡村建设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复兴运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地改革与农业集体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同阶段国家主导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不同,前两阶段中乡村改善更多是实现其他目标的方式,而乡村振兴战略则是将乡村改善作为目标本身。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国家的总体目标是不可忽视的方向性和决定性力量,而以往乡村建设研究更强调社会和民间力量的参与,对国家力量有所忽视。立足国家视野对百年乡村建设历史进行考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复兴 土地改革 集体化 乡村振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炳香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6,M0003,共13页
以“十三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科学布局、目标导向、价值取向、重点任务,形成了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理论回应实践问... 以“十三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科学布局、目标导向、价值取向、重点任务,形成了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理论回应实践问题的针对性、党建内容的广泛覆盖性,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发掘了动力、提供了思路,把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三个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基本逻辑 被引量:2
5
作者 戴伟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1,共8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科学命题,反映着在历史尺度中我党对党的建设的内在逻辑和理论内涵的认识的不断演变、总结和提升。从理论来源、内在规律及实践进路三个方面,实践三个方面,对“不断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 党的十九大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科学命题,反映着在历史尺度中我党对党的建设的内在逻辑和理论内涵的认识的不断演变、总结和提升。从理论来源、内在规律及实践进路三个方面,实践三个方面,对“不断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新命题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基本逻辑,为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的建设质量 理论与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在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践行“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6
作者 刘振鑫 王金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7,共8页
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贡献者,在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创新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内容的包括: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辩... 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贡献者,在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创新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内容的包括: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务实思想、求实态度相结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贵君轻、安民富民等民本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立足马克思主义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贤主张,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这些案例堪称典范。毛泽东关于“第二个结合”的开创性探索和原创性成果为新时代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结合、有机结合、有效结合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党的建设 “第二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层制困境破局的中国逻辑:构建党全面领导的新型国家治理结构 被引量:6
7
作者 叶子鹏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60,158,共1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起了一套有别于西方的国家治理结构,在探索对传统科层制运用、改造与超越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来,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以构建党对国家治理结构的全面领导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起了一套有别于西方的国家治理结构,在探索对传统科层制运用、改造与超越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来,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以构建党对国家治理结构的全面领导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点,实现治党逻辑与治国逻辑高度互洽,进而超越传统科层制国家治理模式,充分激发出蕴含于中国制度中的现代化治理能量。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新型国家治理结构,正是实现政治与行政辩证统一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进程的组织依托,通过“政治”领导优势有效抑制“行政”的“负功能”,为消弭与科层制相伴而生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问题开辟了全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制 中国逻辑 国家治理结构 机构改革 党的全面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定位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党建模式变迁
8
作者 强舸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共9页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伴随国有企业发展改革,国有企业党建模式发生多次深刻变迁,可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元化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一元化领导”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新时代从“发挥政治核心...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伴随国有企业发展改革,国有企业党建模式发生多次深刻变迁,可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元化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一元化领导”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新时代从“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到“发挥领导作用”三个阶段。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需要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来理解国有企业党建变迁。国有企业党建变迁根本上取决于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变化,“一元化领导”符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要求,“政治核心作用”则顺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需要,“领导作用”则有助于新时代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概言之,不同时代的党建模式最有助于国有企业完成当时的使命任务,在国家发展中发挥好“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国有企业党建 功能定位 政治核心作用 领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清迎 宋福范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61,共8页
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是列宁党建理论的重要内容。不管是革命年代,还是执政时期,列宁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讲政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和领袖权威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是... 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是列宁党建理论的重要内容。不管是革命年代,还是执政时期,列宁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讲政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和领袖权威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条件;不断完善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保障。列宁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改革进程中干部思想动态调查与心理疏导对策——基于4882份问卷调查的结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朝波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72,共8页
在对机构改革期间基层干部思想动态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基层干部对自身职业发展前景信心偏低;改革期间,干部思想状况总体稳定,少数个体陷入负性心理状态;答疑解惑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侧重点;基层干部通过主动调... 在对机构改革期间基层干部思想动态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基层干部对自身职业发展前景信心偏低;改革期间,干部思想状况总体稳定,少数个体陷入负性心理状态;答疑解惑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侧重点;基层干部通过主动调整来适应改革的意愿比较强。本文围绕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就做好心理疏导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改革 思想动态 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治理的文化解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党遵循着中国社会深层的文化自觉,通过自身的政治属性,充分调动人的主观意志和创造精神,影响群众与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取向。秉持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精神,中国共产...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党遵循着中国社会深层的文化自觉,通过自身的政治属性,充分调动人的主观意志和创造精神,影响群众与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取向。秉持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精神,中国共产党将"改变世界"作为党的价值观和政治道德的评价标准,把握制度的变革与制度的权威间的平衡。党的领导一方面通过适应中国社会的伦理结构获取正当性,同时又在改造社会中塑造新的伦理,通过拟情式的心理活动由党的组织内部向全社会辐射。只有把党的认知带入国家治理研究,运用党的思想、经验、历史和话语把握其中的文化意义,才能弥补制度研究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文化 国家治理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型治理: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基层治理的变革逻辑及实践指向
12
