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九七九年:中共党史研究学术化进程的起步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志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102,共9页
在1979年全面拨乱反正的促动下,党史研究者通过表达打破"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解放禁区的文化诉求和对极左党史编纂学的批判,重塑新的党史研究理念和秩序;学科体系与关键学术环节的建设,彰显出党史研究的学术化方向;继承传统... 在1979年全面拨乱反正的促动下,党史研究者通过表达打破"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解放禁区的文化诉求和对极左党史编纂学的批判,重塑新的党史研究理念和秩序;学科体系与关键学术环节的建设,彰显出党史研究的学术化方向;继承传统治学思维的"重评"史学则代表了党史研究学术化的趋势。1979年是党史研究学术化进程的起步之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9年 中共党史研究 学术化 起步 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中央书记处组织沿革与功能变迁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21,共9页
中央书记处是中共中央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它先后作为中央最高决策和领导机构、中央日常工作机构、中央办事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对各个时期中央书记处的组织沿革进行考察和梳理,... 中央书记处是中共中央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它先后作为中央最高决策和领导机构、中央日常工作机构、中央办事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对各个时期中央书记处的组织沿革进行考察和梳理,比较其功能和运作方式的变迁及特点,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书记处 组织沿革 功能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来中共八大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5-114,共10页
关键词 中共八大 综述 党史研究室 学术研讨会 当代中国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大革命”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志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4-126,共3页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研讨会综述 学术研讨会 中共中央党校 中国人民大学 党史研究室 中共党史 专家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再认识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化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32,共8页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考察,认为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产生,不仅是毛泽东个人的认识,也是党对社会主义进行理论探索的...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考察,认为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产生,不仅是毛泽东个人的认识,也是党对社会主义进行理论探索的思想成果。这一思想提出不久,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大转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在两大问题上带有难以避免的认识缺陷:一是如何克服执政党存在的官僚主义等问题;二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这种认识缺陷在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对形势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再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述要
6
作者 李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术研讨会 中共重庆市委 中共中央党校 党史研究室 述要 中国人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和启示 被引量:18
7
作者 黄一兵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0,共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我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新要求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践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性变化 阶段性特征 生活需要 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大课题 被引量:10
8
作者 齐彪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共5页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党为维护自身历史、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巩固国家政治安全而提出的重大课题。这一课题有着特定的指向和严格的界定。但人们对这一课题的认识不是完全统一的,有些理解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由此带来了一些思想上的...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党为维护自身历史、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巩固国家政治安全而提出的重大课题。这一课题有着特定的指向和严格的界定。但人们对这一课题的认识不是完全统一的,有些理解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由此带来了一些思想上的混乱。只有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认识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论述上来,才能把握好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正确方向,保证这一斗争的健康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历史 人类文化遗产 政治问题 虚无主义者 政治安全 党建理论 新中国历史 政治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过程与体制性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谦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2,共10页
广义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可以包括建国后至1978年前党在农村开展的各种政治运动。党把它看作推进我国农业集体化、现代化从而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保证。由于各历史时期的不同背景和中心工作,社教运动在不同阶段虽然具有相当... 广义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可以包括建国后至1978年前党在农村开展的各种政治运动。党把它看作推进我国农业集体化、现代化从而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保证。由于各历史时期的不同背景和中心工作,社教运动在不同阶段虽然具有相当的连续性,但又具有明显的差别。不论社教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它实际上都以不同形式触及到当时我国发展战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体制所难以回避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教运动 四清 农业集体化 体制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曲折命运和经验教训 被引量:18
10
作者 沈传宝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33,共8页
"文化大革命"是在捍卫马克思主义纯洁性的初衷下发动的,作为其指导思想的"继续革命"理论,被宣传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而实际上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和具有经验主义特征... "文化大革命"是在捍卫马克思主义纯洁性的初衷下发动的,作为其指导思想的"继续革命"理论,被宣传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而实际上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和具有经验主义特征的空想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既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不符合中国国情,更与时代发展的潮流背道而驰。这一时期,尽管在总体上、在指导思想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严重倒退,但是也有大批党员干部和群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努力。所有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飞跃,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经验教训,作了各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化大革命” 经验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跃进”前后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建设的历史回眸——兼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初创 被引量:9
11
作者 傅颐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72,共10页
"大跃进"前后,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建设经历了从大量引进苏联教材到自力更生全面开展自编教材建设的过程。其间,有曲折,也有教训。通过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文科教材编选工作,我国探索出一条教材建设和学术建设的有效途径,出... "大跃进"前后,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建设经历了从大量引进苏联教材到自力更生全面开展自编教材建设的过程。其间,有曲折,也有教训。通过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文科教材编选工作,我国探索出一条教材建设和学术建设的有效途径,出版了一大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学科的基本著作,整合、培养了一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队伍,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文科教材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伸与准备:1949年至1978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进程与原因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谦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2,共10页
