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营市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寿峰 牟春辉 张红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5,共2页
山东省东营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和措施,在国家和地方决策层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该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做法对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介价值。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问题 东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校应重视动态性理论和知识教育
2
作者 李业陶 《理论学刊》 1986年第3期59-60,共2页
党校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受教育者是直接从工作岗位上来,又直接到工作岗位上去,这个特点意味着党校教育比一般的国民教育与现实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对学员进行动态性理论和知识教育,使他们在二、三年的学习期间,始终是活跃的社会细胞... 党校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受教育者是直接从工作岗位上来,又直接到工作岗位上去,这个特点意味着党校教育比一般的国民教育与现实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对学员进行动态性理论和知识教育,使他们在二、三年的学习期间,始终是活跃的社会细胞,与校园外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息息相通,对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心中有数。这样,当他们走出校门的时候,不但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世界观,高度的党性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教育 工作岗位 国民教育 受教育者 学员 开拓精神 责任感 创造性 党校教育 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和研究”笔谈 被引量:2
3
作者 秦庆武 徐清照 顾玉珍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69,共2页
当前 ,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对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为此 ,本刊特组织了以下三篇文章 ,就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些探析。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村 合作经济组织 制度创新 经营模式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立岩 徐西国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着力点 和谐 社会保障制度 发达国家 社会问题 社会主义 五年规划 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舆情与执政反思 被引量:2
5
作者 种效博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9-101,共3页
舆情是制定公共政策的主要依据,是对公共政策实施的反馈回应,是检验执政成效的基本途径。当前,社会舆情呈现出新的趋势与特点,对执政的影响加深,必须深刻分析其根源,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并反思执政得失,以更好地维护党的执政形象,提高党... 舆情是制定公共政策的主要依据,是对公共政策实施的反馈回应,是检验执政成效的基本途径。当前,社会舆情呈现出新的趋势与特点,对执政的影响加深,必须深刻分析其根源,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并反思执政得失,以更好地维护党的执政形象,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舆情 执政 反思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铭霞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71,共3页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影响了和谐...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筑农村安全消费环境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红 牟春辉 《山东经济》 2007年第3期118-120,139,共4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面向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近几年来,山东省东营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面向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近几年来,山东省东营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实施“四进两网”工程,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着力构筑农村安全消费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代流通体系 安全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遏制腐败必须提高“腐败成本”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福恩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腐败成本” 遏制腐败 成本投入 收益问题 经济领域 经济效益 非法收入 腐败行为 最大限度 腐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桂花 《经济与管理》 2009年第4期15-19,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增速较快,但在GDP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就业率并没有保持相应的同步增长。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过分偏好和对就业问题的相对忽视。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增速较快,但在GDP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就业率并没有保持相应的同步增长。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过分偏好和对就业问题的相对忽视。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作用,以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同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非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工作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舜增 綦俊霞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干部考核工作 干部管理工作 玩忽职守 完善 干部工作 选贤任能 官僚主义 升迁 平庸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生态农业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11
作者 顾玉珍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71,共1页
生态农业是指农业再生产过程中投入资源少,各种资源利用率高,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多,而产生的废物最少,污染最轻,甚至无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使农业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即形成整个农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生态化,从而实... 生态农业是指农业再生产过程中投入资源少,各种资源利用率高,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多,而产生的废物最少,污染最轻,甚至无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使农业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即形成整个农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生态化,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产业化 经营机制 消费趋势 中国 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资源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2
作者 綦俊霞 王舜增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执政资源 非物质因素 路径 党的执政能力 执政地位 执政活动 执政使命 政治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毛泽东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克兴 《求实》 1999年第7期3-5,共3页
一、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认识与反思社会主义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当她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后,其根本任务是什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如何认识?如何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根本任务统一到生产力标准... 一、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认识与反思社会主义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当她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后,其根本任务是什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如何认识?如何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根本任务统一到生产力标准上来?毛泽东与邓小平两位伟人曾经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毛泽东同志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毛泽东与邓小平 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标准 社会主义的本质 生产关系 “左”倾思想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知识创新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4
作者 韩克兴 丛军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54,共3页
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的知识创新工程刚刚起步 ,在目前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知识创新机制的建立问题、创新人才的交替问题、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内因看 ,主要是宣传力... 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的知识创新工程刚刚起步 ,在目前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知识创新机制的建立问题、创新人才的交替问题、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内因看 ,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观念转变不彻底、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法律法规不配套等 ;从外因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创新工程 问题 内在原因 外在原因 知识经济 经济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权力影响力形成与实现的心理障碍
15
作者 韩克兴 韩克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非权力影响力 领导者 领导干部 领导行为 心理障碍 敬畏感 领导权 领导岗位 领导科学研究 委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