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形势与流通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润生 《商业经济研究》 1986年第8期2-7,共6页
一、农村形势(一)对农村形势怎么看?这是大家似乎一致又似乎不一致的问题。我想,从一个角度看不清楚,应该从两个角度看。第一个从改革的角度看。改革引起农村各方面的历史性转变,对此不可估计太低,因为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走社... 一、农村形势(一)对农村形势怎么看?这是大家似乎一致又似乎不一致的问题。我想,从一个角度看不清楚,应该从两个角度看。第一个从改革的角度看。改革引起农村各方面的历史性转变,对此不可估计太低,因为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新的时期。改革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举世公认中国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是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形势 流通问题 吃饭问题 社会主义道路 合同定购 季节差价 农产品价格 杜润生 流通设施 经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农村发展道路问题
2
作者 卢文 《江苏社会科学》 1984年第10期1-20,共20页
一九八四年八月十八日在江苏省社联组织的报告会上的报告同志们: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关于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农村发展道路问题》。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仅是农业、农村。我主要是讲农村经济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今天不... 一九八四年八月十八日在江苏省社联组织的报告会上的报告同志们: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关于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农村发展道路问题》。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仅是农业、农村。我主要是讲农村经济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今天不能把具体情况都讲,只是想从理论方面和基本的问题方面来讲一讲。我讲这个问题,也是想征求同志们的意见,希望大家都来展开讨论。讲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道路 苏联社会主义 我国农村 商品生产 农村经济 发展生产力 资本主义 中国式 社会主义社会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形势与流通问题
3
作者 杜润生 《商业经济研究》 1986年第13期31-36,共6页
一、农村形势(一)对农村形势怎么看?这是大家似乎一致又似乎不一致的问题。我想,从一个角度看不清楚,应该从两个角度看。第一个从改革的角度看。改革引起农村各方面的历史性转变,对此不可估计大低。
关键词 农村形势 流通问题 合同定购 季节差价 农产品价格 人口比重 离土不离乡 流通设施 经学会 消费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4
作者 赵树凯 《学习与实践》 1986年第3期7-9,共3页
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是农村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农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和农民自身现代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是这个大趋势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二者既密不可分,又非完全同步。
关键词 农村发展 生活方式 城市化 农村生活条件 现代化素质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现在农村的横向经济联合
5
作者 李天资 姜立贤 《区域经济评论》 1987年第1期20-24,共5页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搞活,以及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一些农村在注重自身发展、增强内部活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广阔、资源和劳力充足等优势,也实行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并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搞活,以及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一些农村在注重自身发展、增强内部活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广阔、资源和劳力充足等优势,也实行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并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效果。一、多种多样的联合形式由于参加联合的企业、单位不受地区、行业、所有制和隶属关系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经济联合 经济体制改革 地区经济 内部活力 对口支援 朱家庄村 建材厂 农副产品加工 商品收购 矿山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独特的新的经济机制——浙江温州农村商品经济格局调查
6
作者 李天资 《区域经济评论》 1986年第10期12-16,共5页
“乡镇企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温州”。今年四月我到温州对家庭工业作了调查,对温州经济格局进行了初步探讨。听了温州市农委同志的介绍,在苍南、永嘉、乐清等县一些村镇调查中,看到那里的家庭工业蓬勃发展,专业市场兴旺发达。尤其是群... “乡镇企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温州”。今年四月我到温州对家庭工业作了调查,对温州经济格局进行了初步探讨。听了温州市农委同志的介绍,在苍南、永嘉、乐清等县一些村镇调查中,看到那里的家庭工业蓬勃发展,专业市场兴旺发达。尤其是群众搞起的民间流通网络起了很大作用,生产力很快发展起来了。这是一种独特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新的经济机制。当地同志把它概括为:家庭工业加专业市场。有人把它叫做:小商品,大市场。这种经济机制已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重视。温州格局的发展和经济成果温州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村工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商品经济 温州经济 浙江温州 专业市场 家庭经营 家庭工业 苍南 剩余劳动力 农村工业 农业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新农村不能搞“大跃进”
7
作者 杜润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9-19,共1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始终坚持两个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土地家庭承包制不动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跃进” 土地家庭承包制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 被引量:7
8
作者 杜润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7-19,24,共4页
祖国大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运动胜利结束至今,已40年了。 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离我们越远,它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对于新中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就愈明显,我们对整个运动的了解也就愈深刻。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 祖国大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运动胜利结束至今,已40年了。 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离我们越远,它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对于新中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就愈明显,我们对整个运动的了解也就愈深刻。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的情况如何,决定着中国的命运。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农民不满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曾多次起义,力图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一个“均贫富”、“等贵贱”、“耕者有其田”的平等社会。但是由于没有先进的阶级和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行动带有盲目性、自发性,其结果不是惨遭镇压而失败,就是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利用,成为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而没有实现社会结构的更新。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提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土地制度 土地改革运动 “耕者有其田” 中国共产 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 农民土地问题 社会结构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帝国主义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利益和利益冲突 被引量:2
9
作者 罗海钢 《社会科学家》 1988年第1期31-34,共4页
