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当代意义——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广川 《今古文创》 2022年第47期62-65,共4页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以人的实践批判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观,形成以人的实践认识世界的认识论和以人的实践解释社会的唯物史观,确立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提纲》第11条基于以人的实践解释世界,提出改变世界的现实任...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以人的实践批判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观,形成以人的实践认识世界的认识论和以人的实践解释社会的唯物史观,确立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提纲》第11条基于以人的实践解释世界,提出改变世界的现实任务,是新世界观的总结。新发展阶段,重温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助于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唯物主义 世界观 人的实践 新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的鲜明特质
2
作者 李宗建 陆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5,共8页
持续建构和优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心环节。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系统观念引领话语体系的创新工程,以话语体系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协同创新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质。话语生产上... 持续建构和优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心环节。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系统观念引领话语体系的创新工程,以话语体系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协同创新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质。话语生产上体现时代性特征,坚持理论话语的问题导向;话语表达上丰富大众化阐释,凸显政治话语的人民立场;话语风格上展现传统文化基因,厚植新时代话语的民族底蕴;话语的价值追求彰显人类情怀,展现中国话语的世界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体系 中国话语 现代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精神品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宗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7,共6页
改革开放40年征程将当代中国推送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历史过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精神品质。这包括:敢为人先,"走自己的道路"的首创精神;逢山开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践行初心,"... 改革开放40年征程将当代中国推送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历史过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精神品质。这包括:敢为人先,"走自己的道路"的首创精神;逢山开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践行初心,"改革让人民受益"的价值追求;与时俱进,"不能辜负时代"的方法论自觉。这些精神品质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勇气,激励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将伟大的社会革命和伟大的自我革命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首创精神 坚强意志 价值追求 方法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要论述的思想之源和创新体现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公龙 《理论视野》 CSSCI 2023年第6期24-30,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深刻地阐释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等重大问题。全人类共同价值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进一步激活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深刻地阐释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等重大问题。全人类共同价值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进一步激活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时代生命力,开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发展的新境界,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价值引领,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类共同价值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创新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个明确”的理论建构及其重大意义
5
作者 王公龙 《理论视野》 CSSCI 2022年第6期36-43,共8页
“十个明确”是我们党新时代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它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推动破解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性难题,成功探索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个明确”是我们党新时代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它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推动破解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性难题,成功探索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道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了新的飞跃。“十个明确”是“两个确立”的重要理论依据,是理解“两个确立”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个明确 理论建构 重大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内化机制
6
作者 朱叶楠 赵恩国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7年第5期63-72,共10页
概括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首先当然要重视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家。"仁"是儒家价值思想的源头活水,从这一核心概念出发,儒学发展出和谐一体的社会关系期许、"义以为上"的国家价值取向和诚敬修己的个人修身... 概括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首先当然要重视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家。"仁"是儒家价值思想的源头活水,从这一核心概念出发,儒学发展出和谐一体的社会关系期许、"义以为上"的国家价值取向和诚敬修己的个人修身操守等基本价值理念。但同时也要看到其他文化流派的独特贡献:道家"道法自然"的自由观,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法治思想,佛教"平等慈悲"、"自利利他"的人格境界以及墨家"兼爱"的平等思想,都是对儒家主流核心价值的有力补充。这一整套价值观不是自动地就能发挥主导作用,它们通过一系列的与之相应的社会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伦理、法律等内化机制,才最终确立起在社会价值中的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 内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仪式塑造政党形象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图景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斌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10-17,共8页
政党形象本身是无形的,它必须象征化方可被看到,必须真理化方可被接受,必须崇高化方可被热爱。政治仪式在塑造政党形象中具有独特价值,仪式中的象征符号为政党形象的出场提供物质依托,仪式话语能够拓展政党形象的构建维度,仪式氛围可以... 政党形象本身是无形的,它必须象征化方可被看到,必须真理化方可被接受,必须崇高化方可被热爱。政治仪式在塑造政党形象中具有独特价值,仪式中的象征符号为政党形象的出场提供物质依托,仪式话语能够拓展政党形象的构建维度,仪式氛围可以襄助政党形象的情感体认。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举办各类仪式活动,通过政治符号、政治话语和政治情感的生产,有力推动了政党形象的“可见”“可信”与“确信”,刻画出政治仪式塑造政党形象的生动图景。新时代发挥政治仪式的政党形象塑造功能,需要充分挖掘资源、严密思维逻辑、激发心理共振,强化政治符号、政治话语和政治情感的生产与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仪式 政党形象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出发重构国家政制——社员眼中的1871年巴黎公社 被引量:1
8
作者 单程秀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2,共10页
1871年的巴黎公社作为人民民主的一次历史实践,其实际样貌一直备受关注。作为公社的行动主体,社员的认知实质是巴黎公社的自我言说,他们真实地再现公社的具体形态。在社员看来,公社是“社会共和国”的同义表达,基于普选的民主体制设计,... 1871年的巴黎公社作为人民民主的一次历史实践,其实际样貌一直备受关注。作为公社的行动主体,社员的认知实质是巴黎公社的自我言说,他们真实地再现公社的具体形态。在社员看来,公社是“社会共和国”的同义表达,基于普选的民主体制设计,意味着社会对国家权力的收回。是否要加强集权以运转公社民主的争论,显示出社员内部关于建制方略的分歧:多数派视集中为民主的必要补充,主张精英专政与大众民主的结合;少数派坚持公社主权不可让渡,将国家定位为一种出于互助需要的有机联合。两派均从国家建制层面谈论公社,尝试构建一种公社式国家。社员视角的公社,既不是市政自治的简单扩展,也不是完全废除国家的无政府状态,而是新型国家的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公社 社会共和国 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外部治理的权力要素与模式创新
9
作者 郑少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2,共3页
政府外部治理的权力要素包括市场权力要素与社会权力要素,分别对应市场式政府模式与参与式政府模式。这两种模式从西方学界引进,未能对中国政府外部治理现象做出有力的解释。21世纪以来,温州当地政府不断推进社会组织的模式创新,积极引... 政府外部治理的权力要素包括市场权力要素与社会权力要素,分别对应市场式政府模式与参与式政府模式。这两种模式从西方学界引进,未能对中国政府外部治理现象做出有力的解释。21世纪以来,温州当地政府不断推进社会组织的模式创新,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成长发育,构筑了一种新型的政府外部治理模式——吸纳式政府模式。吸纳式政府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政府治理,注重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吸纳式政府的要点在于保证党和政府的有效介入及防止市场力量的过度干预,同时也注重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这对政府外部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外部治理 权力要素 温州市民监督团 吸纳式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意见领袖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探析
10
作者 范梦悦 《传媒论坛》 2021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对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和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研究主题。微博意见领袖是活跃在微博平台上,对网络舆情和广大网民能产生很大思想影响的特定群体,他们在影响舆论走向和制造舆论压力等方面对网络意识形... 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对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和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研究主题。微博意见领袖是活跃在微博平台上,对网络舆情和广大网民能产生很大思想影响的特定群体,他们在影响舆论走向和制造舆论压力等方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起到了双重性的影响。要高度重视微博意见领袖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中的独特作用,积极确保发挥微博意见领袖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正面作用,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来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总体国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微博意见领袖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