1949年至1978年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处于两次飞跃之间,未能完成第二次飞跃的历史使命。其特征,可以概括为第一次飞跃的延伸与第二次飞跃的准备。其中的原因,应更多地考虑到当代社会主义模式现代化延误和马克思主... 1949年至1978年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处于两次飞跃之间,未能完成第二次飞跃的历史使命。其特征,可以概括为第一次飞跃的延伸与第二次飞跃的准备。其中的原因,应更多地考虑到当代社会主义模式现代化延误和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滞后。29年的探索中,无论是取得的成就还是走过的弯路,无论是正面的经验还是反面的教训,都为第二次飞跃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次飞跃 延伸与准备 社会主义改革 马克思主义当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民主主义论到过渡时期总路线——兼论两种社会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邢和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4-102,共9页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模式经历了一个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国模式,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按照新民主主义建设新中国,另一方面又向苏联学习,实际上是在寻求新民主主义...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模式经历了一个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国模式,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按照新民主主义建设新中国,另一方面又向苏联学习,实际上是在寻求新民主主义模式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对接。过渡时期总路线要解决的是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它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论 过渡时期总路线 社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与第三世界 被引量:4
14
作者 贺艳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87,共7页
本文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毛泽东国际战略调整过程的研究,认为在这一时期,在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中,第三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有明显的变化。第三世界逐渐成为中国在不利的国际环境中抗衡美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第三世界... 本文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毛泽东国际战略调整过程的研究,认为在这一时期,在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中,第三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有明显的变化。第三世界逐渐成为中国在不利的国际环境中抗衡美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第三世界的认识影响了毛泽东对于世界形势的判断,以及他的国际战略的调整,从而酝酿了70年代初中国国际战略的重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国际战略 第三世界 统一战线 国际环境 外交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要素--以“九个月纠‘左’”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谦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1,共9页
本文通过对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近九个月纠"左"过程中,毛泽东与党中央领导集体调查研究、研讨马列著作以及庐山会议逆转的分析,探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了解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及体制条件三个基本要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 本文通过对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近九个月纠"左"过程中,毛泽东与党中央领导集体调查研究、研讨马列著作以及庐山会议逆转的分析,探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了解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及体制条件三个基本要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九个月纠“左”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和发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一兵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31,共8页
邓小平最早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概念,并在领导改革开放中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实践。他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的要求。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思想和... 邓小平最早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概念,并在领导改革开放中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实践。他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的要求。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思想和实践不仅要解决制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问题,而且也要解决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现代化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奠基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燕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3-55,共3页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全会。《决定》开篇即点明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中的战略...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全会。《决定》开篇即点明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执政能力 中共中央 党的历史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自身历史的正确认识、把握和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一兵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26,共10页
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和吸收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奋斗史的过程中,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富有中国共产党特色的认识、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和吸收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奋斗史的过程中,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富有中国共产党特色的认识、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主要原则和方法,充分发挥了党的历史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自身历史 正确认识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情报界对中苏分歧的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艳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7-45,共9页
本文主要利用近年来解密的美国情报档案中的"国家情报评估"、"特别国家情报评估"以及美国国务院情报研究署的综合评估报告,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情报界有关中苏矛盾分歧的评估和预测作出梳理,并分析这些情报评估... 本文主要利用近年来解密的美国情报档案中的"国家情报评估"、"特别国家情报评估"以及美国国务院情报研究署的综合评估报告,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情报界有关中苏矛盾分歧的评估和预测作出梳理,并分析这些情报评估的主要特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及其当前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情报界 情报评估 中苏关系 冷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背景下美国情报机构对“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国的分析和评估(1966—1969)
20
作者 贺艳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44,共12页
本文主要利用最新解密的美国情报档案资料,对美国情报机构有关中国"文化大革命"初期内政外交的情报认知进行梳理,并利用认知理论分析冷战背景对这一认知的影响。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到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之后... 本文主要利用最新解密的美国情报档案资料,对美国情报机构有关中国"文化大革命"初期内政外交的情报认知进行梳理,并利用认知理论分析冷战背景对这一认知的影响。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到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之后,美国情报机构通过对中国内政的分析,认为"文化大革命"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极左思潮在中国引起的混乱状况,但中共政权将继续存在下去,而且在中国很有可能发生趋向温和的变革;通过对中国外交的分析,认为中国政府为了寻求国家利益,手段转为灵活,已不再把美国当成"最紧迫"的威胁。虽然美国情报机构没有直接预测中美缓和即将到来,但对中国认知的改变为美国对华关系走向缓和奠定了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情报机构 中国内政外交 分析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