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粮油转基因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安君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8-70,共3页
随着转基因技术在谷物育种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转基因粮油及其制品消费的不断增加,加强粮油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技术的研究极为必要。阐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粮油转基因成分检测中的应用,主要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实验室条件,实验步... 随着转基因技术在谷物育种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转基因粮油及其制品消费的不断增加,加强粮油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技术的研究极为必要。阐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粮油转基因成分检测中的应用,主要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实验室条件,实验步骤以及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粮油 转基因成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罗世龙 张成 +2 位作者 王孟亚 张榴萍 韩坤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1期5541-5546,共6页
食用油脂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地沟油、转基因油脂等食用油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相应的检测技术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另一方面,现有的油脂质量... 食用油脂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地沟油、转基因油脂等食用油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相应的检测技术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另一方面,现有的油脂质量检测技术存在着操作繁琐、耗时、有机溶剂消耗大、对人体和环境影响大等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分析快速、便捷、绿色、环保等要求,也无法实现油脂加工过程的动态监控,因此具有快速检测和监控能力的近红外检测技术等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研究对目前关注度较高的油脂常规质量检测指标的快速检测、油脂中转基因检测技术和地沟油检测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为食用植物油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质量安全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料检测中质量控制关键点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伟 周世龙 +3 位作者 钱国平 张榴萍 张成 罗世龙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11期51-54,共4页
本研究以大豆油料理化指标检测规范、准确、高效为目标,从样品的扦取、分装保存,大豆控制指标分析及检测小样的制备,检测方法的选择与确认,检测人员的要求,仪器、试剂及耗材的使用以及环境条件的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大豆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方... 本研究以大豆油料理化指标检测规范、准确、高效为目标,从样品的扦取、分装保存,大豆控制指标分析及检测小样的制备,检测方法的选择与确认,检测人员的要求,仪器、试剂及耗材的使用以及环境条件的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大豆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健全实验室质量控制程序,保证大豆油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检测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浸提代替索氏抽提检测大豆粗脂肪酸值 被引量:5
4
作者 武寅 王斯峥 +2 位作者 杜娟 钱国平 周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8期215-217,共3页
采用冷浸提方法代替索氏抽提法(GB5009.229—2016)提取大豆中的粗脂肪,经过滤后蒸干残留的溶剂,再测定酸值。比较2种试验方法显示,冷浸提法检测结果与GB5009.229—2016检测结果的相对相差为5.7%~12.4%,符合精密度要求,可节约检测时间6h... 采用冷浸提方法代替索氏抽提法(GB5009.229—2016)提取大豆中的粗脂肪,经过滤后蒸干残留的溶剂,再测定酸值。比较2种试验方法显示,冷浸提法检测结果与GB5009.229—2016检测结果的相对相差为5.7%~12.4%,符合精密度要求,可节约检测时间6h,场地占用少,操作方便,检测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浸提法 索氏抽提法 大豆 粗脂肪酸值 石油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莉梅 刘睿杰 +3 位作者 金青哲 张榴萍 李碧霞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7-41,共5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其在预防和治疗癌症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细胞的侵袭力,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因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其在预防和治疗癌症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细胞的侵袭力,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因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综述,以期为临床上癌症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癌症 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固态发酵制备豆粕多肽饲料中试试验探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韩坤坤 罗世龙 +6 位作者 张成 张榴萍 何立军 单树森 艾荣新 吴平 马海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77,共5页