研究人的利益问题,不能不研究人的需要。捷克经济学家奥塔·锡克在《经济——利益——政治》一书中对需要和利益的关系作了这样的描述:“一定的需要或爱好形成人们的利益。利益是以特别强烈地和比较持久地满足一定需要为目的的”。... 研究人的利益问题,不能不研究人的需要。捷克经济学家奥塔·锡克在《经济——利益——政治》一书中对需要和利益的关系作了这样的描述:“一定的需要或爱好形成人们的利益。利益是以特别强烈地和比较持久地满足一定需要为目的的”。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需要总要表现为需要主体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但如果只从心理现象本身去理解需要,就难免流于荒谬。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必须从人与环境的联系中去理解人本身,理解人的需要当然也不能例外,只有从人和环境的联系中,我们才能把握需要的实质。另外,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去对待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冲突 唯物史观 利益主体 利益问题 经济学家 人与环境 稳定性 政治 根本利益 人本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经营成长的阶段
10
作者 洪方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5期81-89,共9页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家庭式分散经营,已经显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优越性,并形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经济体制模式的雏型。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由于整个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分工都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农村自给半自...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家庭式分散经营,已经显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优越性,并形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经济体制模式的雏型。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由于整个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分工都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农村自给半自给经济状态也还正在解体,商品生产刚刚发展。因此,家庭经营在向现代化迈进中,必然呈现出不同阶段的生产力与分工水平。研究其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并对现阶段家庭经营的发展水平作出恰如其份的估计,对于家庭经营的改造和完善并明确向未来阶段过渡的方向都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营 土地经营 商品生产 家庭副业 家庭经济 农村分工分业 不同阶段 生产手段 农户 家庭劳动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合作经济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11
作者 张路雄 《理论月刊》 1986年第10期34-37,51,共5页
目前,有一些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的流行观点值得研究,也有一些新的情况需要从理论上给予说明。本文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一、关于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实行联产承包制以来,我国农村的合作经济呈现了多样化发展的局面。合作经济... 目前,有一些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的流行观点值得研究,也有一些新的情况需要从理论上给予说明。本文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一、关于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实行联产承包制以来,我国农村的合作经济呈现了多样化发展的局面。合作经济的多样化是好事,但要不要有一些基本原则?什么是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目前,在社会主义国家农业中,合作经济占据了统治地位;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合作经济在农业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尽管不同国家的经济社会特点,给合作经济打上了不同的烙印,但是各国的合作经济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这就是作为国际合作社联盟规定的合作社的基本原则:(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 基本原则 经济发展 合作社 合作经济组织 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多样化发展 集体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平原产粮区发展多种经营的一点看法
12
作者 洪乐志 《农业经济》 1984年第2期32-33,共2页
在种植业发达、粮食高产的平原产粮区,能否同时发展多种经营,这已经为该地区一些社队的经验所回答。事实说明,产粮区既具有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也同时具备发展多种经营的有利条件,关键在于抓不抓。从一些条件相近的社队发展不平衡状况... 在种植业发达、粮食高产的平原产粮区,能否同时发展多种经营,这已经为该地区一些社队的经验所回答。事实说明,产粮区既具有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也同时具备发展多种经营的有利条件,关键在于抓不抓。从一些条件相近的社队发展不平衡状况所暴露的问题来看,我们认为,产粮区在发展多种经营中,需要认真考虑和努力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多种经营 产粮区 粮食生产 工作方法 下级单位 不平衡 卖难 工副业 农村供销社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当扩大自留山是振兴林业加快山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13
作者 艾云航 《农业经济》 1983年第3期14-17,共4页
(一) 划分自留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放宽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关系,活跃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是调动8亿农民积极性,加速绿化荒山,发展多种经营,使山区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一项重要措施。1981年3月8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一) 划分自留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放宽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关系,活跃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是调动8亿农民积极性,加速绿化荒山,发展多种经营,使山区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一项重要措施。1981年3月8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规定:“要根据群众的需要,划给社员自留山(或荒沙荒滩),由社员植树种草,长期使用”。“社员在房前屋后、自留山和生产队指定的其他地方种植的树木,永远归社员个人所有,允许继承”。今年一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规定:“要适当扩大自留山,积极扶持育苗造林的专业户,办好国营和集体林场。明确宣布,林业谁种谁有;个人所造林木有继承权”。全国各地在贯彻落实自留山政策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一定效果,涌现出不少好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建设 农村经济政策 当前农村经济 农民积极性 林木有 发展多种经营 绿化荒山 植树种草 育苗造林 林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山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下)
14
作者 艾云航 《农业经济》 1984年第3期23-26,共4页
五、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粮食是发展山区经济的基础,没有充足的粮食,农民吃不饱饭,山区经济是难以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有些地方毁林、毁草开荒制止不住?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吃饭问题没有解决。解决山区人民的粮食问题,应该采... 五、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粮食是发展山区经济的基础,没有充足的粮食,农民吃不饱饭,山区经济是难以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有些地方毁林、毁草开荒制止不住?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吃饭问题没有解决。解决山区人民的粮食问题,应该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凡是适宜种植粮食的地方,都要固定耕地面积,提倡幼林期的林粮间作,栽种“铁杆庄稼”,发展木本粮油。积极发展畜牧业,提倡吃肉吃奶,改善食物结构,节约粮食。发挥山区优势,实行“林粮挂钩”,“以经代粮”,“以经换粮”的政策。农村返销粮,用于林牧和多种经营基地建设以及收购山货、土特产品的补助粮、奖售粮,都要和造林、种草、交售产品挂起钩来,要改变上级拨粮拨款单纯救济的作法。对缺粮严重的山区,继续实行减免征购任务的政策,并保证最低口粮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建设 吃饭问题 节约粮食 粮食问题 平原地区 粮食生产 林牧 土特产品 山区经济 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