作者 邓理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60,共11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国家治理中的广泛运用,基层治理也正在发生深刻转型。从技术治理视角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变革意义在于形成了基于人机协同的“知识型治理”,构成了“平台型治理”的进阶模式。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知识生产包括了对...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国家治理中的广泛运用,基层治理也正在发生深刻转型。从技术治理视角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变革意义在于形成了基于人机协同的“知识型治理”,构成了“平台型治理”的进阶模式。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知识生产包括了对象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等丰富类型,通过提高基层治理的议程设置能力、服务供给能力以及群众工作能力,优化治理绩效。实践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出精准识别民意、实时感知问题、业务问答咨询、提供行动方案、评估工作效果等多重价值功能,促进基层治理向人本型治理、精细化治理和整体性治理方向深入发展。从优化路径上看,基层治理的智能化转型需要进一步防范AI幻觉,打造责任共同体,逐步建立和完善知识驱动的基层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知识生产 知识型治理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政治建设:地位嬗变、构建逻辑与实践向度——基于党的政治建设百年史的考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苟立伟 张荣臣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1,共9页
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贯穿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从最初仅仅体现为党的建设在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到纳入党的建设总目标,再到被列入党的建设布局体系,最终成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百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地位嬗变的背后是特殊的目标追求... 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贯穿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从最初仅仅体现为党的建设在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到纳入党的建设总目标,再到被列入党的建设布局体系,最终成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百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地位嬗变的背后是特殊的目标追求逻辑、价值遵循逻辑、实践开展逻辑、主体提升逻辑。新时代基于全新的历史条件和党内外环境,吸收经验,总结规律,党的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必须从政治路线、政治原则、政治纪律、政治文化、“关键少数”等多个向度加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 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根本性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逻辑、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忠乐 戴焰军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3,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站稳人民立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贯彻执行好党的群众路线。要深化研究党的政治建设与贯彻党的群...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站稳人民立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贯彻执行好党的群众路线。要深化研究党的政治建设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党的政治建设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要求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群众路线 政治立场 人民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忠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55,共7页
从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深刻认识干部教育的重要性。干部教育在历史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不仅形成了完备的教育体系,还逐步形成了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机动灵活的教学形式、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理论... 从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深刻认识干部教育的重要性。干部教育在历史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不仅形成了完备的教育体系,还逐步形成了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机动灵活的教学形式、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等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干部教育资政育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干部教育 优良传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出“革命的悖论”和历史周期率——论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内涵、使命与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元浩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1,共8页
在人类过往的政治实践中,“革命的悖论”与历史周期率犹如无形之手作用其中,无数政治集团未能逃脱从建政到执政再到丢失政权的命运。与一般政党将执掌政权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政治目标不同,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并非“一次革命论”者,不止步于... 在人类过往的政治实践中,“革命的悖论”与历史周期率犹如无形之手作用其中,无数政治集团未能逃脱从建政到执政再到丢失政权的命运。与一般政党将执掌政权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政治目标不同,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并非“一次革命论”者,不止步于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胜利,还有更宏伟的社会革命理想以及始终贯穿其中的党的自我革命。基于“革命之后还有革命”的社会革命使命和党自身的革命性锻造,中国共产党努力实现对过往一切政治组织的超越和自我超越,跳出“革命的悖论”和历史周期率成为一种理论和现实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的悖论 历史周期率 马克思主义革命党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自我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荣臣 钱周伟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6,共10页
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性和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忠实传人,创造性地在中国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 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性和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忠实传人,创造性地在中国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一重要论断,深化了对党的自我革命、社会革命及其辩证关系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党建内涵及其方法论内容,并将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统一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之中,形成了政治、思想、价值、组织、作风、制度等层面的实践要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中国化时代化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自我革命 社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准确把握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荣臣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5,共3页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加强党纪学习教育,才能解决好大党独有难题,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加强党纪学习教育,才能解决好大党独有难题,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有效应对新的复杂环境和严峻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强化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融入日常、化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律建设 党纪学习教育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情境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以我国朝鲜族舞蹈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祁进玉 陈姗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0,共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意识”两个核心概念组合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意识”属于主观认知层面,是对客观物质生活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意识”两个核心概念组合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意识”属于主观认知层面,是对客观物质生活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心理意识,对应着具体的物质文化。民族舞蹈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朝鲜族舞蹈文化的形成体现了朝鲜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其形成路径彰显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图景,不仅有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在文化互动中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舞蹈艺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章文本中“现代化”演进的基本逻辑
20
作者 陶元浩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100,共10页
从八大党章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到二十大党章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党章文本中的现代化话语内涵不断丰富,反映了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现代化目标的理解和对现代化路径的把握。历次党章及其修正案中关于现代化有关表述的演进过程,揭示... 从八大党章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到二十大党章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党章文本中的现代化话语内涵不断丰富,反映了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现代化目标的理解和对现代化路径的把握。历次党章及其修正案中关于现代化有关表述的演进过程,揭示了党对现代化理论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从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更加完善,现代化内容体系得到了丰富拓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需要准确把握党与现代化建设的互动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并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党的基本路线与党的建设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章文本 “四个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