研究运用自主开发的一套高温发酵技术,采用实验室筛选驯化的一株优良高温芽孢杆菌,配合自主研制的滚筒固态发酵设备,将800 kg左右的豆粕与发酵种子液混合进行高温(55℃左右)固态发酵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15 h左右高温发酵豆粕多肽... 研究运用自主开发的一套高温发酵技术,采用实验室筛选驯化的一株优良高温芽孢杆菌,配合自主研制的滚筒固态发酵设备,将800 kg左右的豆粕与发酵种子液混合进行高温(55℃左右)固态发酵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15 h左右高温发酵豆粕多肽含量提高近1倍,发酵52 h时粗蛋白含量提高5.90%,发酵后豆粕的尿素酶活性明显降低,16种氨基酸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试验证明使用该高温固态发酵技术与滚筒固态发酵设备进行发酵豆粕工业化生产具有可行性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高温固态发酵 中试试验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罗世龙 张中 +3 位作者 韩坤坤 张榴萍 王孟亚 何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43-45,共3页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净化技术,具有环境友好、低耗节能、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极具发展潜力,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在常温操作下对物质进行高效分离,可保持被分离物质原有的性质、生理活性...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净化技术,具有环境友好、低耗节能、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极具发展潜力,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在常温操作下对物质进行高效分离,可保持被分离物质原有的性质、生理活性和功效成分,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油脂加工、乳制品、调味品、功能性成分及食品加工废水等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就其发展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原理 特点 食品工业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成 韩坤坤 +4 位作者 罗世龙 张榴萍 王孟亚 何立军 章新平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8年第12期42-45,49,共5页
近年来国际大豆供需形势日益严峻,国内饲用蛋白需求不断增大,饲料成本不断增加,这些内外部因素制约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如何更加安全、节约、高效的利用豆粕变得尤为重要,具有优良性能的发酵豆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概述了发酵豆粕的... 近年来国际大豆供需形势日益严峻,国内饲用蛋白需求不断增大,饲料成本不断增加,这些内外部因素制约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如何更加安全、节约、高效的利用豆粕变得尤为重要,具有优良性能的发酵豆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概述了发酵豆粕的优点、生产工艺特点及应用发展情况,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饲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油脂中总砷的关键点控制和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世龙 张榴萍 +3 位作者 钱国平 周洲 张成 罗世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0-143,共4页
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荧光光度计(AFS)两种检测方法测定油脂中总砷的关键点控制和差异性。对葵花籽油、大豆油、油茶籽油、玉米油、花生油5种油脂及其加标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并分别采用ICP-MS和AFS法测定样品中总砷... 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荧光光度计(AFS)两种检测方法测定油脂中总砷的关键点控制和差异性。对葵花籽油、大豆油、油茶籽油、玉米油、花生油5种油脂及其加标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并分别采用ICP-MS和AFS法测定样品中总砷的含量。结果表明:选择国产UP级硝酸,控制赶酸温度140℃,赶酸余量0. 5 mL,赶酸时间2 h左右,以及AFS法检测时加入10%100 g/L硫脲+抗坏血酸溶液延长反应时间至1 h,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ICP-MS和AFS法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 7%~104. 2%、92. 6%~105. 0%。研究发现优化后的两种方法检测油脂中总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砷 油脂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实验室管理的措施浅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莲芳 楼春兰 唐翩翩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6期39-40,共2页
从实验室制度建设、实验室管理方法、检测设施管理以及实验室文化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实验室管理的措施,为实验室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实验室 管理措施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氮法在油脂储藏保鲜方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冬旺 张榴萍 +2 位作者 罗世龙 钱国平 于菲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146-148,共3页
氧化会导致食用油质量不断降低。综述了利用充氮法有效隔离油与氧的接触,以延缓食用油因氧化而造成储藏品质和食用价值的下降,进而延长油品储藏的保质期,以此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充氮 油脂储藏 抗氧化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安全储藏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锦 张榴萍 罗世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4027-14028,14049,共3页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粮油生产中有重要地位。综述了大豆的储藏特性以及大豆在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情况,并对大豆安全储藏技术方法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大豆 安全储藏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法提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天然维生素E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榴萍 崔素芬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9年第8期18-22,共5页
天然维生素E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性,大量富集于油脂脱臭馏出物中。本研究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大豆油脱臭馏出物(SODD)中的天然维生素E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VE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蒸... 天然维生素E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性,大量富集于油脂脱臭馏出物中。本研究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大豆油脱臭馏出物(SODD)中的天然维生素E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VE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210℃,刮膜转速450 r/min,流量为3.7 g/min,压强为10 Pa,此条件下可制备得到质量分数达40%的天然维生素E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维生素E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分子蒸馏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动植物油脂中甾醇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颖霞 张成 +7 位作者 杨慧 张榴萍 钱国平 周洲 周世龙 罗世龙 赵冬旺 武寅 《粮油食品科技》 2019年第5期65-68,共4页
在国标方法GB/T 25223—2010的基础上,对气相色谱法测定动植物油脂中甾醇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修改了中性氧化铝柱的制备过程,将硅胶中甾醇洗提所用溶剂改为丙酮,衍生化试剂改为99%N,O-双(三甲基硅)三氟乙酰胺+1%三甲基氯硅烷。结果表明:... 在国标方法GB/T 25223—2010的基础上,对气相色谱法测定动植物油脂中甾醇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修改了中性氧化铝柱的制备过程,将硅胶中甾醇洗提所用溶剂改为丙酮,衍生化试剂改为99%N,O-双(三甲基硅)三氟乙酰胺+1%三甲基氯硅烷。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比国标方法易操作,气相色谱检测响应值大、成本低,但检测过程比较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 气相色谱法 检测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控制的粕库装车打包计数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洪福 张成 +3 位作者 周正海 严云修 卢毅 胡育铭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49,共3页
设计了一套粕库装车打包计数系统,装车机和打包秤通过打包计数信息化系统保证了豆粕发货数量准确,该系统可实现手机APP与电脑同步控制,计算机自动统计操作日志,事件追溯等功能。该系统使用光电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实现对打包数量的自动... 设计了一套粕库装车打包计数系统,装车机和打包秤通过打包计数信息化系统保证了豆粕发货数量准确,该系统可实现手机APP与电脑同步控制,计算机自动统计操作日志,事件追溯等功能。该系统使用光电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实现对打包数量的自动计数。本文对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软件控制流程以及现场实物设计作了详细介绍并进行了样机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对包数进行快速、准确地计数,同时LED屏幕上显示的剩余包数自动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光电传感器 打包计数系统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自动凯氏定氮仪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6-8,共3页
从自动凯氏定氮仪中挑选2种分别使用电位法和颜色法对于最终结果进行判断的仪器,介绍这2种凯氏定氮仪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使用这2种仪器分别对豆粕、大豆等进行蛋白检测与分析,并对2种仪器工作效率、试剂消耗及维护成本等方面进行综... 从自动凯氏定氮仪中挑选2种分别使用电位法和颜色法对于最终结果进行判断的仪器,介绍这2种凯氏定氮仪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使用这2种仪器分别对豆粕、大豆等进行蛋白检测与分析,并对2种仪器工作效率、试剂消耗及维护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Vapodest 50s和KJELTEC 8400这2种仪器都能很好地进行样品粗蛋白含量的检测试验。但是从工作效率和维护成本方面来看,KJELTEC 8400自动凯氏定氮仪要相对优于Vapodest 50s自动凯氏定氮仪,后者蒸馏滴定时间较长,人工参与度高,后期使用维护成本较高,不利于实验室工作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凯氏定氮仪 电位滴定法 颜色法 蛋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5S改善法在食品企业化学试剂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冬旺 王斯峥 +4 位作者 钱国平 张榴萍 程立立 张颖霞 陈伟 《现代食品》 2021年第2期49-54,共6页
本文针对食品企业实验室化学试剂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5S管理法提出现场改善和巩固改善效果的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强化实验室整体安全、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希望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各方对实验室化... 本文针对食品企业实验室化学试剂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5S管理法提出现场改善和巩固改善效果的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强化实验室整体安全、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希望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各方对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的重视,并倡导一些创新管理模式的尝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食品企业 化学试剂 安全生产 5S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验光谱实验室4M1E危险源辨识及LEC风险评价和防控措施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榴萍 程立立 +1 位作者 周洲 张成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2期82-85,共4页
本文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食品检验光谱实验室进行危险源辨识,并采用LEC风险评价方法对各类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分析,同时拟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 光谱实验室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出库结块问题解决办法
19
作者 严云修 张成 +3 位作者 周正海 马洪福 卢毅 胡育铭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124,共2页
储存在仓库中的豆粕,受外部环境以及豆粕水分的影响,易产生结块。结块豆粕若不经过处理直接出库,会影响产品质量。为此,对豆粕出库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并对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实践表明,通过在出仓发货提升机通往刮板机的连接溜管后增加... 储存在仓库中的豆粕,受外部环境以及豆粕水分的影响,易产生结块。结块豆粕若不经过处理直接出库,会影响产品质量。为此,对豆粕出库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并对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实践表明,通过在出仓发货提升机通往刮板机的连接溜管后增加刀片式粉碎机和筛网、漏斗,可以有效解决豆粕出库结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出库 结块 粉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油脂及其副产物加工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榴萍 罗世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7期248-250,共3页
概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介绍了其在不同油脂产品和油脂副产物加工技术中的应用,同时也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油脂加工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技术 油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